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地球知识局 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意大利-威尼斯特别的城市景观,密布的河道与桥梁是它留给世人的最直观印象,是名副其实的水城。 威尼斯最具象征性的桥——里亚托桥 (图:shutterstock)▼
以下文章来源于:地球知识局
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意大利-威尼斯特别的城市景观,密布的河道与桥梁是它留给世人的最直观印象,是名副其实的水城。
威尼斯最具象征性的桥——里亚托桥
(图:shutterstock)▼
近年来气候变化加剧,两极冰川加速消融,海平面上升,这些问题得到媒体的持续关注,成为时代的注脚。在这样的背景下,2019年威尼斯遭遇严重水灾,而高科技拦海水闸反复延期,为威尼斯这座城市增添了几分末世感,也给世人留下了威尼斯会被逐渐淹没的心理暗示。
露出河床的水城
今年2月末,威尼斯的水位波动下降,以至于一度降到了-55cm,贡多拉(威尼斯尖舟)和分不出形状的垃圾一起搁浅在乌黑的淤泥中。藻类和软体动物附着在建筑往日被水淹没的外墙上,如今露出水面,和渗出的盐巴、水渍一起暴露在空气中。
和威尼斯一贯呈现给世人的景象形成了巨大反差
没有水的威尼斯还能叫水城么
(图:bbc video)▼
因为少见,所以惊讶
(图:https://www.ansa.it/)▼
其实2月本来就是意大利降水最少的月份。今年枯水时暖高压控制北地中海,天气持续晴朗干燥,蒸发量也有所增加, 导致今年二月威尼斯降水低得出奇,仅有3.4毫米, 几乎只有往年平均情况的十五分之一。
威尼斯地处亚得里亚海北部尽头的潟[xì]湖中,而威尼斯的水网与潟湖是联通的,潟湖又与海水通过三个水道联通。 所以与内陆水乡不同,威尼斯水网的水位是处在不断变化中的。
地中海——亚得里亚海——威尼斯 ▼
降雨会影响水位,而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潮汐,毕竟这是海边,一天之内水位相差1米多是很正常的现象,每一天潮涨潮落都会对水位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干燥的天气,搭配退潮时和水位,自然就显得威尼斯缺水了。
涨起来的时候也可以很凶(水淹圣马可广场模式)
(底图:google map 后期处理)▼
威尼斯建筑之下的土壤就像海绵,在水位过高的时候,可以起到吸收水分的作用;水位过低时,土壤中蕴含的水渗出,保证运河与水道的水位。 然而如今威尼斯老城区的建筑密密麻麻,建筑和硬化路面在水位过高时延缓了积水被吸收的速度,进而影响到土壤储水; 而在低水位时也会影响土壤存水的渗出。
我们熟悉的威尼斯其实只是威尼斯的一部分
更大的城区在大陆上
而水城威尼斯也是现代不断建设后的结果
各种基建一应俱全,很多小河道都已消失
(底图:google map)▼
“海绵”变得不好用了,随着海潮涨落而升高降低的水位线,自然就变得更加极端。
今年2月末的情况是 高压、降水减少、亚得里亚海较为强烈的潮汐以及建筑密集的综合结果。
其实水位的涨落是非常常见的现象,近三年来就出现过两次水位过低的情况, 如今的低潮也不是历史之最,甚至不是近年来最低, 2018年1月记录的最低值为-66cm,而2008年2月底最低-83cm,都比这一次更低。
其实在威尼斯周边仍保有大量的沼泽、滩涂
使得威尼斯古城所处的独特环境能持续至今
(图:shutterstock)▼
在分开潟湖与海水的水利工程——摩西工程建造完成之前,洪灾同样并不罕见。 近期如 2010-2012年,连续三年都有机会在圣马可广场划船,远期1927、1933年也都发生过水灾,1966年水位峰值甚至达到了194厘米,记录至今未被打破。
1933年12月,洪水来袭
未化的积雪漂浮在圣马可广场
(图:Bettmann / Corbis)▼
可以说,洪涝灾害频发是威尼斯的宿命,毕竟你是一座水城嘛。
拔水而起威尼斯
吸引游客的威尼斯老城区,由几个相邻的小岛组成,所以威尼斯通常会被理解为 建立在岛屿上的城市。而“岛屿”相比“滩涂”是要稳定得多的。
水城威尼斯主要组成部分 ▼
基于这样的理解,习惯了陆地生活的游人,看到威尼斯的潮水淹没圣马可广场时,联想到大海啸;或在退潮时看到河网见底,联想到旱灾,夸大受灾程度,认为千年威尼斯即将一朝毁灭也就不难理解了。
对于本地人来说,都是小意思
(图:shutterstock)▼
威尼斯所在地原本是一片海湾,与海岸线平行的沿岸流,促进了与海岸线平行的沙嘴、沙洲的形成。 海浪日积月累地堆积泥沙让沙嘴连成一条线,近乎隔离了海湾与海洋, 海湾也就变成了威尼斯潟湖。
如果他本就只是亚得里亚海一块水面
而不是什么岛屿,那水位时高时低也就很正常了
(图:shutterstock)▼
随着流入威尼斯潟湖的河流沉积了越来越厚的泥沙,潟湖内出现了星星点点高出水平面的小岛。 潟湖中的小岛不但土地狭小、交通不便、缺少物产,一旦遇到涨潮时还可能被潮水漫过,成为一片汪洋。这样的土地几乎是世界的角落,除了渔民会来打鱼,不会有人把这里当成安身立命的乐土。
参考下柬埔寨洞里萨湖的水上村落
稳定的城市成本很高,灵活简单的浮村更为实用
(图:shutterstock)▼
然而从公元4世纪下半叶起,西罗马帝国出现了不可逆转的衰落,罗马人眼中的蛮族开始涌入、劫掠、占据罗马人控制的土地。就在这时, 威尼斯潟湖中的那些小岛,因为它的种种劣势,反而变成了避祸的世外桃源。 到7世纪时,来自罗马周边城市的难民和本地渔民一起,在小岛上建立了124个星星点点的小居民点,威尼斯的雏形就此出现。
这里有很多这样的小岛
真要打水上游击战,当地人也未必会输
(图:shutterstock)▼
威尼斯小岛的土地土质疏松、含水量大、容易发生沉降,并不是永久性建筑的理想地基。当地人发明了特殊的建筑技术,将防水性较好的木桩钉在地下,固定好建筑的基础,再在其上用砖石建造房屋。 所以不妨把威尼斯理解为,一座坐落在高出水面的滩涂上的城市。
汉语中的“水上人家”指以船为家的船民
而船民聚集则会连成船上浮村
威尼斯就像一个体量较大的水上固定聚集地
(图:shutterstock)▼
潟湖非常美丽,但是形成条件决定了它的不稳定, 一片潟湖并不会长久存在,如果没有人为干预,通常不会维持超过几千年。 潟湖的宿命无非以下几种:沙嘴、沙坝被海浪重开,重新变成海湾;持续有淡水注入成为一片淡水湖;泥沙淤积变成沼泽地;或者缺少水源日渐干涸,以至于最终消失于陆地中。
冬季的威尼斯潟湖
(图:shutterstock)▼
缺少规律,难以预测的洪灾与潮汐不时爆发,将财产和居民卷入水中,威尼斯在历史中一直与水灾相伴。 为了适应潟湖中的生活,威尼斯人自建城以来便开始了治水的历程, 一方面要降低海潮突然来袭,水漫金山的危害性,另一方面,又要延缓潟湖消失的自然过程。
当屋内屋外水位达到一致,也就不必排水了...
(图:shutterstock)▼
在城市不断扩张的历程中,威尼斯人排干潟湖中泥泞的大小岛屿,并填海造地,建造海堤,让自然形成的沙洲变得相对可控。
河流流入潟湖后因为流速突然变慢,水流中的泥沙会沉积在潟湖中,最终将潟湖变为沼泽。威尼斯人为了逆转这一过程,甚至将流入潟湖的两条河流改道。
经过1600年的改造, 其实威尼斯的建筑环境正处于最安全、最可控的时候。
今天看到的这一切
绝不只是自然造化,更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
(图:shutterstock)▼
钱才是最大的问题
气候变化不会在短时间内终结威尼斯,但是缺钱会。 从威尼斯的建城史不难看出,它其实是一个反自然的存在,想要维持存在就得花钱。 特别是如今气候变化愈发明显,水渠见底与水漫金山的情况可能都会变得愈发频繁。日常维护古建筑、清理河道都需要花费不菲的费用,新工程的造价更为惊人。
威尼斯作为一座“浮城”
大量古建筑的地基遭到长期的侵蚀
且为了船舶能够畅通无阻
需要不少资金进行清理修缮保护
(图:Miomir Magdevski/Wiki)▼
为了避免水灾而修建的摩西工程从2004年开工,2020年终于完工。这一工程在潟湖的三处入海口中修建了78个防洪屏障,潮水过高时屏障会升起,变成一道水坝。 听上去就很黑科技的事物必然价格不菲,设计时预计造价16亿欧元, 经过拖延、贪腐、物价上涨,最终花费55亿欧元,每年维护费用也高达千万欧元。
搞了几十年了,经过重重险阻
终于在去年的大潮中保护了圣马可广场一次
(图: Ufficio Stampa Mose/YouTube )▼
威尼斯的贸易帝国已经终结了数百年, 如今它是一座彻头彻尾的旅游城市, 虽然当地日进斗金,但是政府赤字同样严重,以至于为了修摩西计划需要卖古建。
虽然人山人海的盛况经常出现
不过很多是游轮带来的一日游客人
带给当地的经济收益也是微乎其微..
(图:shutterstock)▼
2019年11月威尼斯遭遇50年来最严重的水灾,导致威尼斯旅游业受挫,造成了10亿欧元损失,经过救灾、修复, 到2020年2月时威尼斯的旅游业终于复原,然而紧接着意大利出现了新冠疫情。
意大利作为世界上疫情重灾区的惨状还历历在目
而意大利尤其威尼斯又是如此的依赖旅游业
(图:shutterstock)▼
封锁和国际航班停运对旅游业造成致命打击 ,虽然迫于经济压力 ,意大利的旅游业得以复业,但是威尼斯2020年全年接待游客人数仅仅是2019年的五分之一。旅游收 入骤减导致部分相关行业无力维持,民宿平台上挂牌数减少了将近四分之一。
国际航班的停飞和严格筛查阻碍了游客的脚步
指望本国大胆游客来带活经济,又远远不够
(图:shutterstock)▼
今年2月的威尼斯狂欢节取消了,3月是威尼斯建城1600周年,本应大操大办,以此复兴旅游业。然而新冠持久不退,游人依旧只有正常年份的五分之一, 一件本应好好庆祝的盛事落得如此冷清萧索, 结果又被游人拍到了似乎是大新闻的水位下降问题,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贡多拉船搁浅,威尼斯经济也搁浅
(图:shutterstock)▼
威尼斯兴起于浩劫中,在1600年的历史中,经历过与十字军群氓的周旋,奥斯曼帝国的敌对,数次人口减少三分之一的恐怖瘟疫, 但是这座城市一直走到了今天。在创造财富以对抗自然的斗争中,威尼斯依旧占据上风, 不过新冠这件历史视角中的小插曲,却将它垂垂老矣的那一面暴露无疑,水城终究是迟暮了。
王国会更迭,伟人会逝去
一座城也有独属于它的时间周期
(图: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