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碰撞(三)—防护措施
目前主要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
优化桥梁结构
物理防护系统
航道支撑措施
(视频建议WIFI网络收看)
视频中自然是最牛掰的方式了,难度较大,维护成本也特别高,并不经济,一般都是以下措施的:
将桥墩、基础和上部结构设计为具有足够强度的结构体系,能够承受船舶撞击;
设计一个桥墩防护系统,将碰撞荷载降低到桥墩和基础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增大桥梁跨度,使桥墩位于浅水区,从而消除大型船舶撞击桥墩的可能性;
通常采用这类橡胶、钢材或混凝土结构,附着在桥墩上,完全或部分吸收船舶的撞击荷载。与船舶设计碰撞荷载相比,这种防护系统吸收荷载和能力的能力较低。
还有就是下面这个桥,就是著名的日本濑户大桥采用了钢结构防护篱系统。
上面这个防护措施的桥,有点难找,先上一个图吧!
它的看上去很土,但是它所在地方的夜景,让我惊呆了!
其实,这里就是可以欣赏北极光的挪威的 特罗姆瑟 。
我们还是回到正题继续欣赏,防护措施!
这就是阿根廷罗莎里奥大桥,也是一座十分漂亮的大桥:
这个桥只能找到是委内瑞拉的奥里诺科河桥,根据其尺寸推测应该是奥里诺科河三桥,也只能在《世界桥梁》2014年03期中找到下部结构的施工黑白照片,就不上传了。
这个正是日本的 明石海峡大桥 ,大家比较熟悉了,其跨径=270+890+320=1480m。
以上的防护措施通常由漂浮在河道上的缆网系统构成,引导或或者捕捉偏航船舶的船首,这种方式并不多见。较为常见的是由锚固在桥墩上的浮筒结构,一般多用于深水区,其他防护措施难以实现的情况下。
无论采用哪一种物理防护系统,其费用都不可小觑。如果考虑经济性,改善航道系统,确实是成本最优的方式了。在船舶和桥墩上安装航道电子航行系统,其费用相对于物理防护系统,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调查显示,60%~85%的船舶撞击桥梁的事故都是由于驾驶失误造成。传统的航道系统包括:浮标、距离标牌、航灯和雷达,如果再有就是航道部门与船舶协会的规章制度和准则了。现代先进的航道系统完全可以采用岸基雷达系统和无线电视远程通信系统的高级船舶交通控制系统(VTS),同时结合在桥墩上安装Raycon传输设备,可以明显提高船舶雷达图像的清晰度,指示航道的中位线,还可以在船舶上安装GPS接收器,采用微分信号技术来提高定位精度。
我们在关注无人汽车的同时,能够在船舶无人驾驶技术上稍微倾斜,估计船舶撞击桥梁事故可以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