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发:点筑结构(WX搜索:kjve001) 作者:炫光 甲级设计院主任工程师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框架结构的填充墙构造柱,结构图纸中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在图纸上画出具体位置。另一种则是在结构说明中给出规范上的设置要求,不给出具体位置,由施工单位现场自行确定。
文章首发:点筑结构(WX搜索:kjve001)
作者:炫光 甲级设计院主任工程师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框架结构的填充墙构造柱,结构图纸中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在图纸上画出具体位置。另一种则是在结构说明中给出规范上的设置要求,不给出具体位置,由施工单位现场自行确定。
两种方式各有“利弊”。第一种直接画在图面上,多花点时间,但清晰明了,避免争议;第二种不画平面图,仅在总说明中给出设置要求,大大节约了设计的时间,但寄希望于施工单位现场确定,不能说是严谨的做法。
来看看规范是怎么要求的:
砌体规范6.3.4-1:填充墙端部应设置构造柱,柱间距宜不大于20倍墙厚且不大于4000mm,柱宽度不小于100mm.
砌体规范6.3.4-2:填充墙长度超过5m或墙长大于2倍层高时,墙顶与梁宜有拉结措施,墙体中部应加设构造柱。
砌体规范6.3.4-2:当有洞口的填充墙尽端至门窗洞口边距离小于240mm时,宜采用钢筋混凝土门窗框。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江苏省标)6.1.1:洞口宽度大于2m时,两边应设置构造柱。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江苏省标)6.1.1:墙长大于5m时,应设置间距不大于3m的构造柱;砌体无约束的端部必须设置构造柱...墙体的门窗洞口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框加强。
抗震规范13.3.3:8度和9度时,长度大于5m的后砌隔墙,墙顶尚应与楼板或梁拉结,独立墙肢端部及大门洞边宜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注释:“大门洞 “此处未给出范畴,抗规7.3.1表注1中有“较大洞口”的解释,为2.1m。设计中可以自行判断)
抗震规范13.3.4:墙长大于8m或层高2倍时,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注释:此条8m要求过于宽松,可以忽略)
从规范的文字可以看出3点:
1、填充墙构造柱的设置要求是有一定的弹性的。一般满足间距要求即可。对于墙体布局比较简单的工程,交给施工单位去现场确定是可行的。
2、规范多处提到了钢筋混凝土窗框。大的窗户采用的窗框,其配筋截面与构造柱十分相似。那么有时候也就存在冲突(位置冲突或过于贴近引起空间狭小无法砌砖)与替代的可能。怎样替代呢?窗框是绕洞口“一圈”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是“一根”上下锚固的钢筋混凝土。窗框是死的,构造柱的位置却是活的。所以一根构造柱可以替代一侧的窗框。这样来综合考虑后,可以提高经济性。
3、规范没有给出窗间墙的构造柱措施。对于宽度很小的窗间墙,砌墙存在困难,设计一般会要求采用混凝土整浇。窗间墙很多时,费用客观。当不采用整浇时,窗间墙相当于独立砖柱,对于独立砖柱,砌体规范表5.1.3中要求排架平面外计算长度x1.25(虽然不是排架,但有参考价值),经过这样一个放大后其高厚比岌岌可危,此时根据砌体规范6.1.2的精神,增加构造柱对高厚比有利。即使高厚比验算满足,从概念设计的角度来说,窗间墙至少也得有一根构造柱。
像上图中的T型墙,(门)窗侧需要钢筋混凝土窗框,如果内外墙交接处如果再做一根构造柱的话,相当于三根构造柱挤在一起,剩下来的狭小空间根本无法砌砖,最后只能全部现浇了。一两处还不要紧,大面积出现的话甲方不会乐意。此时,可以省略T型墙中间构造柱,两端窗框以构造柱代替。但作为内外墙交接处,还是需要作一定的加强,比如,可以加密两根构造柱之间的拉结筋,提高对墙体的约束作用。
文章首发:点筑结构(WX搜索:kjve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