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准备 钻孔桩正式施工前应进行下列技术准备工作: 1、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方案应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2、编制技术交底。对现场负责人员、操作人员进行交底,使他们熟练掌握具体施工方法、施工过程中的控制要点,明确质量隐患及其产生的原因、后果。 3、灌注桩施工应具备工程地质资料和水文地质资料,水、水泥、砂、石、钢筋等原材料及制品的质量检验报告。
1、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方案应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2、编制技术交底。对现场负责人员、操作人员进行交底,使他们熟练掌握具体施工方法、施工过程中的控制要点,明确质量隐患及其产生的原因、后果。
3、灌注桩施工应具备工程地质资料和水文地质资料,水、水泥、砂、石、钢筋等原材料及制品的质量检验报告。
(一)钻孔桩施工过程中应对下列工序进行检查,并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施工:
1、埋设护筒后须测量工程师复核桩位,并向监理工程师报验;
3、钢筋笼加工须向项目部质检人员及监理工程师报验。
6、钢筋笼就位须向项目部质检人员及监理工程师报验,并须测量工程师复核。
8、浇筑水下混凝土须向项目部质检人员及监理工程师报验。
《钻孔桩钻进记录》、《钻孔桩成孔质量检查记录》、《钻孔桩混凝土灌注记录》。
场地处理→测放桩位→埋设护筒→钻机就位→钻孔→一次清孔→吊放钢筋笼、声测管→安装导管→二次清孔→灌注水下混凝土→凿除桩头→桩基检测。
首先对桩位进行炝灰处理,待土体达到一定强度后,由测量班定出桩位。
钢护桶采用壁厚1cm的钢管,φ1.2m桩的钢护桶直径选用φ1.4m,φ1.5m桩的钢护桶直径选用φ1.7m。护桶长度根据底面标高、桩顶标高计算确定。
护桶采用打桩机吊装就位,振动锤插打至设计标高。为了保证钢护筒的垂直度,由测量班在两个方向上采用经纬仪进行控制,护筒竖向的倾斜度不大于1%。
因蓟运河故道内淤泥厚度较大,钢护桶应穿过淤泥层,并压入②-1粉土层一定深度。钢护桶顶面应高出地面0.3m或水面1.0~2.0m。平面允许误差不得大于50mm。
护桶插打完成后,将上部割齐,由测量人员测出护桶顶标高,并对施工队进行交底。
钻孔前根据桩位及现场场地情况,设泥浆沟、沉淀池、储浆池及制浆筒,以便钻孔中溢流出的带渣泥浆经沉淀后再返回泥浆池使用,泥浆沟的纵坡以下不小于1.5%为宜,槽宽视估计出浆情况而定,沉淀池的体积应不小于一根桩实体的3~4倍。
在钻孔施工及成孔清孔完成后,要检查泥浆的性能指标,填写泥浆试验记录表检查项目有:泥浆比重、含砂率、黏度、胶体率及PH值。其性能指标见表1:
(1)钻孔施工时,根据设计资料绘制的地质剖面图,选用适当的钻机和泥浆参数。
(2)钻机安装后的底座和顶端应平稳,在钻进中不应产生位移和沉陷,否则应及时处理。
(3)钻孔作业应分班连续进行,填写钻孔施工记录,交接班时应交待钻进情况及下一班应注意事项。应经常对钻孔泥浆进行检测和试验,不合要求时,应随时改正。应经常注意地层变化,在地层变化处均应捞取渣样,判明后记入记录表中并与地质剖面图核对。
①开孔孔位必须准确,开钻时均应慢速钻进,待导向部位或钻头全部进入地层后,方可加速钻进。
②钻孔时应采用减压钻进,即钻机的主吊钩始终要承受部分钻具的重力,而孔底承受的钻压不超过钻具重力(扣除浮力)之和的80%。
③在钻孔排渣、提钻头除土或因故停钻时,应保持孔内具有规定的孔位和要求的泥浆相对密度和粘度。处理孔内事故或因故停钻,必须将钻头提出孔外。
根据勘察资料显示,在探孔ZK5~ZK7之间在埋深6~13m范围内存在大量贝壳,钻探过程中易产生塌孔现象;探孔ZK6~ZK8之间在埋深约76m左右存在大块姜石,姜石粒径约4~10cm,钻孔过程艰难。在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中对该两种情况,施工前做好充分准备;拟建场地砂土较多,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需调好泥浆稠度,防止塌孔。
安装钻机时保证钻杆、钻头及护筒三者均在同一竖直线上,并经常进行检查校正。钻杆、接头及时调整,防止弯曲。在出现钻孔偏斜后,查明偏斜位置和深度,一般在偏斜处反复扫孔,使钻孔垂直。倾斜严重时回填粘土到偏斜处,待沉积密实后再钻。
在软塑状土层中旋转钻进时,因进尺快、钻碴大,出浆口堵塞后易造成糊钻(吸钻)。一般采取控制进尺速度,选用刮板齿小,出浆口大的钻头,以防糊钻。如糊钻严重,将钻头提出孔口,清除钻头残碴。
钻孔至设计高程,经过检查,孔深、孔径、孔的偏斜符合要求后,将钻渣抽净。进行第一次清孔。
清孔采用换浆法,在钻进至设计深度后,稍稍提起钻头,同时保持原有的泥浆比重进行循环浮碴,随着残存钻碴的不断浮出,孔内泥浆比重和含量不断降低,然后注入清水继续循环置换,随时检查清孔质量;个别孔底沉渣采用泥浆泵吸出的方式进行清孔。
清孔后泥浆指标:泥浆相对密度为1.03~1.10,含砂率<2%,粘度为17~20Pa.s;胶体率>98%。
钢筋笼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制作。钢筋骨架的保护层,通过在螺旋筋上穿入中心开孔,厚5cm的工字型水泥砂浆(水灰比<0.4)垫块来保证保护层的厚度,砂浆垫块按竖向每隔2m设一道,横向圆周不少于4个,最后安装和固定声测管。骨架顶端应设置吊环,吊环长度根据护桶顶标高和桩顶标高计算确定。
钢筋笼应分段焊接,每段长度不超过20m,钢筋笼主筋采用双面搭接焊。
钢筋笼骨架焊接前先根据设计图纸放样下料,做好焊接平台,钢筋骨架分段进行加工,分段数量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并在钢筋笼上做好吊点和孔口固定处的加强处理。
声测管在钢筋笼加工过程中安装,按设计要求用加强筋固定。钢筋笼分段吊装过程中,声测管必须对正,用φ68×3.5连接。
安装声测管时每个接头必须焊好用胶带封严密合,防止灌注混凝土时进入声测管内,桩基无法检测。
声测管连接完毕后灌水进行检查,以增强声测管抗压能力,方便桩基检测。
在确认清孔完成并符合设计要求后,将焊接好的钢筋笼骨架分段用汽车吊吊入桩孔,吊入下段后将其临时固定在孔口位置,再吊放上段钢筋笼,并在孔口与下段钢筋笼进行对接;钢筋笼对接采用双帮条搭接,并在下段钢筋上焊好帮条,在上、下段钢筋笼对位固定好后进行焊接。对接完成后下放至设计深度,并在孔口牢固定位,以免在灌注砼过程中发生浮笼现象。
导管长度要求下口距孔底30~50m,上口超出护桶50cm,每节长2.0m,根据桩长配1~2节长短管,由管端粗丝扣、法兰螺栓连接,接头处用橡胶圈密封防水,并对导管作水压和接头抗拉试验,保证不漏水。
在第一次清孔达到要求后,由于要安放钢筋笼及导管,导致浇注砼的时间间隙较长,孔底又会产生沉碴,所以待安放钢筋笼及导管就绪后,再利用导管进行第二次清孔。清孔的方法是在导管顶部安装一个弯头和皮笼,用泵将泥浆压入导管内,再从孔底沿着导管外置换沉碴。孔深达到设计要求,泥浆相对密度不大于1.1,泥浆粘度为17s~20s,含砂率不大于2%,胶体率不小于98%,沉渣厚度不大于200mm,沉渣厚度检测采用测锤法。
待质检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检测合格后灌注混凝土。
(1)混凝土拌合物运至灌注地点时,应检查其均匀性和塌落度等,如不符合要求,应进行第二次拌和,二次拌和仍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
(3)在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6m。
(4)在灌注过程中应经常探测孔内混凝土面得位置,及时调整导管埋深。
(5)为防止钢筋骨架上浮,当灌注得混凝土顶面距钢筋骨架底端1m左右时,应降低混凝土得灌注速度。当混凝土拌合物上升至骨架底口4m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
(6)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高出一定高度,一般为0.5~1.0m,以保证混凝土强度,多余部分接桩前必须凿除,残余桩头应无松散层。
(7)在灌注将近结束时,应核对混凝土得灌入数量,以确定所测混凝土的灌注高度是否正确。
(8)在灌注过程中,应将孔内溢出的水或泥浆引流至适当地点处理。
(9)灌注中发生故障时,应查明原因,合理确定处理方案,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