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支T梁桥博4建模全过程图解
kwcqmpyt
kwcqmpyt Lv.2
2021年06月21日 09:24:14
只看楼主

桥面宽度:15m(单幅) 单击菜单栏【文件】,在子菜单中选择【新建项目】,弹出“新建项目”对话框,修改项目名称为“装配式T梁桥”,指定保存路径,其余参数采用默认值。 第一步 总体信息 1 在项目信息树上双击【总体信息】。 2 在【基本】>【常规】中,【计算规范】选择“2015 公路规范”,【环境类别】选择“I 类”,其余信息如下图所示。 3 在【基本】>【计算内容】中,勾选需要计算的内容,如下图所示。

桥面宽度:15m(单幅)

单击菜单栏【文件】,在子菜单中选择【新建项目】,弹出“新建项目”对话框,修改项目名称为“装配式T梁桥”,指定保存路径,其余参数采用默认值。


第一步 总体信息

1 在项目信息树上双击【总体信息】。

2 在【基本】>【常规】中,【计算规范】选择“2015 公路规范”,【环境类别】选择“I 类”,其余信息如下图所示。

3 在【基本】>【计算内容】中,勾选需要计算的内容,如下图所示。

4 在【基本】>【计算设置】中,采用默认选项,不考虑负弯矩折减

5 在【基本】>【材料定义】中,选择如下图所示的材料。

6 在【地质】>【土层】中,填入如下土层参数。


7 在【钻孔】中,填入如下参数。 

“1#桥墩”的“钻孔土层”的二级表格里填入如下参数。


第二步 结构建模

1 在项目信息树上双击【结构建模】。

2 在图形区右侧单击【截面】标签,进入截面定义窗口。

3 在截面名称处单击鼠标右键,选择“修改截面名称”,将默认截面的截面名称修改为“中梁”。

4 导入截面。点击【截面几何】>【导入区域】,弹出【导入区域】对话框,填入相应信息,将预先准备好的中梁截面(dwg、dxf格式)导入程序。

5 定义参数。点击【截面几何】>【水平标注】,标注腹板厚度,定义为变量“w”。

点击【竖直标注】,标注底部马蹄高度,分别定义为变量“h1”和“h2”。

6 参数赋值。Ctrl+双击参数“w”,进入参数编辑器窗口。双击图形中的线条,弹出【截面参数属性】表格,输入控制点X 和控制点Y 的参数,选择相应的曲线类型,填入曲线参数值,如下图(a)所示。

(a)参数w

用同样的方法给参数“h1”和“h2” 赋值,如下图(b)和图(c)所示。

(b)参数h1

(c)参数h2


7 截面区域点的位置参数化。在【截面计算】工具栏,勾选【区域点号】,图形区显示出T 梁轮廓线的区域点号,如下图(a)所示。双击轮廓线,弹出【截面区域属性】表格,将区域点的位置参数化,如下图(b)所示。

(a)区域点号

(b)轮廓区域点位置


8 查看截面沿程变化。在参数编辑器窗口右击鼠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退出参数编辑器”,在下部界面显示 “中梁”截面的沿程变化。

9 定义腹板线。点击【截面计算】>【腹板线】 ,点击T 梁翼缘板顶部中心线位置,完成腹板线的定义。


在图形区单击腹板线标记,在【对象属性】里把【腹板顶宽度(剪力键外距)】修改为“w”,其余保持不变。

10 定义悬臂线。点击【截面计算】>【悬臂线】,在图形区依次点击T 梁翼缘板顶部的左、右悬臂最外侧点,完成悬臂线的定义。

11 定义施工缝。点击【截面计算】>【施工缝】,在图形区随意点击T 梁翼缘板顶部上的两个点,然后调整对象属性,如下图所示。

12 定义支座位。点击【截面计算】>【支座位】,在图形区点击T 梁腹板底部的中点,完成支座位的定义。

13 定义应力点。点击【截面计算】>【应力点】,在图形区依次点击T 梁翼缘板顶部的中点和腹板底部的中点,完成T 梁上缘应力点和下缘应力点的定义。

14 截面信息定义。点击【截面计算】>【截面定义】,弹出【截面定义】对话框。在【截面定义】栏,输入如下图所示的信息。

在【截面总体】栏,输入如下图所示的信息。。

在【梯度温度】栏,【梯度温度模式】项同时勾选“公路15 混凝土桥升温模式”和“公路15 混凝土桥降温模式”,【沥青铺装厚mm】项填入“100”。

15 定义左边梁截面。在图形区右击鼠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空白截面”,并将截面名称修改为“左边梁”,采用导入区域的方法将左边梁截面导入。

16 定义参数。重复步骤5,定义变量“w”、“h1”和“h2”。

17 参数赋值。重复步骤6,对参数赋值。


18 截面区域点的位置参数化。在【截面计算】工具栏,勾选【区域点号】,图形区显示出T 梁轮廓线的区域点号,如下图(a)所示。双击轮廓线,弹出【截面区域属性】表格,将区域点的位置参数化,如下图(b)所示。

(a)区域点号


(b)轮廓区域点位置


19 定义腹板线。重复步骤9,定义腹板线。。

20 定义悬臂线。重复步骤10,定义左、右悬臂线。

21 定义施工缝。参照步骤11,定义施工缝,其对象属性如下图所示。

22 定义支座位。重复步骤12,在T 梁腹板底部的中点创建支座位。

23 定义应力点。重复步骤13,在T 梁翼缘板顶部的中点和腹板底部的中点创建应力点。

24 截面信息定义。重复步骤14,输入截面相关信息。

25 定义右边梁截面。在图形区右击鼠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空白截面”,并将截面名称修改为“右边梁”,采用导入区域的方法将右边梁截面导入。

26 定义参数。重复步骤5,定义变量“w”、“h1”和“h2”。


27 参数赋值。重复步骤6,对参数赋值。

28 截面区域点的位置参数化。在【截面计算】工具栏,勾选【区域点号】,图形区显示出T 梁轮廓线的区域点号,如下图(a)所示。双击轮廓线,弹出【截面区域属性】表格,将区域点的位置参数化,如下图(b)所示。

(b)轮廓区域点位置


29 定义腹板线。重复步骤9,定义腹板线。。

30 定义悬臂线。重复步骤10,定义左、右悬臂线。

31 定义施工缝。参照步骤11,定义施工缝,其对象属性如下图所示。

32 定义支座位。重复步骤12,在T 梁腹板底部的中点创建支座位。

33 定义应力点。重复步骤13,在T 梁翼缘板顶部的中点和腹板底部的中点创建应力点。

34 截面信息定义。重复步骤14,输入截面相关信息。

35 定义跨中横隔板截面。在图形区右击鼠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空白截面”,并将截面名称修改为“横隔板-跨中”,采用导入区域的方法导入截面。


36 定义支点横隔板截面。在图形区右击鼠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空白截面”,并将截面名称修改为“横隔板-支点”,采用导入区域的方法导入截面。

37 定义桥墩盖梁截面。在图形区右击鼠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空白截面”,并将截面名称修改为“桥墩盖梁”,采用导入区域的方法导入截面。

在【截面定义】中,将【材料名称】修改为“墩柱材料”,其余保持不变。

38 定义支座位。点击【截面计算】>【支座位】,在图形区随意点击盖梁顶部的两个点,通过【对象属性】调整其位置,如下图所示。

39 定义虚拟横梁截面。在图形区右击鼠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空白截面”,并将截面名称修改为“虚拟横梁”,采用导入区域的方法导入截面。

40 定义桥墩截面。在图形区右击鼠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空白截面”,并将截面名称修改为“桥墩”,采用导入区域的方法导入截面。

在【截面定义】中,将【材料名称】修改为“墩柱材料”。在【截面定义】>【截面总体】中,将【构件轴线竖向位置】修改为“中点”,其余保持不变。

41 在图形区右侧单击【建模】标签,进入建模窗口。

42 创建主梁。点击【常规建模】>【建梁】,按如下命令行提示输入数据。

43 装截面。点击【常规建模】>【装截面】,选择主梁起点为安装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截面“中梁”。

44 主梁节点加密。点击【常规建模】>【加密】,按如下命令行提示输入数据。

45 创建特征节点。双击构件,弹出【构件节点属性汇总】表格,将位置6.46m、12.46m和18.46m的一般节点修改为特征节点,分别命名为M1、M2 和M3。

46 定义构件属性。单击主梁,在左侧【对象属性】中,【构件验算类型】选择“预制A 类预应力梁”,【构件模板】选择“常规空间砼主梁”,【自重系数】修改为1.04,其余参数采用默认值。

47 复制构件。点击【常规建模】>【复制】,按如下命令行提示输入数据。

48 修改边梁截面。单击选中左边梁,右击弹出快捷菜单,选择“快速设置截面”,将截面修改为“左边梁”。用同样的方法将右边梁的截面修改为“右边梁”。

49 创建支点横隔梁。点击【常规建模】>【建梁】>【三维建梁】,按如下命令行提示输入数据。

用同样的方法创建右支点横隔梁。

50 定义支点横隔梁截面。依次单击选中左支点和右支点横隔梁,右击弹出快捷菜单,选择“快速设置截面”,将截面修改为“横隔板-支点”。


51 定义构件属性。依次单击左支点和右支点横隔梁,在左侧【对象属性】中,【构件验算类型】选择“非验算构件”,【构件模板】选择“梁格砼实横梁”,【自重系数】修改为0.5,其余参数采用默认值。


52 创建跨中横隔梁。参照步骤49,创建跨中横隔梁。

53 定义跨中横隔梁截面。参照步骤50,将跨中横隔梁截面修改为“横隔板-跨中”。

54 定义构件属性。依次单击跨中横隔梁,在左侧【对象属性】中,【构件验算类型】选择“非验算构件”,【构件模板】选择“梁格砼实横梁”,【自重系数】修改为0.53,其余参数采用默认值。

55 创建虚拟横梁。参照步骤49,创建虚拟横梁。

56 定义虚拟横梁截面。参照步骤50,将虚拟横梁截面修改为“虚拟横梁”。

57 定义构件属性。单击虚拟横梁,在左侧【对象属性】中,【构件验算类型】选择“非验算构件”,【构件模板】选择“梁格砼虚纵横梁”,【自重系数】修改为0,其余参数采用默认值。

58 复制构件。参照步骤46,将虚拟横梁复制到其他节点位置,如下图所示。

59 复制构件。点击【常规建模】>【复制】,按如下命令行提示输入数据。

60 创建纵梁与横梁间的刚臂。点击【常规建模】>【交叉】,按如下命令行提示输入数据。

61 创建桥墩和基础。点击【常规建模】>【墩】,在表格里输入如下图所示参数,创建桥墩和基础。

62 定义桥墩属性。依次单击左、右桥墩,在左侧【对象属性】中,【构件验算类型】选择“钢筋砼柱”,【构件模板】选择“常规空间砼塔墩柱”,其余参数采用默认值。


63 桥墩节点加密。选中左、右桥墩,点击【常规建模】>【加密】,按如下命令行提示输入数据。

64 修改承台和桩基信息。单击基础,在左侧【对象属性】里填入/修改如下图所示的相关信息。

65 创建盖梁。点击【常规建模】>【建梁】>【三维建梁】,按如下命令行提示输入数据。

66 装截面。单击选中盖梁,右击弹出快捷菜单,选择“快速设置截面”,将截面修改为“桥墩盖梁”。


67 创建特征节点。点击【常规建模】>【创建】,按如下命令行提示输入数据。

将生成的特征节点依次命名为GL1~GL7,如下图所示。

(仅显示盖梁和桥墩)


68 复制构件。点击【常规建模】>【复制】,按如下命令行提示输入数据。

复制完成后,将起始位置的盖梁、桥墩和基础删除。


69 创建盖梁与桥墩间的刚臂。点击【常规建模】>【刚臂】,按如下命令行提示输入数据。

用同样的方法创建盖梁GL6节点与桥墩的刚臂。

(仅显示盖梁和桥墩)


70 创建桥墩与基础间的刚臂。参照步骤68,创建桥墩与基础之间的刚臂。

(仅显示盖梁、桥墩和基础)


第三步 钢束设计

1 在项目信息树上双击【钢束设计】。注意当前构件选择“梁1”。

2 定义钢束型号。点击【钢束】>【型号】,程序已定义常用钢束的型号。

3 创建T 梁钢束。点击【钢束】>【导入】,按如下命令行提示输入数据。

弹出“CAD 导入”对话框,填入如下图所示的信息,将事先准备好的T 梁钢束信息从CAD 导入程序。


4 修改钢束属性。选择生成的钢束,右击鼠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钢束实例信息汇总”,弹出‘钢束实例汇总’对话框,按下图所示修改钢束的批次、束数和材料型号。

5 钢束重用。点击【钢束】>【重用】,弹出“设置应用构件”对话框,在“应

用构件名称”中填入其余T梁的构件名称,即可快速完成其余T梁的钢束布置。



第四步 钢筋设计

1 在项目信息树上双击【钢筋设计】。注意当前构件选择“梁1”。

2 创建纵向钢筋。点击【钢筋】>【纵筋】,按如下命令行提示输入数据。

3 修改纵向钢筋信息。双击顶部纵向钢筋的标注尺寸,弹出对话框,将直径修改为12,根数修改为16。

用同样的方法修改底部纵向钢筋的信息,将直径修改为25,根数修改为6。

4 创建箍筋。点击【钢筋】>【箍筋】,按如下命令行提示输入数据。


请指定布置起点:(点击左端线)

指定首距和布置间距<100,100>:100,100

指定布置范围或[最后一根边距控制值(D)]或[布置根数(C)]<2500>:3000

可直接双击钢筋,在【钢筋编辑】表格里修改钢筋信息。



5 拓展箍筋。双击标注尺寸“29*100”,将标注修改为“56*100+90*150+56*100”,完成T 梁箍筋的创建。

6 修改箍筋信息。双击箍筋的标注尺寸,弹出对话框,将直径修改为16,肢数修改为4。

7 钢筋重用。点击【钢筋】>【重用】,弹出“设置应用构件”对话框,在“应

用构件名称”中填入其余T梁的构件名称,,即可快速完成其余T梁的钢筋布置。

8 切换当前构件为“P_1_1”,开始创建桥墩的钢筋布置。

9 创建纵向钢筋。点击【钢筋】>【纵筋】,按如下命令行提示输入数据。

删除底部的纵向钢筋,只保留顶部的纵向钢筋。

10 修改纵向钢筋信息。双击顶部的纵向钢筋,弹出【钢筋编辑】对话框,将直径修改为28,勾选“是否圆形布置”,“并置根数”修改为34。

11 创建箍筋。点击【钢筋】>【箍筋】,按如下命令行提示输入数据。

12 修改箍筋信息。双击箍筋,弹出【钢筋属性】对话框,将直径修改为12,肢数修改为2,类型修改为“螺旋钢筋”。

13 钢筋重用。点击【钢筋】>【重用】,弹出“设置应用构件”对话框,填入如

下图所示信息,即可快速完成其余桥墩的钢筋布置。

14 切换当前构件为“梁99_1”,开始创建盖梁的钢筋布置。

15 创建纵向钢筋。点击【钢筋】>【纵筋】,按如下命令行提示输入数据。

16 修改纵向钢筋信息。依次双击顶部和底部的纵向钢筋的标注尺寸,弹出对话框,将直径修改为28,根数修改为19。

17 创建箍筋。点击【钢筋】>【箍筋】,按如下命令行提示输入数据。

18 修改箍筋信息。双击箍筋,弹出【钢筋属性】对话框,将直径修改为12,肢数修改为6。

19 钢筋重用。点击【钢筋】>【重用】,弹出“设置应用构件”对话框,填入如

下图所示信息,即可快速完成其余盖梁的钢筋布置。



第五步 施工分析

1 在项目信息树上双击【施工分析】。

2 定义第1个施工阶段。修改【当前阶段】名称为“下部结构”。

3 安装构件。在图形区双击盖梁、桥墩和基础,完成本阶段构件安装。

表格栏转到【构件安装拆除】,显示本阶段构件的安装拆除信息。

4 定义第2个施工阶段,命名为“安装构件”。

5 安装构件。在图形区双击上部结构的构件,完成本阶段构件安装。

6 安装钢束。表格栏转到【钢束安装拆除】,填入如下图所示的信息,完成所有T梁的钢束安装。

7 安装边跨支座。表格栏转到【支座】,填入如下信息,安装边跨支座。

8 定义弹性连接。表格栏转到【弹性连接】,填入如下图所示信息,完成T 梁与盖梁之间的弹性连接,模拟支座的作用。

9 定义第3个施工阶段,命名为“桥面铺装”。

10 支座安装。表格栏转到【支座】,将前一阶段的支座信息复制到本阶段。

11 定义弹性连接。表格栏转到【弹性连接】,将前一阶段的弹性连接信息复制到本阶段。

12 添加线性荷载。表格栏转到【线性荷载】,填入如下图所示信息。

13 定义第4个施工阶段,命名为“收缩徐变”。

14 添加收缩徐变信息。表格栏转到【总体信息】,填入如下图所示的信息.

15 支座安装。表格栏转到【支座】,将前一阶段的支座信息复制到本阶段。

16 定义弹性连接。表格栏转到【弹性连接】,将前一阶段的弹性连接信息复制到本阶段。



第六步 运营分析

1 在项目信息树上双击【运营分析】。

2 定义总体信息。进入【总体信息】表格,升温温差和降温温差均考虑20℃。

3 添加梯度温度。表格栏转到【梯度温度】,填入如下图所示的信息。选中所有的T梁作为施加梯度温度的构件。

4 添加车道荷载。表格栏转到【影响面加载】,填入如下图所示的信息。

荷载CD1的桥面单元选择左边跨的T梁,荷载CD2 的桥面单元选择中跨的T梁,荷载CD3 的桥面单元选择右边跨的T 梁,

荷载CD1、CD2 和CD3 的横向布置如下图所示。

荷载CD1横向布置

荷载CD2横向布置

荷载CD3横向布置

荷载CD1、CD2 和CD3 的横向宽度定义相同,如下图所示。



第七步 执行计算

1 在菜单栏点击【项目】>【全部诊断】,程序将对全部前处理的内容进行检查。

2 在菜单栏点击【项目】>【计算当前】,程序将对当前模型执行计算操作。



第八步 后处理查看

1 新建查询文件夹。右击项目信息树【结果查询】,选择“新文件夹”,弹出“新

建查询文件夹”对话框,命名为“1 总体信息”。

2 新建查询项。右击文件夹“1总体信息”,选择“新建查询…”,弹出【新建查询】对话框,【名称】修改为“1 结构外形”,【工况】和【内容】两项如下图所示。

3 参考步骤1-2,分别建立以下文件夹和查询项:

4 结果查询。双击查询项名称即可查看结果,程序默认以图形和表格并存的方式显示计算结果。下面以“运营阶段-组合验算”文件夹中的“1 基本组合正截面抗弯强度验算”查询项为例做介绍。


程序提供“折线图”、“折线云图”、“线框云图”和“实体云图”四种绘制方式,可通

过修改左侧【对象属性】>【绘制方式】进行切换。

(a)折线图

(b)折线云图

(c)线框云图

(d)实体云图

单击图形标题,在左侧【对象属性】里可修改文字高度。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