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长宏“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 选址地处世界三大风暴海域之一,风大、浪高、流急、岩硬,恶劣的自然条件带来巨大的建造难度和风险,这里曾被视为“建桥禁区”。如今从高空俯瞰,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如同“海上飞虹”卓然而立,更似一条巨龙盘旋于碧波之上,气势恢宏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跨海大桥是新建福州至平潭铁路、长乐至平潭高速公路的关键性控制工程,是合福铁路的延伸、京福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长乐副中心城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快速通道,是中国第一座公铁两用跨海峡大桥。资料显示,这座大桥总投入120亿,先后需要投入30万吨钢铁、266万吨水泥。这些材料,足以建造8座迪拜塔。由中国中铁大桥局承建的平潭海峡大桥,堪称“超级大桥”,可以公路、铁路两用,上层是设计时速为110公里的6车道高速公路,下层是设计时速为200公里的双线I级铁路。
冯官屯大桥检测及加固设计
摘要: 本文着重对冯官屯大桥的病害进行详细检测及分析,根据结果提出针对性加固设计方案,并对加固前后结构性能、状况进行了比较。关键词: 桥梁病害 检测 试验 加固设计 效益冯官屯大桥位于104国道河北省沧州市境内,桥梁全长183.9米,桥宽为净7+2×0.5米人行道。桥梁上部构造为13孔跨径14.1米的钢筋混凝土工字梁微弯板组合梁桥每孔5片主梁,中距1.60米,无横隔梁,梁端设沥青油毛毡支座,钢筋混凝土摆柱式支座和弧形钢板支座,桥梁下部为钻孔灌注桩基础,单排双柱式桥墩,T形盖梁墩台。该桥于1966年建成,设计荷载为汽—13,挂—60,通车运营30年来为当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但随着交通量的日益增大,重型车过桥增多,桥梁适应度明显不足,技术状况有所降低,至检测加固前已限载限速通行。为了彻底了解桥梁现有的病害及缺损状况,确定桥梁现有承载能力,为桥梁的适应度改善和维修加固提供确切的技术依据,沧州市交通局委托有关部门对冯官屯大桥进行了全面的质量检测和承载力试验鉴定。现将过程简述如下:
义昌大桥坍塌到底原因为何?
义昌大桥坍塌到底原因为何?(P.S.有很多计算和图片看不到,麻烦各位如有兴趣请下载附件)义昌大桥坍塌到底原因为何?义昌大桥坍塌事故的联想从新华社2月4日发出的新闻:大桥坍塌事故的主因是特大烟花爆竹爆炸。桥梁的质量不存在问题。桥梁运行了解13年,2011年进行过相关安全质量检测,检测结果一切正常。在2012年哈尔滨大桥事故之后,8月24日有一文是调查报告罕被公布:《5年间全国共有37桥梁垮塌》(2007—2012-8)各地回应基本一致“巧妙”回避质量问题:事故原因出奇地集中,除杭州钱江三桥承认“存在质量缺陷”外,其他桥梁垮塌原因不一而同,主要集中在车辆超载、洪水、暴雨、年久失修、日常管护不到位,均对质量问题作了回避。官方反应十分及时调查报名罕被公布。昨天电台有人说“国外评论:中国桥梁事故频繁,是安全度不足。联想到我国的规范中没有安全系数的概念,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