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科普教育中心
lijiawei411
lijiawei411 Lv.15
2021年09月25日 17:37:06
只看楼主

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科普教育中心占地约1.4万m?,总建筑面积5342m?。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在四川境内的启动项目之一,也是唯一的科普教育中心。选址位于通往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碧峰峡基地的必经之路上,是重要的交通节点,也是雅安当地打造大熊猫文化旅游的第一站。 融入自然的形态设计团队刻意将建筑帖附地面,对周边环境产生尽可能少的影响。从车水马龙的对岸眺望,整栋建筑几乎被淹没在茂密的竹林之中,只有一段上翘的弧线提醒着人们它的存在。沿桥跨过溪流,仍然不可窥得全貌,流畅的屋顶曲线顺竹梢绵延向前,引导我们来到入口。

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科普教育中心占地约1.4万m?,总建筑面积5342m?。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在四川境内的启动项目之一,也是唯一的科普教育中心。选址位于通往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碧峰峡基地的必经之路上,是重要的交通节点,也是雅安当地打造大熊猫文化旅游的第一站。

2_Arch-Exist_8.jpg

融入自然的形态
设计团队刻意将建筑帖附地面,对周边环境产生尽可能少的影响。从车水马龙的对岸眺望,整栋建筑几乎被淹没在茂密的竹林之中,只有一段上翘的弧线提醒着人们它的存在。沿桥跨过溪流,仍然不可窥得全貌,流畅的屋顶曲线顺竹梢绵延向前,引导我们来到入口。

6_Arch-Exist_1.jpg

建筑在入口附近由地面抬升,盘旋至最高点,再顺势而下,回归到地面,形成特殊的三瓣式莫比乌斯环。除却功能上的考量,还寄托了我们对大熊猫这一珍惜生物在此地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祝福。为在立面上表现主题同时又回避俗套的具象化手法,建筑立面外表皮使用了竖向的金属格栅幕墙,黑白渐变,结合曲线体量抽象出一个灵动的熊猫形象,令参观者无论身至何处,都能感受到被其环抱的氛围。

3_Arch-Exist_3.jpg

被动式生态设计
场地交通条件优越,带来的也有噪声的干扰。针对北侧高速公路及西侧城市道路,我们选用了最低技绿色的降噪方式——竹林种植。同时在平面布置时,将少量办公区的外廊面向噪声,通过建筑本身必需的双层墙体进一步降低噪声,营造大隐隐于市的静谧空间。

4_Arch-Exist_2.jpg

通过场地风环境模拟,选取最佳的布局朝向,同时,借助对比模拟的方式,对建筑自身的交错及架空点位进行优化,最终得到最佳的体量形态。雅安自古多雨,特殊的自然条件给本项目雨水利用提供了先天的优势,通过屋面与场地的雨水收集调蓄,本项目运营过程中的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可以达到惊人的30.5%,超出常规项目的两倍以上。

7_CSWADI.jpg

创新的布展理念
我们试图打造一种特别的空间体验,即模糊室内外展览边界的体验。参观者可以毫无阻碍地从室内展览进入到室外展览,借助循环起伏的种植屋面,人们的脚步可以延伸至场地上每一个角落,而沿中庭布置的大片连续落地玻璃,则进一步模糊了外部环境与室内展览的界限。

8_Arch-Exist_4.jpg

在阳光中观展是我们打造的另一个体验。有别于常规封闭的人工环境,本项目努力将自然的竹林、清风、阳光引入室内。通过双层表皮隔绝不利的直射光,借助中庭获取柔和的漫射光,为参观者构建出充满氧气感与活力的展览空间。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地下一层平面图

△立面图

△立面图

△剖面图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