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性化到标准化,再到标准化基础上的个性化。 原创 | ADU咨询 作者丨陈阳 编辑丨Z
前两天听说一个案例:南方某城市一个中学的设计投标,160多家设计单元报名,近百家参加了第一轮,按每个投标方案的成本10万(人工、模型、效果图、差旅等)计算,总成本近千万。后面肯定还有几轮PK,再加上实施方案、初设、施工图、施工配合,设计总成本很可能超过总设计费。
今年三个季度还不到,以高周转住宅为主的设计公司有点坐过山车的感觉:一季度觉得行情即将好起来, 抢人 ;二季度觉得有点不妙, 抢活 ;三季度觉得大事不好, 抢钱 。现在,个别现金流很紧张的设计公司已经开始裁人、降薪,甚至工资缓发。四季度会怎样?明年呢?我觉得,别抱什么期待。
有人说,挺过这阵子就会好起来。08年、14、15年不就是这样的吗?我觉得这话也对也不对。对的是,不管经历多大波折,日子总会过下去,设计行业也会有新的一天;不对的是,硬挺是不行的,这一次和08年、14、15年的情况有很大不同,前面那两次算是经济周期,挺一挺是能过去的。这一次是经济转型,企业不明白这个道理,不 进行战略、产品、架构、文化等方面认真思考和重大调整 ,很难翻过这座山。
100多年前,汽车行业刚刚开始的时候,美国底特律周边有上百家小型汽车公司,全美有几百家。这些作坊式的公司,在自己的车间里以手工业的方式制造各式各样的汽车,年产量少则几十辆,多则上千辆。可以想象,这样造出来的车子个性化十足,但产量低、价格昂贵、质量不稳定。
1908年,亨利?福特在他的高地工厂里,实现了汽车的流水线生产。这是工业史和管理学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轰动一时,引来大批参观访问考察团。生产效率极高的流水线制造有很多好处,质量稳定、成本降低、价格便宜,塑造了汽车行业的生态圈,也为其他行业示范了大规模工业化制造的价值。
流水线生产的前提是工艺、流程的标准化,以及零部件的模块化。亨利?福特为了把标准化做到极致,只生产一款车——T型车,而且没有任何配置上的选择余地。他有一句名言:消费者可以选择任何颜色的汽车,只要它是黑色的。
福特汽车的标准化旋风给众多作坊式汽车公司毁灭性打击,大多数公司倒闭了,少数公司通过兼并重组活了下来。比如通用汽车,就是由几个小矮人(小型汽车公司)合并而成的,包括别克、凯迪拉克、庞蒂亚克等等。
T型车成为世界上第一款产量过千万的车型。但是,亨利?福特对标准化的过度执着给其他汽车公司留下了市场机会——个性化需求。当美国成为车轮子上的国家后,汽车的应用场景丰富得超乎想象,绝不仅是运输功能。汽车价格也降到了普通消费者完全可以接受的地步,大家开始愿意为差异化、个性化买单。试想一下,如果大街上跑得车都是一个样子,千车一面,是不是很恐怖?
二战后,美国汽车行业的寡头们在个性化上大做文章,外形、颜色、仪表盘、座椅、配置等等,但凡消费者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通通下功夫做足文章。这里的关键是:与汽车行业早期的个性化不同,这时的个性化是建立在标准化基础上的个性化,绝大多数的汽车是流水线制造的。比如,大众汽车的途锐和保时捷的卡宴,品牌不同,外观不同,但70%左右的零部件是一样的,而且可以在同一条流水线上共线生产。
标准化和个性化是产品属性的两极。标准化是供应端视角,是大规模制造的基础,能实现高产出、质量稳定、降低价格;个性化是需求端视角,每个人的需求是有偏好有差别的。标准化的范例是T型车,个性化的范例是手工作坊、私人订制。
标准化基础上的个性化不是两极的中间状态,而是第3条路,一条螺旋上升的新路。这个阶段,标准化以内敛的方式继续发展,更准确的词是精细化;个性化则以细腻、品质感的方式展现出来。
从个性化到标准化,再到标准化基础上的个性化,现代经济的大多数产品都经历了这个过程。我认为,中国的住宅市场也不会例外。
今年是我大学毕业30年,可惜因为疫情,同学会只能作罢。刚毕业那时正赶上邓小平南巡,房地产市场的大幕刚刚拉开,住宅设计纯粹是一个个性化市场。那时候也没有甲方指挥建筑师画图,建筑师们可以尽情发挥。当然,错误也很多,而且屡教不改。
大概是2005年,CCDI在深圳成立了万科事业部,配合万科做标准化设计。万科的标准化应该是中国住宅产品线的滥觞,标准化的研究为10年后的高周转行情奠定了技术基础。不过,后来高周转的排头兵不是万科,而是后起的碧桂园、恒大......
前几天,住建部的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已近40平米。这个数据说明住宅建设解决“量”的问题的上半场已经过去,下半场的焦点问题是“质”。
“质”的问题再细分的话,可以有两点:质量、品质。这就是 标准化基础上的精细化+品质。
精细化+品质,绝不是抛弃标准化中的成果,而是把其中有价值的部分沉淀下来,成为下半场的住宅设计的技术背景板。
前几天,有位设计圈的朋友告诉我,某头部房地产公司对地库的顶板下的管线工程进行的研发,从原来的现场加工制作,改成预制、现场安装,这样可以节约20%的成本,并且质量可靠,也方便维保。这是典型的下半场的精细化“质量”手法。注意,这种精细化貌似和高周转的标准化类似,实则有本质区别。高周转的标准化追求的是速度,精细化的目的是质量。ADU的学员单位 —— 北京寻引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虽然规模不大,但注重居住产品的精细化研发,在今年的形势下仍能实现业绩增长。
品质,是建筑师发挥的空间。但要注意,品质上的提升、创新建立在对市场需要的深刻洞见和扎实的专业功力之上,以及艺术上的灵光乍现,不是建筑师想当然的自我实现。
商业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个性化、标准化、精细化、品质,竞争要素在不断变化,背后的实质是“差异化”。大家都在个性化的时候,标准化是一种差异化;大家都学标准化的时候,精细化和品质是差异化。
不过,设计公司在精细化和品质上要想有突破,需要的是建筑师,而不是画图匠。所以,在高周转时风生水起的一些设计大厂、中厂、小厂,能否成功转型,很难说。
写到这,其实有一个重要问题还没有说清楚:在住宅的下半场,哪些子项、模块、属性应该标准化?哪些应该精细化?哪些更需要品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