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AD学术大学图书馆
土木在线官方号
2020年09月10日 09:51:48
只看楼主

01 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 图书馆在大学中常常处于核心的地位,有一句名言“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以下三组词反映了随着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变化,图书馆建筑空间的发展变化: 第一组词是:藏阅分离与藏阅合一。最古老的图书馆藏书和阅览是一体的,后来随着图书印刷的发展,书籍可以出借,出现了藏书与阅览分离的模式,有查阅、索书的流程;到了近现代图书馆,为了方便读者,藏阅合一成为图书馆的主要模式。



01
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


图书馆在大学中常常处于核心的地位,有一句名言“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以下三组词反映了随着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变化,图书馆建筑空间的发展变化:

第一组词是:藏阅分离与藏阅合一。最古老的图书馆藏书和阅览是一体的,后来随着图书印刷的发展,书籍可以出借,出现了藏书与阅览分离的模式,有查阅、索书的流程;到了近现代图书馆,为了方便读者,藏阅合一成为图书馆的主要模式。

第二组词是:图书超市与知识殿堂。在1970年代,图书馆界特别着迷于三统一:统一层高、统一柱网、统一荷载,希望图书馆像超市一样便利,阅读触手可及;同时也有人更加重视图书馆的知识殿堂的氛围,希望图书馆不能沦为廉价品的超市。

第三组词是:纸媒阅读与数字阅读。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和发展,数字阅读越来越占据人的阅读时间,纸媒和数字媒体的阅读成为当代图书馆必然面临的挑战。

▲图书馆规模尺度

通过对几十个比较典型的图书馆建筑范式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看出:在时间轴上,图书馆的规模和尺度都有很大变化;在空间类型上,包含相对线性的空间、阅览和交通串联在一起的空间、集中式空间、巴西利卡式空间、以神性或象征性的意识组织的空间,以及分散式的匀质空间等等空间组织模式。


图书馆建筑作为一种建筑类型,其中既有知识媒介的变化,又有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同时,在大学中,图书馆一般都处在校园最核心的位置,因而其设计也受到建筑师的重视。



02
清华大学图书馆


▲项目区位
▲图书馆整体鸟瞰

清华大学图书馆最早由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设计,1919年建成,后称为一期;1930年代杨廷宝先生设计了二期;1980年代关肇邺先生主持设计了三期;到2014年关肇邺先生主持设计了第四期扩建。

▲图书馆四期建设范围

一期图书馆是一个东西向的长条形建筑,从中间进去,规模较小。2000年以后,清华校园中的一部分区域变成国家文物保护区,受到非常多的限制和要求,图书馆也变成文物保护建筑。

▲图书馆一期

杨廷宝先生设计的二期主要包含了几个特点:一、图书馆扩大一倍多,成为一个有相当体量的建筑;二、通过加建90度转折的一个体块,使得图书馆与大礼堂有了很好的对话;而且是更好地烘托出大礼堂在校园中的核心地位,而不是跟大礼堂分离;三、在两个成直角的体块交界处,把135°角方向的门厅及入口作为核心,建筑品质由此获得提升,这样的入口从此在清华校园内也成为重要的传统。

▲图书馆二期

三期设计于1980年代末,1991年建成,规模更大了,如何维系和突出大礼堂的核心区地位,是设计中的关键。关肇邺先生将五层高的空间放在中间,两层高的空间放在周边,以围合的方式把主入口藏在庭院里,庭院的开口朝向大礼堂,形成对位关系,这是设计中非常具有创造性的地方。同时还设计了一个知识殿堂般的公共大厅,使空间具有崇高性和象征性。

▲图书馆三期

四期在2016年竣工,即北馆。到三期为止,图书馆的规模虽然不算小,但还是不够用。文科图书馆建成后,学校本以为会给主图书馆减轻压力,但统计发现年度入馆人次居然有了更大增量,图书馆仍不敷使用。经过讨论,于是决定再进行一次扩建,原有建筑周围能用的地方不多,最后选择三期北面一块不大、也是唯一的场地。

▲图书馆四期鸟瞰
▲图书馆四期主入口
▲结构表皮生成

图书馆捐赠者提了要求,希望建筑既要跟原来的建筑保持和谐,又希望有比较独立的形象特别是入口。于是经过反复推敲,建筑在北向设置了出入口,便于北边来的读者出入。整个是一个接近方块的体量,里面是层层包裹的结构,最里面是玻璃盒子,外面是砖的盒子,再外面是镂空的砖盒,仿佛一个三层的珍宝盒。

▲院落
▲雪景
▲下沉庭院

在一至三期里,阅览空间基本都呈条状,为满足使用需求,这次设计主要以创造一个集中式的大空间为主,因此北馆设计为从一楼进来就是一个大厅,通过楼梯可以到达2~5楼,全部都是阅览区。在朝向南侧三期的地方,设计了一个三层高的厅,和三期建筑形成积极的对话。

▲阅览区

地下室最早设想是古籍阅览,后来改为24小时阅览区,通过一个下沉庭院单独进出,到了施工图设计阶段又改成一个书店和展示讲座的空间,名为邺架轩,经常举办一些讲座等活动,很受读者欢迎。

▲室内效果


03
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


▲项目区位

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是在2001-2002年设计的,当年学校还叫北京广播学院,校园非常之小。当时与之相邻的北京煤炭工业学校校园合并进了广播学院,合并后的校园格局不大合理,原本两所学校相邻的地方是各自的后台,多是宿舍住宅等,结果一合并后台变成了校园核心。

▲项目人视

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在宿舍楼之间的一个不规则空地上,见缝插针地建设一个3万平方米的图书馆,没有腾挪的余地。所以设计完全依照地形,设计了一个六边形的图书馆,旁边包含一个下沉庭院、一个展厅,以及一个位于地下的演播厅。出于日照的限制,建筑北侧有两层退台。建筑内部首先有一个两层高的门厅、然后内部有比较分散的多个小型的公共空间,在不同的楼层和位置上随意地布置了五个通高或者半通高的空间,从一个公共空间出来后,又进入另一个,给人一种多变的感受。建好后同学们很喜爱这座图书馆建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大阅城”,学校就顺应大家的意见,立了一块石头在门前,上面刻了“大阅城”三个字。

▲玻璃体块
▲主入口


04
西安欧亚学院图书馆


▲项目区位

西安欧亚学院是一所民办大学,位于西安城的南侧。校园主入口朝东,门前有一座小山。校园内建成了一组公共教学楼,校长认为,一个好的建筑对提升大学的声誉十分有帮助,而一个引发大家讨论的建筑,更是体现了大学开放、包容、进步的一面,这个观念也贯彻在后面图书馆的设计中。

▲项目人视

当时学校提出的想法是,由于学校里只有一组教学楼,后面是租的宿舍,因而特别需要一个有体量感的、有标志性的建筑,资金有限,本期建设规模虽然不大,但形式上要表现为一个“大”建筑,校园中间的地块都可以用。

▲绿色上升的缓坡

由于建筑面积只有1.5万平方米,要想占住这么大的一个地块,又有标志性是很困难的。关肇邺先生提出了这样一个设计:在一个中庭外围绕一圈图书馆的阅览空间,楼层越高面积越小,旁边有一条包含一个长厅的阅读空间,以及一条二层的办公辅助空间。后来在初步方案的基础上,又设计了一座塔,通过分散体量加高塔的格局,使建筑形成了标识性。

▲室内中庭

建成后,从西侧望过去并无突出之处,但从东侧校园主校门看过来,仿佛高台上的建筑一样,下方缓坡也撕开一块,露出窗户,整个建筑体量变化丰富,高低错落,达到了提升校园特色的目标。

▲室内中庭


05
河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项目区位

河南中医药大学位于郑东新区,校园有一个宽阔的前广场,以及一栋巨大的600米长的主楼,所有的学校设施都集中在这一栋楼里,楼后面是密集的学生宿舍。建成后反映很是一般。

▲项目轴测
▲项目鸟瞰
▲立面细节

在这样长的主楼前方要建一个图书馆,我们看了现场后,觉得建造一个新的建筑非常有挑战,主要是这个主楼太长了。经过多方案比较,最后将一个八层高的规整的方形空间放在主楼前方湖边,使它形成一定的体量,和巨大的主楼形成均衡的关系。此外,在一楼设计了一些分散的、错落的体量,包含一个小的院落、一块扇形空间等等,形成一个变化的底座。

▲主入口

一楼及地下空间为校史馆和中医药博物馆,以及报告厅、接待厅、档案馆等功能,二层以上是图书馆。建筑整体形成一个四方的方块,内部从二楼往上有一个竖向的中庭空间,在不同高度和方向设有开敞的区域,形成立体的、穿插的公共空间。建筑内部的立体空间通过连续不断的楼梯串联起来,一层一层向上,形成步移景移的变化。从入口进来上到二楼图书馆大厅后,可以往西侧看到湖面,视野十分开阔。

▲室内中庭

立面采用格子的形式,材料为石材,因为石材要做得薄不太容易,还有保温隔热的要求,所以技术上有很大挑战。这个立面后来被解读为仿佛书架,或者装中药的柜子,体现了东方式的轻盈、纤细之感,与周围的湖水、树木形成呼应,也与中医药大学的东方气质相符合。

▲湖面看图书馆
▲室外台阶


06
青海大学图书馆


▲项目区位

西宁是山谷中的一条狭长的城市。青海大学在西宁市北端,校园由两个学校合并而来。从主入口进来后,首先是主要的建筑,后面是宿舍、教工住宅和院系楼。

▲项目人视

设计图书馆的时候,地块周围都还是空的,后来陆续又建了几栋楼。校园的规划较好地反映了当时学校的发展诉求,但规划的图书馆是一个200多米长的体量,设计上有很不现实。由于校方还提出了一些辅助功能的需求,于是就将这些需求收纳在一个两层的长条体量中,另一侧是70多米长的主要体量。

▲项目人视

建筑一层有一个关于三江源的展厅,下沉两米,其中设有模型,顶上为玻璃板。二楼设有对外开放的咖啡厅和一个书店。这个二层体量外设计了一个台阶式的八角形报告厅,因为学校里虽然有各种各样的阶梯教室,但都是常见的样式,八角形报告厅的中间是讲台,在学校里别具一格。建筑的地下部分为24小时自习区,通过一个天井,将五楼天窗射入的光引入这里。

▲室内效果

青海高原地区有非常强烈的阳光,那里的寺庙里都有围合的廊院,太阳底下特别晒,廊子里特别阴凉,阳光和阴影的对比特别强烈。所以图书馆的设计中加入了竖条窗和深邃的窗框,在室内会形成一条一条的阴影,能体验到忽明忽暗的空间感受,仿佛走在传统的围廊里,创造出经院空间的联想。


07
中国地质大学沙河校区学习中心


▲项目区位

地质大学沙河校区的校园非常小,在其北侧将建造一个包含图书馆、教室、研究室以及体育馆的综合性建筑。但是这座建筑和学校的主要建筑之间隔了一个马路,成为设计中的难点。

▲项目鸟瞰
▲项目人视

我们提出建筑入口前方设计一个大平台,通往体育馆,以及教室、图书馆所在的楼。体育馆下方是科研平台,可以放置重型设备。平台跨越两个校区之间的马路,形成一个立体校园交通,方便人们来往。

▲从湖面看项目
▲连廊


08
河南新联学院图书馆


▲总平面图
▲项目整体规划
▲项目轴测

河南新联学院是一个全新的校园规划,地块很大,将容纳3万学生,规划了有山有湖的校园核心景观。图书馆位于核心区域,进入校园后首先是一个广场绿化,然后是公共教学楼,正中间是图书馆。

▲项目人视
▲从湖面看项目

此规划符合图书馆作为大学心脏的地位,但用地条件要求建筑对称布局。我们希望摆脱常规的完全对称的窠臼,我们的方案是在集中的立方体的下边,错落放置一个一层的带有院子的裙房,从而形成既对称又不完全对称的建筑,与远处的高塔构成均衡的组合。在建筑室内,以一个多边穿插的方形体量的公共空间把其他部分作为阅览空间串联起来。内部空间阶梯式的空间面向湖面,可以在不同高度远望湖面。

▲室内效果

建筑中低层的体量为校史馆、临时展览空间和休闲区等,高层部分是图书馆和档案馆。在一个完全对称的背景条件下进行不对称的设计,可以增添变化,也使得建筑更有意思。


问答环节


:大学校园内的图书馆与其他类型的公共图书馆,在设计方面有哪些不同?

刘玉龙 高校图书馆和社会图书馆虽然有共性,但也有不同的地方,主要体现在读者群不同,藏书类型不同。

高校图书馆的读者以学习、研究为主要目的,如果是研究型大学,藏书量可能达到一百多万册,因为藏书量决定了学校的知识占有量,同时还需要很多研究间等。以培养本科生为主的学校,同一本书为了上课的需要,往往会藏很多本,所以上架书籍也是很多的。

社会图书馆虽然可能也有研究的职能,但一般以休闲类书籍为主。省市级以下的图书馆,还会有很多面向市民的服务职能,包括举办培训班、读书会等。特别是儿童青少年阅览,期刊杂志阅览等,占有很大的比例。

虽然有人提出高校资源应该向社会开放,但学校设施几乎没有闲置,开放条件很有限;而且高校图书馆藏书不适合一般性阅读,所以高校图书资源的开放首先应该是在高校之间或者研究单位之间的开放。


:中国地域范围广大,各地气侯、人文特质也不一样,不同地区的大学图书馆在设计理念方面有什么不同?您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是怎么考虑的?

刘玉龙 无论是南北气候上的差异还是东西文化上的差异,都是设计中应该重视的。张永和说过南北气候因素在设计中可能更主要,我觉得很有道理。在具体项目中的应对思想是因地制宜,比如在青海大学的几个项目中,我们采取了一种我称之为“克制的地域主义”的观念,不把地方性作为教条,不是一定要建造这个地方独有的建筑。地域的特点要特别慎重地对待,要深入地去挖掘和研究,然后用好它,而不是肤浅地贴上一些标签。

:如何在现代化的大学图书馆建筑中体现人文思想,让学生读者在查阅资料的同时可以体会建筑的品质?在处处都能获得网络数据资源的情况下,图书馆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

刘玉龙 在过去,图书馆是一个获取知识的地方。 人们要想知道一件事,就得去看书,但不可能买所有的书,所以要去图书馆借书。 但现在要获取知识,不一定非得去图书馆,因为数字时代,越来越多的知识转移到了网上,高校图书馆也购买了大量的网络资源,不管在哪,只要有网络,都可以获取知识。

那么人们为什么还要去图书馆呢?我想或许是出于两个目的。

第一,图书馆从获取知识的场所变成了创造知识的场所。比如康奈尔大学图书馆之前是一个现代主义的长方形体量,大概20年前进行了改造,把多人的阅览空间改成一人一桌的阅览空间,就像埃克塞特图书馆里的靠窗小桌一样。此外还增设了很多讨论室,人们到图书馆借书后,可以在这里讨论,然后把讨论后的成果传到网络上。所以信息时代的图书馆应该具备条件,使人们能够在这里创造知识。

第二,同样是看书,为什么不愿意在教室或宿舍看,一定要到图书馆占座?因为图书馆给人一种知识殿堂般的空间感受,不仅仅是一个适合阅读的物理空间,还创造出一种人文的、高雅的、学术的氛围。这种氛围是通过建筑师的设计来实现的,比如上述案例中那些多变的公共空间。

最近建成的赫尔辛基中央图书馆提出图书馆作为交流中心、学习中心和知识中心,除了传统的图书阅读之外,设有多功能厅、电影院、餐厅、咖啡厅等等等等,是适应数据时代的城市图书馆的新的尝试,值得关注和研究。

总的来说,大学图书馆既是能为人提供获取知识和创造知识的地方,又是能给人带来人文、学术感受的场所,才符合作为“大学心脏”的地位。



撰稿 | 《世界建筑》、企划部
编辑 | 企划部
版权 | THAD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免费打赏
lijiawei411
2020年09月14日 09:59:14
2楼

建筑中低层的体量为校史馆、临时展览空间和休闲区等,高层部分是图书馆和档案馆。在一个完全对称的背景条件下进行不对称的设计,可以增添变化,也使得建筑更有意思。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