在装配式装修中管线分离技术的实际应用
cof_80973
cof_80973 Lv.2
2022年05月17日 17:14:49
只看楼主

管线分离技术简介 1 什么是管线分离技术? 管线分离是电气、给水排水和采暖管线裸露于室内空间以及敷设在地面架空层、非承重墙体空腔和吊顶内的做法。

管线分离技术简介

1

什么是管线分离技术?


管线分离是电气、给水排水和采暖管线裸露于室内空间以及敷设在地面架空层、非承重墙体空腔和吊顶内的做法。

2

管线分离与传统做法的区别


在传统的建筑中,室内装修用设备管线预埋入混凝土楼板和墙体等结构构件或建筑面层中。这样当设备管线老化时,改造更新需剔凿混凝土,后续的维护成本较高,也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


采用“管线分离”技术,因为其预留在建筑主体之外,所以预制构件可减少因预埋带来的差异,构件的模块化、标准化程度提高,在施工时现场降低施工难度,大大增加了灵活性,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高损耗。


管线分离前期投资成本高,但后期改造成本低且对结构层无伤害。当电气管线从结构层剥离出来后,管线的保护成本和装修成本会相应提高。

3

管线分离技术常规做法



管线分离在装配式住宅中的比例分析

1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GB/T51129-2017(以下简称“国标”)及各地装配式评价标准关于装修和设备管线评价项的管线分离选项,均要求当管线分离达到一定比例才可以得分。以国标为例,当管线分离比例在50%≤比例≤70%时,评价分值为4~6分。

各技术贡献值:

2

基本概念


规范定义:管线分离是将设备与管线设置在结构系统之外的方式;纳入管线分离比例计算的管线专业:电气(强电、弱电、通信)、给水排水和采暖等专业。


管线分离:对于裸露于室内空间以及敷设在地面架空层、非承重墙体空腔和吊顶内的管线(√)


管线未分离:埋置在结构构件内部(不含横穿)(×)


管线未分离:敷设在湿作业地面垫层内的管线应认定为管线未分离(×)

3

优点及适用建议


优点:提升日常设备检修的便利性,大大降低维修难度,提升施工透明度;


缺点:对精装影响较大;影响户内净高,净宽;目前武汉图审认可的实例较少:华中某市目前暂无此类验收项目,建管站目前是没有验收过做了管线分离的项目,且装配条文没有具体做法,而且目前政府主推的方向是预制竖向及叠合板。


使用建议:不提倡全分离,推荐部分分离;


管线分离可实行方案

户内 ——厨卫明敷、客餐走道在局部吊顶内明敷、非吊顶部分叠合板现浇层暗敷、天花下引至墙面的强弱电箱线管在预制内墙板暗敷;


公区 ——管线多为明装敷设(电力、弱电全明敷,照明、报警多为明敷,竖向下引至末端点位多为暗敷)。


科学的将电气管线与结构分离,充分发挥管线分离不破坏结构钢筋保护层,保证结构安全稳定,又可避免施工单位漏埋电管而引起的后开凿现象的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管线分离 :对于裸露于室内空间以及敷设在地面架空层、非承重墙体空腔和吊顶内的管线应认定为管线分离;


管线未分离 :对于埋置在结构构件内部(不含横穿)或敷设在湿作业地面垫层内的管线。

电气管线(含桥架)等在地面架空层、吊顶内敷设的,属于管线与结构分离;在楼板、墙体里暗敷的管线认定为未分离。


在装配式住宅项目中,所有电气管线明敷或者敷设于架空层和吊顶内的管线可做到全分离,但存在诸多弊端。因此在装配式住宅项目中,一般较少采用管线与结构全分离做法。




-END-
免费打赏
8曙光
2022年05月17日 17:26:02
2楼

分析透彻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