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楼面梁的从属面积,规范4.1.2有如下条文“楼面梁的从属面积应按梁两侧各延伸二分之一梁间距范围内的实际面积确定”,但对于双向板,我们一般按塑性铰线来导荷的。以下图为例,柱网8000*8000,没有次梁,计算红色虚线所示梁由活载产生的梁端剪力,假设楼活荷载为2.0kN/m^2,使用功能为教室,即楼面梁从属面积超过50m^2时,折减系数取0.9。如果按照双向板的塑性铰线(图示绿色虚线)导荷,可得梁的导荷面积为32m^2(“十”字号填充区),那么活载产生的梁端剪力为32*2.0/2=32kN,但如果按规范的从属面积来算,该梁的从属面积应该为64m^2(交叉线填充区),应取0.9的折减系数,即梁端剪力为32*2.0*0.9/2=28.8kN。不过,还可以有另外的理解,梁端剪力按从属面积计算,即剪力=64*2.0*0.9/2=57.6kN,这样就得出了三个不同的结果。到底哪个理解是对的呢?施老的书中的例题都是单向板,不存在什么分歧,但对于双向板,各位是如何理解的?
关于楼面梁的从属面积,规范4.1.2有如下条文“楼面梁的从属面积应按梁两侧各延伸二分之一梁间距范围内的实际面积确定”,但对于双向板,我们一般按塑性铰线来导荷的。以下图为例,柱网8000*8000,没有次梁,计算红色虚线所示梁由活载产生的梁端剪力,假设楼活荷载为2.0kN/m^2,使用功能为教室,即楼面梁从属面积超过50m^2时,折减系数取0.9。如果按照双向板的塑性铰线(图示绿色虚线)导荷,可得梁的导荷面积为32m^2(“十”字号填充区),那么活载产生的梁端剪力为32*2.0/2=32kN,但如果按规范的从属面积来算,该梁的从属面积应该为64m^2(交叉线填充区),应取0.9的折减系数,即梁端剪力为32*2.0*0.9/2=28.8kN。不过,还可以有另外的理解,梁端剪力按从属面积计算,即剪力=64*2.0*0.9/2=57.6kN,这样就得出了三个不同的结果。到底哪个理解是对的呢?施老的书中的例题都是单向板,不存在什么分歧,但对于双向板,各位是如何理解的?
个人感觉如果按第三种算法得出57.6,如果将所有的楼面梁全部算一遍的话,那么整个楼面的荷载是算了两遍的,有点不合适。
1楼
感谢讨论 查漏补缺 明确概念问题
回复
1楼
太感谢了:P:P:P:P:P:P
回复
1楼
双向板倒荷按塑性角线面积没疑问吧。
没有用从属面积计算过梁荷载。
回复
1楼
我是这样认为的,荷载规范关于从属面积的表述是针对活荷载要不要乘以规定折减系数来说的,你的楼面梁所属面积按荷载规范从属面积的表述来计算大于某个数值(25平米或者50平米),那你输荷载的时候就乘以这个折减系数,否则不乘。对于计算,不管是pkpm或者是手算,我们当然要按塑性铰线来进行导荷。即荷载规范表述的从属面积和你导荷计算内力的面积不是一个概念。
回复
1楼
这个,荷载规范199页有相关解释
回复
1楼
真是浪费时间,没有必要的争论。
《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5.1.2条第2款后有注解:“楼面梁的从属面积应按梁两侧各延伸二分之一梁间距的范围内的实际面积确定”
难道还不够清楚明白。这和梁导荷模式有一毛钱的关系,只是对于活荷载折减的 一个概念上的假定或者简化注解,有没有让你计算梁板导荷的时候用这个来计算。真是的,概念不清,瞎讨论半天。
回复
1楼
学习了,不过我也觉得这种方式是最容易理解的。
回复
1楼
收藏下来,有空再研究
回复
1楼
刚看了荷载规范,我觉得楼面梁的从属面积就是为了判断楼面活荷载是否需要折减,至于导荷面积,还是按单双向板,45度角线来
回复
1楼
路过学习,不太懂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