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陇西?
cof_15103274
2022年05月17日 09:11:44
来自于隧道工程
只看楼主

(⊙_⊙) 最近,演绎 陈恭 与 荀诩 生死相依兄弟情的 古装谍战大戏 《风起陇西》 十分火热 。陇西这个地名,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


(⊙_⊙)


最近,演绎 陈恭 荀诩 生死相依兄弟情的 古装谍战大戏 《风起陇西》 十分火热 。陇西这个地名,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


不少因为这部剧而翻出地图,寻找陇西的朋友们会惊讶的发现, 它却只是甘肃省的一个县,与剧中风波不断的 四战之地 印象相去甚远。


其实今天的陇西县只是从行政区划角度来讲的 狭义陇西 ,并不能完全代表历史地理概念上广义的陇西。


狭义的陇西只是 甘肃定西市下面的一个县

从名字上就能看出,地理上的广义陇西,要大得多▼


今天的文章,便带你走进 这片风波不断的 战略要地

 


陇东陇西多屈曲

野麋饮水长簇簇


陇西这一地理概念,泛指 陇山以西 的地理空间。


陇山是六盘山的南延支脉, 广义上的 陇山 即包括整个 六盘山 ,而陇山东西两侧区域便有了陇东与陇西的称谓。在历史上,相比于陇东, 陇西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文明的延续发展,使它更加声名显赫。


地理上的 陇西 范围基本位于 甘肃省东南部

甘肃东部地理十分复杂,陇山是一个相对清晰的分界

(横屏观看)▼

 


陇山以西的地区, 主要由 陇南山地 陇中黄土高原 两个地理单元构成 ,这其中又有连通关中平原的 渭河谷地 逶迤其间。这就使得陇西地区与它相邻的大地形区间,有着较为复杂的地理联系,有了“秦陇锁钥,巴蜀咽喉”之称。


陇西 的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定西、天水、陇南三个地级市,以及平凉的一部分

向东通向陕西,向南通向成渝,向东南通向汉中

故而陇西实际上是 河西走廊、关中盆地、汉中盆地、四川盆地之间的枢纽 所在▼

 


陇南山地,由秦岭山脉西延部分和岷山东延的支脉摩天岭组成 ,这里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之一, 长江主要支流的 嘉陵江 有多条支流均发源于陇南山地。 因此,通过白龙江等嘉陵江支流,便可 通过陇南山地进达 成渝地区 ,这也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权得以保有此地的缘由。


而沿秦岭山脉东去,便是蜀汉北方的重要门户汉中, 通过 陈仓道 便能由陇西地区抵达 汉中 ,所以有时广义的陇西地区从战略上讲一度还曾包括汉中地区。诸葛亮的 北伐 可以说把陇西地区对于成渝地区而言的战略价值发挥到了最大程度。


陇山、陇南山地、蜀道与汉中 (横屏观看)

 


陇中黄土高原是广袤的黄土高原的一部分,驰从这里可以北抵黄河到达宁夏平原,也可以西进,进驻兰州及河湟地区,从而觊觎通向新疆、中亚的河西走廊。 因此想要西进开拓疆土的中原政权,一般都得首先拿下此地 ,而黄河支流渭河的存在,则提供了现实条件。


陇西,通向:河西走廊、西域、青海、河套、关中、汉中、成渝 (横屏观看)

 


渭河谷地不仅地理上连通着关中平原,在历史上还是重要的文明发祥地。 西周时期,秦国的先祖嬴非子便受周孝王之命,养马于汧水、渭水之间,从而在此奠定了秦国立国之基,即秦邑(今甘肃省清水县)。


此后一百多年里,秦国逐渐荡涤了陇山以西的诸戎部落开始,实力与日俱增, 在周平王东迁后更是获封了 周原西岐之地 关陇古道上崛起的秦国由此拉开了一统山河的序幕。


陇西位于秦的 大后方 ,而且是重要的 战马 来源

无论南下还是东进,前提都是稳固的大后方

(图:图虫创意)▼

 


最早将“陇西”作为行政区划名称的,也正是秦国。秦昭襄王时,发兵灭义渠国, 在其故地设置了 陇西郡 和北地郡。 这时的陇西郡辖境大致包括陇山以西的渭河和洮河流域的广大地区,郡治设在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


广义上陇西概念的形成便与 秦朝陇西郡的设置 有着密切的联系。


秦陇西郡大致范围,基本囊括了地理上的陇西范围

囊括了陇南山地和陇中黄土高原▼

 

 



陇西西去抵凉州

边塞萧条处处愁


汉武帝之前的陇西地区在行政区划上还算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单元,但是在 汉武帝 的雄才大略下,由于大汉王朝的疆域向西的拓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 陇西地区的行政区划不得不做出相应调整, 这也为后来分裂动荡时期陇西地区的一场场兵刃相见的“风波”埋下了伏笔。


如果我们比较下 战国-秦长城和汉长城

会发现陇西刚好在战国-秦长城的边疆最前沿

汉长城则大幅北上西进,陇西地区成为 腹地

 


在元鼎年间,汉武帝先是在嘉陵江流域的陇南山地一带置 武都郡 (今甘肃省西和县),后又把陇西郡人口相对稠密的渭河上游地区,析置出了 天水郡 。这样广义的 陇西地区由此 一变三 ,这也奠定了甘肃省定西市、天水市和陇南市的行政区划雏形。


而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在划分十三州刺史部时,把陇西郡和天水郡划给了凉州,把武都郡划给了益州, 这就是使得广义的陇西地区开始受到不同的政治和文化影响。


秦的陇西郡在西汉 一分为三 (并不完全对应)

实际上是分为 北部渭河流域、南部嘉陵江流域、西部山地高原 这三大块▼

 


在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中,陇西地区尽管处在各地理单元的边缘位置,但大多时候离边陲狼烟四起之地尚有距离,在和平安宁的环境下, 渭河、临洮谷地一带往往呈现出一派 人烟阜盛 的景象 ,天水更有“陇上江南”之美誉。


虽然东汉时期,武都郡又改属了凉州,但是地理环境的差异和过往政治文化的影响,使得广义的 陇西地区在中国历史大分裂时期分属于不同的地方政权。


在三国鼎立中,在南北朝北魏与宋、齐对峙中,在金与南宋对峙中,广义的陇西地区内,今 定西市、天水市 一带地区均在 北方政权 的版图内,而今 陇南市 一带也都 在南方政权 的控制下。


陇西在三国时期 北部属曹魏,南部属蜀汉

蜀汉正是靠着 武都郡 来攻略陇西

而曹魏在陇西的核心毫无疑问是 天水郡

 


元朝 忽必烈的大一统 则将分隔南北的 陇西地区又重新聚在了一个省级行政单位内 ,并一直延续至今。


元朝的行省制度在划分行政区时,为了从地理的客观条件上防止分裂割据的出现,各个行省的边界打破了过去遵循山川形变的传统,有针对性的 以“ 犬牙交错 ”的方式,将完整地理单元内的一些战略要地划给相邻省份 ,使其地方势力在拥兵自重时因门户洞开而有所忌惮。


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将 汉中 划给了 陕西行省 ,使成渝地区失去了北方门户。而陇西地区也是在这时划给了陕西行省, 这让南北对峙的风波中屡屡处在前线的陇西地区得以迎来安宁稳定的发展时代。


需要注意的事, 元代的陕西行省远比今天陕西省要大

(大致上多出的是图中框出部分)

六盘山以西和以东、鄂尔多斯,当时都归陕西行省

 


清康熙三年(1664年), 清廷决定 陕甘分治 ,分别成立左、右两个布政使司,而管辖今甘肃的 右布政使司 (后改甘肃布政使司)便将治所定于 巩昌 (今甘肃陇西县), 后来增设的 甘肃按察使司 也驻 巩昌


也就是我们开头提到的那个 狭义陇西——陇西县

 


河西走廊的甘凉二州何以没有被选为治所?这是因为,此时清朝西部边疆大致与明朝相当,这时,做了将近三百年边陲的河西走廊刚纳入清朝疆域不久,不仅北面面临着准噶尔蒙古的威胁,盘踞青海的和硕特蒙古也是让清廷难以安心, 所以处在 甘肃腹地 经历 两朝休养生息 的巩昌成了最佳选择。


随着雍正时期青海办事大臣和乾隆时期伊犁将军的设置, 边疆形势趋于稳定 ,乾隆十九年(1755年),陕甘总督兼甘肃巡抚移治兰州,在更广阔的中国版图中, 陇西完成了它短暂省会的历史使命。


定西-巩昌镇,清代留下来的 陇西钟鼓楼

(图:图虫创意)▼

 

 



熙城桃李含春雨

渭水鱼龙惊夜雷


秦国征灭义渠,霍去病西征河西,清朝挺进西北, 无一例外都经由陇西地区不断走向更广阔的的西北。 因此清朝末年,当铁路这种现代化交通工具开始在中国大地铺就时,清廷也认识到 修筑通往西北甘肃、青海和新疆的铁路,必得经此地区。


但是铁路大动脉这样的浩大土建工程绝非关陇古道那样土石小路可比,其施工难度对于落后的旧中国来讲堪比登天。1905年开始动工修建包括宝鸡至兰州铁路在内的 陇海线大动脉 ,但是因为技术落后、资金缺乏和局势动荡, 一直磕磕绊绊,修修停停。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为了加速沿海工业和物资的内迁,于1939年正式重启铁路的修建, 1945年宝鸡至天水段通车。 而在新中国成立前,甘肃省仅有的58公里铁路线便均在此地。


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 缱绻了半个世纪的 陇海铁路 终于全线通车。 而铁路的通车将广义上的陇西地区在东西大方向上紧密连接了起来。


从连云港向西经过郑州、西安、陇西地区,到兰州

这对于甘肃的意义显然是非常重大的▼

 


今天,在广义陇西地区的三个地级市中, 天水市 发展程度最高 ,是甘肃省第二大城市。连接天水市主城区秦州区和麦积区的天北高速公路是甘肃省的第一条高速公路, 以此形成的 天水市中心城区是甘肃省发展规划的 省域副中心


西安、兰州、银川 是这一地区公路网的三大支点

天水 是广义陇西地区的交通中心

 


陇西县 所属的地级行政单位是 定西市 ,在上世纪由于人口激增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粮食产量不断下降, 一度成为贫困地区。


而21世纪以来,定西地区结合当地黄土植被的特性,大力发展优质马铃薯种植。 而正是因为陇海铁路的存在,得以让 定西马铃薯 行销国内。 今天餐饮店内我们看到的定西红皮土豆和定西宽粉,就是从这里走出来的。


向远处看,其实那股风起陇西的感觉

仍然是很浓郁的(定西市) (图:图虫创意)▼

 


陇南市 纬度最低, 拥有大量甘肃省罕见的 亚热带植被 ,也是大熊猫在甘肃省的唯一栖息地,但是其境内各县区发展很大程度都受到了山地的影响。


陇南市白龙江江滨 (图:图虫创意)▼

 


2017年 兰渝铁路 的全线通车, 大大改善了陇南市的对外交通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兰渝铁路沿嘉陵江沿岸附近直抵重庆的选线方案,正是汉代以来该地区建立起的通往成渝方向的主要通道。


猜猜这其中哪一条是兰渝铁路? (图:图虫创意)▼

 


2020年,天水至陇南铁路初步开工,加上已有陇海铁路宝兰段、天水至平凉铁路和宝兰高铁, 已经形成了 以天水为中心 ,覆盖整个 广义陇西地区 的铁路网。


建成后就是陇南的第二条铁路 (图:图虫创意)▼

 


而在《甘肃省“十三五”铁路发展规划》中, 兰州至天水至汉中 高速铁路的宏伟规划, 不仅连接了兰州、汉中和天水,更连上了秦汉陇西郡旧治狄道和清初甘肃省会巩昌。


在繁荣昌盛的时代,曾经分分合合的风波之地,则在现代化交通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中, 破除了地理单元的差异与阻隔,更加紧密的连在了一起。



风又再起陇西。 恍惚间,伏羲的神话传说在耳畔响起,大地湾和马家窑文化的火种折射出微光,陇西堂天下李氏顶礼膜拜的宏大场面让我惊愕,洮砚研墨间挥毫赋诗,陇南绿茶的芬芳阵阵袭来,抬头望见 麦积山石窟 中东方佛陀的微笑,此情此景,让我倍感岁月如此静好!


朴实无华地笑了 (图:图虫创意)▼

 



参考文献:

1.汪受宽:《甘肃通史·秦汉卷》,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

2.武沐:《甘肃通史·明清卷》,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

3.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

4.《 <风起陇西>  里的“陇西”,到底在哪里?》,地道风物

5.赵利强:《百年宝兰铁路变迁记》,《中国铁道建筑报》2021年03月23日4 版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