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和建筑学选哪个好?
安静的毛衣
2020年12月28日 13:44:41
来自于建筑问答
只看楼主

收录于话题 最近,在知乎上友一个关于《城乡规划和建筑学选哪个好?》的话题,有19万的浏览量,我们一起来看看排前的几个回答: 1 回答一 作者: 小太阳 来源:知乎


最近,在知乎上友一个关于《城乡规划和建筑学选哪个好?》的话题,有19万的浏览量,我们一起来看看排前的几个回答:


1
回答一

作者: 小太阳
来源:知乎


先说背景:本科规划,硕士建筑,从小喜欢画画,只一心想学画画,于是报了建筑,第二个是城乡规划,后来,录取了城市规划,刚开始学的两年,两个专业都在一起上课,所以感觉兴致勃勃,这个专业能给人很多额外的福利,比如有专业教室,和同学一起出去写生,学校还会每学期带着去旅游…专业课做一些小的手工模型,画一些手绘,临摹一些静物,专业课也是做个幼儿园,做个小别墅,做个公园小筑等等,相当惬意…


但是到了大三以后,很多课就分开上了,建筑的更偏向于建筑设计理论,规划的更偏向于城市规划理论…建筑的专业课就变成了做一些大型公建,博物馆,图书馆,医院,火车站等等,规划的是由浅入深,先是小区规划,再到学校规划,再到城市设计,再到控规设计,再到总规设计…越来越偏向于政策性的东西,但是在城市设计阶段,还是可以做出来一点特殊的东西的…而大部分规划的人毕业后,也都是在城市设计这一步工作…


我一直觉得,做规划的人能做建筑,但是做建筑的人做不了规划,原因就在于此,规划的人多少都有些建筑基础,而建筑对规划一无所知…

我后来转学建筑,也是因为感觉规划的东西(除了城市设计)很条文,就是规定好的一些东西,套进片区里,没有什么创意…

而城市设计的很多概念,也都是虚无缥缈的,比如天际线,比如城市风廊…任何人都可以说自己的方案在个个方面都体现了建筑的概念,但是最后建成的很多东西未必是真正的城市设计之初设计的模样…只能说,规划在各种指标上对建筑有一个控制,比如建设范围,容积率,建筑高度等等,都是规划阶段定下来的,这些是实际关乎使用者利益的东西,但是人们并不能直接接触到这些东西…因为太宏观了…建筑的就是负责在这些框架里套上一个能让人使用的房子,空间感受如何,居住体验怎样等等,是能让人看得见摸得着的…而我后来转专业,也是因为自己对于空间的感知力,要更强于对于宏观的把控力…

关于就业问题,建筑的一般就是去大院或者明星事务所,现在比较吃香的就是一些国外有名的设计单位,比如扎哈,BIG,福斯特,OMA等等…没别的就是喜欢玩…国内的大院,现在也都只是跟那些事务所合作,打打下手…比如深圳很多项目,现在都是一个国外团队+一个国内院+一个顾问团队,也有国外团队自己报名的,像福斯特就经常喜欢自己报名…宣传的时候也只是宣传国外的团队,(国内院除了在宣传方面做的真的不太够)所以建筑的想找个什么样的工作,完全看能力,有能力的进大院,英语好的去明星事务所,科研能力强的去深造进学校…


对于规划,其实大部分单位都是在做城市设计,国企大院能拿到国土空间规划,但是国土空间规划一共就那些,几年重做一次,能参与一次,就是赶上了,能吹牛一辈子了…平时也就是做做美丽乡村,好一点的能做城市片区综合设计…在建筑招标之前,把城市片区的各种框架订下来…有的也做公园设计,校园规划,小区规划等等这些项目也能挺挣钱的…但是里面的建筑,还是分给建筑师去做…比较好的例子就是杭州音乐学院,那么大的校园,里面集中了各路大神的做的建筑,每个建筑单拎出来都非常优秀,但是整个校园的规划就有点让人头疼…校园全是广场,生活区和教学区离得很远,很不方便…所以能做一个优秀的规划设计,需要的是设身处地为使用者考虑,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去考虑功能分区是否合理,交通规划是否通畅等等…

所以想学什么,需要考虑自身的能力,建筑更简单一些,因为可以想象到自己在这个空间里会是什么样的,规划更简单一些,因为有很多条文已经把该考虑的都考虑了…关键还是自己能进入一个什么样的平台…


最后,能不学这两个专业的,就不学…


一个是因为学期比别的专业都长…我一个学建筑的到最后找对象发现同届的都是小弟弟…无奈找了一个留了一级还休了一年学的同龄人…不过心理年龄还不如小弟弟…


二是因为,加班加到头秃,工资不够房租,面对甲方(以及大领导)各种奇思妙想,每天都要默念好多遍杀人是犯法的…杀人是犯法的…杀人是犯法的…这两点不分专业,适用于所有建筑规划从业人员…


三是建筑行业红利期已经过去了,十年前如日中天的时候进来,现在也盆满钵满,可是现在,竞争压力那么大,有到处要让你创新创新,又那么崇洋媚外…大院环境已经稳定,一时半会儿也得不到晋升,工资低的可怜,还要求员工天天加班…周五发通知周一就要图…此处再次默念…杀人是犯法的…可是…领导们并不觉得这种慢慢杀了你的行为是犯法的…


计算机年薪三四十万它不香吗?

老师每年两个寒暑假它不想吗?

公务员每天朝九晚五它不香吗?

为啥非要选一个每个月几千块,还要007的加班的工作?

祝各位都能有个大好前程…



1
回答二

作者:失忆先生
来源:知乎

关于工资、劳累程度、发展前景、就业这些问题已经有前辈做了比较全面的阐释,这里不做赘述。如果你是在纠结要报考哪个专业, 我更希望你能抛开前面这些问题,想想自己更喜欢哪一个专业,更适合哪个专业,因为这两个专业的学习之辛苦,没有最基础的兴趣都是很难坚持下来的。



下面分享以下我的一些经历,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17年高中毕业填报志愿时,我不顾家人和亲戚朋友的反对,毅然决然的报考了城乡规划专业,但当时却并非处于对城乡规划专业的喜欢, 其实我当时连城乡规划专业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但我为什么做了这么一个“冲动”的决定了呢?

源于我当时对建筑学的喜欢,我那个时候就一直幻想着以后和朋友走在街上,告诉他们这个建筑是我设计的,那种自豪感是其它东西所无法比拟的,就因为这样简单的一个想法(当时对于建筑学这个专业的了解也很肤浅),我决定了要报考建筑学专业,但是无奈分数不够,没有条件报考建筑学专业,了解到城乡规划专业是和建筑学专业联系最为紧密的(貌似城乡规划B格还更高一点),就这样阴差阳错的报考了城乡规划专业。

大一的时候主要学的还是数学英语物理这样的基础课程,没有太多感触,大概到了大二之后,学习了很多的绘画基础,如素描、水粉、水彩、水墨、钢笔画、马克笔、彩铅等,也开始接触建筑的内容了(建筑背景的城乡规划专业在低年级会先学建筑学的内容做铺垫,与人文地理背景的不同),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的第一个建筑设计作业——海滨别墅,在这个设计中我发现我并不适合建筑学。

简单来说,由于建筑设计的不确定性。

我是一个比较理性的人,但建筑设计并没有那么多的是非对错(无非是规范问题),更多的是好与不太好,但由于自身的知识储备不同,每个人对好的认知也是不同的。具体来说,就是你心潮澎湃的做好了设计,想了很多的设计理念,希望营造出什么样的氛围,但在老师看来,也许这样的做法并“不好”。最难受的一个点在于,你觉得好,老师觉得不好,但你的知识储备很多时候不能够理解老师所说的,接下来的设计就陷入了僵局,最常见的办法是去掉那些所谓的“创意”,让设计变得平庸,起码这样不容易与老师产生分歧。

此外,建筑设计的好与不好往往还包含着老师的主观因素,如老师的个人喜好等,最极端的是心情,可能老师上次觉得你的这个设计做的还不错,并且给出了你一些修改建议,但这次却全盘否定了你的设计方案(他可能完全忘记他上次是怎么想的了,但当下他确实觉得这个设计不太好),毕竟挑毛病比找优点要容易的多。

上面简单说了一些关于建筑学的个人理解,并非说建筑学不好,只是不太适合我自己。

随着步入大三,接触了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地理信息系统等课程,参加了一些专业的学术论坛,我发现我开始真正喜欢上了城乡规划这个专业。

简单来说,由于城乡规划强大的包容性。

城乡规划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专业,你可以尽管去热爱,因为在这里你总能找到自己擅长的点,或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或严谨的逻辑思维,或诗情画意的语言表达,或娴熟的软件操作,或绘画,或演讲,你总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发光发热。

同时,城乡规划专业总能为你带来新鲜感,为枯燥的生活带来一丝乐趣,只要你愿意,每天都可以接触新的东西,扩展新的领域,当然这是由城市的复杂性和规划的综合性所决定的。对于感兴趣的人来说,这个专业具有无穷的吸引力,对于不敢兴趣的人来说,这个专业确实很累,过着疲于奔命的日子,所以最重要的是想清楚你的兴趣所在。

我是属于前者的,目前大三,在和导师做着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同时运营着自己的公众号,分享学术直播,整理相关专业理论、分享读书笔记、记录生活感悟,通过这样的方式去激励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输出。

如何判断自己的兴趣所在?我的建议是先深入了解。

只有真正了解过,才可以谈自己喜不喜欢,最好的方法是先进入这个圈子。如认识几个这个专业的学生,听听他们的看法,看看他们平时的课表和作业。再深入一点,可以关注这个专业的一些公众号,看看这个领域的最新资讯,读一读相关的文章,听一听学术讲座,了解一下学科竞赛。这些环节下来,你对这个专业的了解定不会停留在一个较为肤浅的层面了,这个时候再做选择也会更加的理性。

再次强调,选择专业时,将工资、劳累程度、就业先放一边,问一问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便不至于在大学里虚度光阴了。

我在知乎的第一次回答,言语混乱和偏颇之处还请见谅,希望能对你选择专业有所启发。



READING
2020,您怎么看待自己的职业?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回想当初自己意气风发的填上“城乡规划”、”建筑学“,您的理想实现了吗?

免费打赏
一竖三横
2021年01月05日 13:11:19
2楼

真正做过几年设计师(建筑、规划),就有自己的感受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