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未来新地标!鬼才建筑师ThomasHeatherwick设计中心区双子塔楼
benjamin903
2021年01月18日 15:46:14
只看楼主

以下文章来源于:LOOP设计圈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国际建筑事务所开始在温哥华“攻城略地”。虽然赫尔佐格的温哥华美术馆新馆由于种种财务预算等问题,未能上马;但开发商们的项目并未闲置,一栋栋的顶级公寓在温哥华中心区拔地而起。


以下文章来源于:LOOP设计圈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国际建筑事务所开始在温哥华“攻城略地”。虽然赫尔佐格的温哥华美术馆新馆由于种种财务预算等问题,未能上马;但开发商们的项目并未闲置,一栋栋的顶级公寓在温哥华中心区拔地而起。

从Bing Thom的蝴蝶项目,到BIG的温哥华一号公馆,再到Henriquez的橡树岭项目,似乎高知名度的公寓地标项目已经被开发商Westbank(西岸置业)包圆了。

但其他跃跃欲试的开发商并不接受这个现状。开 发商博萨(Bosa)和金斯伍德(Kingswood) 对在温哥华中心西区的一个高级公寓项目,进行了内部的国际竞标,最终英国的 托马斯·赫斯维克Thomas Heatherwick 联合加拿大的 IBI集团 ,打败了多位热门候选,拿下了竞标。

? Heatherwick Studio
? Heatherwick Studio

温哥华的未来地标

2021刚开年,温哥华的楼市圈便一片火热。

刚刚官宣的温哥华未来新地标——托马斯·赫斯维克设计的中心区双子塔楼,无疑是最惹眼的目标。

? Heatherwick Studio
? Heatherwick Studio
? Heatherwick Studio

该提案包含两座住宅塔楼: 一座高385英尺,34层的西塔;一座高345英尺,30层的东塔,共有401套公寓。

单元组合包括12个工作室,160个一居室单元,199个两居室单元和30个至少包含三间卧室的单元。总建筑面积约为423,428平方尺,容积率约为10.88,附带524个车位和524个自行车位。

? Heatherwick Studio

居民可以使用各种公共设施,包括裙楼上层的15,000平方英尺的公共区域,例如游泳池,健身室和住宅休息室。在大楼的前两层中,将有14,700平方英尺的零售和餐厅空间,以及4,100平方英尺的育儿设施,最多可容纳24名儿童。


充满仪式感的中心广场

裙楼在形态上围绕着一个四层高的中庭,是一座雕塑感十足的公共广场。 结构弯曲,在上空收缩,底部分开,为商业空间提供了特别的体验感。

这个中心广场同样也被称为“庭院”,同样也用做是两栋住宅塔楼的门厅入口。玻璃的巨型广场天窗,让阳光倾泻而下。结构方面, 现阶段中庭的构造主要为木结构。

? Heatherwick Studio
? Heatherwick Studio
? Heatherwick Studio


让建筑回归”人“的尺度

一般情况下,传统公寓塔楼的设计很难与人的尺度产生共鸣。设计师说, 这种弯曲的结构,意图将建筑物的整体分解为人体比例,将其大尺度的外墙垂直划分为多段,亲近人的比例,从远看,彷佛绵延的“绿色山脉”。

? Heatherwick Studio
? Heatherwick Studio
? Heatherwick Studio
? Heatherwick Studio
功能上来说,通常塔楼都是相对独立,与街区生活截然分开。在温哥华的街区生活尤为重要,需要让建筑融入城市。所以托马斯的目标是 在矮层区域,创建行人与塔楼的互动,和城市与社区的互动,为居民和游客创建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交枢纽。 通过“向上生长的自然态”而不是“点式塔楼”的传统建筑形式,来将建筑融入街区。



回归概念 | ”以树之名“

在“群山”一般的裙楼上,两栋彷佛“树”一样的塔楼“生长”出来;外表皮结构彷佛“叶脉”一般蜿蜒,向外延伸,整体自上而下呈现收缩态。

整体结构和立面外表皮的片状结构创建了更大的阳台,凸出的露台边缘还内置了花槽,方便了建筑物雨水收集。

? Heatherwick Studio
? Heatherwick Studio
? Heatherwick Studio
? Heatherwick Studio


托马斯表示“该地区自然景观,让设计逐步进入了一种有机的形式。 我们希望避免传统的高层建筑类型,因为它使人感到陌生和脱节。 以树为灵感,我们发现根的高低与树的顶部有直接关系,无论树长到多高。从树根的概念开始,我们提出了将垂直结构轻轻弯曲的想法,这些垂直结构将一楼的裙房与塔顶相连。“


横跨温哥华的两条”天际控制线(view cone)

了解温哥华的读者应该知道, 作为一座旅游城市,温哥华的山景海景是市政府的首要保护目标。 所以在城市设计规范当中 ”天际控制线(view cone)“ ,是首要需要满足的。这也使得很多城中心的高层建筑需要适当的控高。

而托马斯的这栋建筑很有趣, 由于西塔的位置恰好横跨两条高度控制线(VC20.1和VC20.2), 所以建筑要不迁就低矮的一条,否则就要探究异形塔楼的形态。很明显在容积率的驱使和甲方的”威逼“下, 托马斯选择了后者。

? Heatherwick Studio

? Heatherwick Studio

其实大家也会发现东塔的高度并未到实际控制线就停下了,那是因为它的高度受到阴影的影响。 需要将东塔楼的阴影控制在滨海广场公园以外,从而使得塔顶端也成为了异形态。


 Heatherwick Studio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