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娱乐圈让吃瓜群众目不暇接。然而在这热闹的背后,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条没掀起什么波澜的新闻,而它却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2021年1月11日,一直致力于为残障人士发声的陈小平女士,在去往深圳某地铁站的路上,因无障碍道路坡度太大,导致轮椅翻车伤到头部,3天后年仅31岁的她永远离开了人世。
近段时间,娱乐圈让吃瓜群众目不暇接。然而在这热闹的背后,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条没掀起什么波澜的新闻,而它却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2021年1月11日,一直致力于为残障人士发声的陈小平女士,在去往深圳某地铁站的路上,因无障碍道路坡度太大,导致轮椅翻车伤到头部,3天后年仅31岁的她永远离开了人世。
陈小平女 士身患罕见病“成骨不全症”,俗称“瓷娃娃”,只能靠轮椅出行。但她不屈服于命运,做了一般健全人都不敢做的事。 她和同伴驾驶残疾人专用车,从深圳一路开到拉萨,途经28座城市,共行驶6900千米。
粉丝亲切地称她为——“轮椅上的小仙女”。
陈小平女士(图源:微博)
她一直在分享自己的故事,到处演讲,鼓励残障朋友们大胆走出家门,融入社会。
然而,连青藏高原都能去的她,却倒在了大城市的无障碍通道上。
(图源:微博@新周刊)
让人唏嘘的是,这件事竟然发生在深圳。
深圳是我国无障碍城市建设的先行者,几年前就发布了《深圳市创建无障碍城市行动方案》,将2018年定为无障碍城市建设元年。
即便是深圳这样无障碍设施在全国数一数二的城市,对于身体不便的人士来说仍然障碍重重,危机四伏。
01
残障人士出行,
到底有多么不方便
陈小平的悲剧在我国并不是第一次发生。
2019年7月7日,北京截瘫者之家创始人文军先生,因无障碍道路被私家车占用,开着轮椅掉头跌落进停车场坑里,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47岁。
文军先生
(图源:益美传媒)
只要我们 平时 在生活中稍加留意,就能注意到很多对残障朋友们不友好的细节。
一位 名叫“盲探-小龙蛋”的 网友,在短视频平台上分享了自己坐电梯时遇到的不便,电梯没有语音播报和盲文标识,他完全不知道自己到了哪一层。
(抖音截图)
2020年9月,昆明有两位盲人朋友路过五华区的一段盲道时,短短300米的距离,他们遇到了30多处障碍,还撞伤了腿。
(图源:知乎)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 李迪华教授 ,每年都会带着学生们租轮椅、拐杖、婴儿车,以行动不便人士的视角体验城市,他们发现, 有些人 我们的城市中其实是寸步难行的。
李迪华教授还邀请了几位视障朋友和从事街道设计的专业人士体验北京的盲道,他们发现,盲道步行是普通步行距离的 1.6倍 ,在正常行走只需要转7个弯的情况下,走盲道要转 73 个。
(图源:日本设计小站)
行动不便的朋友如果想要出门旅行,画风是这样的……
(图源:一席)
不得不说,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在保障无障碍出行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纪寻是一家无 障碍旅游科技公司的创始人,身为需要终生坐轮椅的罕见病患者,她去过全世界近30个国家自助旅行,她认为在某些国家残障人士之所以能畅通无阻,就是得益于各种设计细节。
比如美国的公交车上有一块可以让轮椅使用者进入公交车的斜坡,乘坐轮椅的乘客上车以后,司机会五花大绑地把轮椅固定在车里,而其他的乘客都愿意等候。
美国的无障碍公交车
(图源:一席)
在欧洲旅游的时候,官方也会为残障访客提供各种旅游景点的无障碍信息。
(图源:巴黎市旅游局官网)
在我们的邻国日本,盲道会把盲人实实在在地引导到斑马线上,并继续指引盲人前行,根本不会出现车辆、摊位、行人占道的情况。
日本的盲道
(图源:日本设计小站)
优衣库这样的商家,还贴心地提供了无障碍试衣间,里面配备了各种人性化设施,让任何人都能安心地出门买买买。
优衣库的无障碍试衣间
(图源: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盲人蔡 聪在《奇葩说》中 说过, “这个世界上不该有残疾人,他们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生活” ,残障人士需要的不是同情怜悯,而是平等对待。
其实无障碍设施不仅仅是给残障者使用的,每个人都会有拖着笨重行李箱的时候,推婴儿车的时候,搬东西的时候……
希望这些细心的设计,在我们国家也能越来越多。
02
每个人的一生中
都会有8年身处残障状态,
设计应该关怀到所有人
有不少人,带着恶意与偏见去看待残障人士,觉得设计一个只供残障人使用的产品是浪费社会资源。
(抖音截图)
其实,残障人士的数量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太多了。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17年发 表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蓝 皮书中显示,中国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500万人,有康复需求者接近5000万人。这个比例超过了中国总人口的6%,大约每15人中就有一名残障人士。
我们还需要纠正的一个观念是,无障碍设计不仅仅供残障人士使用,获益的还有老人和病人,我们每个人都会生病,都会变老。因为衰老和疾病,即使不遭遇意外,平均每个人的一生中会有8年的时间身处残障状态。
在热映的电 影《夺冠》中, 我们看到巩俐饰演的郎平在美国去超市采购时,将汽车停在了残障人士的车位上。因为长年的超负荷运动,导致她留下了一身伤病。
(CCTV5郎平访谈截图)
在美国,官方对于残疾的定义涵盖面较广: 除了肢体、视力上的残疾,他们还将患有多发性硬化、糖尿病、癫痫症、HIV、乙肝等疾病的患者,都纳入了残障的范围。
而我们常说的 “无障碍设计” 也将逐渐发展为 “通用设计” (Universal Design) ,以表示无障碍设施不是属于残障人士的差别化设计,而是“普遍的、全体的、共有的”社会产品。
“通用设计” 一词正是源于一位残障人士—— Ronald Mace ,他幼年因病致残,后来成为了一名 建筑师 ,一生为残障人士的权益奔走。
Ronald Mace
(图源:NC STATE UNIVERSITY)
1985年,在 “无障碍” 的基础上,Mace提出 “通用设计” 的概念,提出所有设计出的产品或环境,都应该无需特别调整,便能适用于不同年龄、性别和能力的人,并提出了平等使用、灵活使用、简单直观的原则。
03
好的“通用设计”
不止是无障碍
通用设计的理念,应该是设计者们至关重要的思考着力点与设计标准,下面我们来分享一些通用设计的案例。
狭义上的 “通用设计” ,是造福于 残障人士 的设计。
丹麦的 “残疾人之家”, 可以称得上是 “世界上最好的无障碍办公大楼” ,这是一座完全无障碍的建筑。
(图源:Cubo Arkitekter + FORCE4 Architects)
建筑内用可视和可触摸的标志,光线和阴影,颜色和形状等来定义方向,可以为所有人轻松直观地导航。
(图源:Cubo Arkitekter + FORCE4 Architects)
“通用设计” 更广泛的意义,不仅针对残障人士,更覆盖了一切 “失能” 人群,例如老人。
日本栃木县下野市一家养老院,曾斩 获Good Design设计 大奖,这里的每一处设计细节,都是“通用设计”的典范。
养老院内所有的道路都是无障碍设计,浴室的门是具有上吊轨的移门,完全避免了老人用力开门的情况。此外,各种门的宽度都是经过周密计算的,将轮椅进入和折回所需的空间都考虑在内。
(图源:建筑师杂志)
通用设计同时也是 儿童的 “保护伞” 。意外伤害占我国儿童死亡总数的 26.1% ,很多事故都与不合理的城市设计相关。
将城市街道改造得适宜儿童活动,是很重要的一点。
比如英格兰布莱顿的 “文化大道” 区,一条巷道被改造成了社交中心,街道优先考虑行人的安全与便利,并安装了定制铺路板,两边装上长木凳,通过提供安全舒适的行动路线,保障了儿童的安全,鼓励了有孩子的家庭来这里休闲娱乐。
(图源:城视窗)
总的来说,广义“通用设计”的概念涵盖 范围 非常广泛,该类设计也并不仅仅是为上面提到的残障人士、老人、儿童服务,设计师们应该充分挖掘需求,帮助人们克服一个个看得见、看不见的障碍。
(图源:500px)
04
结语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 “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
如何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状态,是未来城市建设的重要课题。
希望设计师朋友们都能为建设一座 “所有人的城市” 而努力。
就算我们不是设计工作者,也可以发挥自己小小的力量。
当看到有自行车挡住盲道时,我们可以自己动手搬开;当在街上看到不 合理的“杀人设计”时,我们可以拨打12345,接通政府的服务热线进行投诉,为所有的人,也为我们 自己,发出呐喊。
不友好的环境由无数个 “小恶” 构成,但我们可以帮助我们的城市,累积无数个 “小善” 。
参考资料:
一席演讲《无障碍旅游》(演讲者:纪寻)
《城市为谁无障碍?》(城PLUS,作者:任婧)
《WA | 焦舰 | 中国由无障碍设计向通用设计发展的趋势分析 | 无障碍设计:为所有人》(世界建筑)
《什么是“全设计”?》(时尚芭莎艺术,作者:韩晗)
《中国城市究竟有爱吗 ?我们和出租车司机、残障人士、建筑工人聊了聊》(IDEAT理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