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特性对C80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
作为建设大国,我国混凝土的消耗量逐年增加,而天然砂作为混凝土的主要原料,其需求量的增加不言而喻。但没有节制地开采天然砂,已经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为了保护河道河床,相关部门已经颁发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政策,严格禁止不合理地开发天然河砂资源,市场上的天然河砂越来越少,成本也越来越高,因此急需一种材料能够替代天然河砂。机制砂是由制砂机等制砂设备加工制成,是一种制作比较简单、应用比较便捷的混凝土原材料,已在较多工程中使用。因此,机制砂代替天然河砂成为混凝土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但是机制砂表面有较高的粗糙度、外形尖锐有棱角、针片状多等特性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目前,机制砂在低强度等级混凝土中的应用技术较为成熟,但是在高强混凝土中的研究相对来说较少。因此,本文主要对不同母岩、石粉质量分数、级配等因素进行试验研究,以探究其对C80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
机制砂特性及其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0引言 砂作为混凝土重要组成部分,其用量随混凝土用量的增加逐年增长,导致天然砂供不应求,而天然砂是混凝土用砂的主要来源。由于天然砂过度开采引发的资源危机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渐显著,考虑到混凝土材料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采用机制砂替代天然砂是解决混凝土用砂短缺的有效途径。 机制砂的来源十分广泛,通过对矿山岩石、尾矿以及工业废渣等进行处理均可得到。与天然砂相比,机制砂的颗粒形状、表面纹理及粗糙度、级配和微粉含量截然不同,其具有外形有棱角、表面结构更粗糙及微粉含量更高的特点,且由于制造工艺的不同,使得机制砂颗粒的特性存在一定差异,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目前,机制砂对混凝土各项性能的影响已有大量的研究,但部分性能受机制砂的影响仍存在差异,且机制砂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本文简要介绍了机制砂的特性及其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及强度的影响,并指出了机制砂在混凝土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入模含气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分析
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指的是混凝土拌合物中气体的体积占混凝土拌合物总体积的比例。混凝土随着内部含气量的增加,密实程度会有所下降,但密实程度的下降不代表混凝土的所有性能都会下降。大量研究表明,适当控制混凝土的含气量会有效改善混凝土的一部分性能,尤其是混凝土的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 影响混凝土性能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通常情况下,掺加优质引气剂控制混凝土入模含气量,可以起到提高普通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及抗冻性能,从而有效提高混凝土构件的长期和耐久性能。含气量过大,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会明显减低;含气量过小,混凝土的长期性和耐久性得不到保证,因此找出最理想的含气量控制范围是研究的关键。通过大幅度变化混凝土的含气量,分析了含气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抗弯拉强度、气泡间距系数及硬化后混凝土含气量的影响。
钢渣骨料稳定性检测方法探讨
引言 钢渣是炼钢过程中排放出的主要废渣,是一种工业固体废弃物。目前,我国钢渣尾渣利用率仅为25%~30%。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累计堆存钢渣尾渣近20亿吨,大量钢渣废弃堆积,造成了环境污染、土地占用和资源浪费。合理利用钢渣既能变废为宝,解决目前一些河砂短缺的问题,又利于环境保护,因此钢渣的资源化利用意义重大。 但钢渣的化学成分波动大,易磨性差,且含有游离氧化钙和游离氧化镁,遇水发生水化反应产生体积膨胀,体积稳定性差,给我国钢渣的资源化利用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导致我国钢渣总体利用率偏低。另一方面,在某些工程中为了降低成本不恰当地使用钢渣作骨料导致了很多严重的事故。本文对国内外已有的钢渣骨料体积稳定性试验方法相关标准进行了梳理,并探讨了一种测钢渣膨胀力的体积稳定性检测新方法。
常用配合比储备及应急设计控制
1组成材料影响 混凝土所用材料种类繁多,包括拌合水(自来水、地表水、地下水,回收水)、砂(河砂、山砂、机制砂、混合砂)、粗骨料(碎石、卵石、再生骨料)、掺合料(粉煤灰、矿粉等)、水泥、外加剂(减水剂、膨胀剂、防水剂等)。 原材料性能显著影响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参数,主要有: (1)清洗搅拌机、运输车及混凝土剩料分离所产生的回收水中,所含泥粉的成分为已水化的水泥、掺合料颗粒及骨料微细颗粒,重新进入混凝土后,不再具有活性,而且还会破坏胶凝产物和骨料的粘结,由此可见,回收水中的泥粉不应用作胶凝材料。这种泥粉的存在既减少了实际的拌合水量,又额外吸附减水剂,降低其减水率。还可能引起混凝土在运输、浇筑过程中坍损严重,浇筑后裂缝增多。因此,回收水用作拌合水时,应对含泥量进行严格控制。
配合比参数对混凝土可泵性的影响试验
如果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合理,原材料合格,则和易性(除保水性外)、坍落度损失、含气量等都可以通过混凝土外加剂进行调整,而泌水率则没有可以直接调整的方法。长期以来,新拌混凝土的泌水一直是一个难题,原因在于泌水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是没有哪个因素能起关键作用,不能通过该因素直接解决泌水问题,压力泌水也是如此,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则可能导致混凝土的可泵性出现问题。压力泌水试验是检验混凝土拌合物可泵性能好坏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压力泌水试验中发现,对于任何坍落度的混凝土拌合物,开始l0s内的出水速度很快,而超过140s以后,泌出水的体积很小,因而,V10/V140可以代表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能,同时也反映阻止拌合水在压力作用下渗透流动的内阻力。S10的值越小,表明混凝土拌合物的可泵性愈好;反之,则表明可泵性不良。文中通过研究配合比参数的变化对可泵性的影响,揭示配合比参数选取对可泵性的重要性。
砂率对C30~C50混凝土强度及工作性能的影响
1引言 混凝土是现代工程结构的主要材料,我国每年混凝土用量约10亿立方米。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是石子、砂子、水泥与水。在整个混凝土中,砂作为细骨料,石子作为粗骨料,其量占混凝土总量的65%~75%。粗细骨料一般不与水泥发生化学反应,其作用是构成混凝土骨架,并对水泥石的收缩变形起一定的抑制作用。 凝土强度的影响很小。砂率对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比普通混凝土显著。王立久依据砂率计算公式和坍落度计算公式,从最佳砂率的基本概念出发,分别以坍落度最大、水泥用量最小原则,得到完全一致的满足最佳砂率的砂灰比计算公式。康苏芳等利用纤维素醚和砂率对全轻混凝土强度、干密度做了研究,但未对混凝土中砂率的规律做出详细研究。
机制砂MB值的影响因素定量研究
随着基础设计规模多年来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天然砂资源日益匮乏,品质下降,成本提高,机制砂作为一种替代资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天然砂相比,机制砂0.075mm以下的颗粒主要是与母岩物理化学性质相同的石粉组成。由于机制砂由岩石破碎而成,在生产过程中会掺杂少量表土,一些岩石的层间往往也夹杂有一定的粘土,导致机制砂0.075mm以下颗粒中含有一定量的粘土(泥粉)颗粒。粘土是粒径小于0.002mm并且具有层状结构的各种硅酸盐,主要组成为:含水的铝硅酸盐、镁硅酸盐和铁硅酸盐。由于粘土颗粒为疏松多孔的层状结构,因此泥粉含量的增加会增大混凝土的拌合用水量,对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另外粘土具有较大的湿涨干缩性也增加了混凝土干缩系数。因此对机制砂中粘土矿物含量的检测成为评定一种机制砂是否满足配制要求的重要指标,我国采用亚甲基蓝吸收值来检查机制砂中的粘土成分含量。
充气 “锅盖” 1500吨
9月下旬,由中国石油承建的黄冈LNG储气设施项 目举行 8万立方米 LNG预应力 混凝土全容罐气顶升仪式,标志着国内内陆地区最大的LNG预应力混凝土全容罐气顶升作业成功完成,距离实现按期投产目标又迈出坚实一步。 黄冈LNG储气设施项目,以国家储气设施项目建设为契机,依托现有的黄冈LNG工厂,新建一座规模为8万水立方的LNG储罐,这是湖北省重点LNG储气设施项目,是湖北地区建设的首个预应力混凝土LNG储罐,也是中国石油昆仑燃气公司开展LNG储罐数字化交付的试点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实现湖北省黄冈市、武汉市及周边地区的能源调峰,改善湖北的能源结构、助力湖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保障湖北省天然气高峰用气安全,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