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发展的伦理回归
丰富建筑的伦理内涵,从理性的角度看待人居环境,以善意的心态处理建筑文化,提供有真正价值的建筑作品,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 今天的中国社会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传统伦理关系建立的基础诸如持续性的、庞大的家族结构,缓慢的农业经济、自然经济,儒释道的价值基础,已经变成了小型化、分散化的家庭结构以及以商品经济为主导的机制等。传统的一元化价值观变成了现在多元化的价值观,当代伦理的内涵发生了质变。从过去的尊卑、长幼、君臣等社会伦理,变成了以个体、本位为中心,强调实现个人价值的自我意识;从尚中、谦和的价值认同,变成了争先、竞争、索取的商业社会价值状态。相应的,在人居环境建设上,从以往强调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的营造策略,转变到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城市发展策略,尽管有时候也把生态、绿色、宜居放在嘴边,但实际上,许多城市多是按照经济利益逻辑来发展。 中国传统建筑的伦理精神,包括政治伦理(形制、色彩、工官制度的建筑等级)、社会伦理(礼教、宗法、礼俗与建筑空间、形制的对应)、人生伦理(建筑的生命观)以及生态伦理(天人合一、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等等。这些建筑、建造法则的伦理精神逐渐失落,如
梁思成《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
研究中国建筑可以说是逆时代的工作。近年来中国生活在剧烈的变化中趋于西化,社会对于中国固有的建筑及其附艺多加以普遍的摧残。虽然对于新输入之西方工艺的鉴别还没有标准,对于本国的旧工艺,已怀鄙弃厌恶心理。自“西式楼房”盛行于通商大埠以来,豪富商贾及中产之家无不深爱新异,以中国原有建筑为陈腐。他们虽皇切钜饨泄ㄖ耆倜穑谑率瞪希 谠泻芫赖慕ㄖ锒啾蛔玖佑字傻模轿魇铰シ浚蛎琶妫《V饕鞘薪袢找巡鸶挠獍耄咴涌蛇樱渎且帐踔ㄖ4恐泄街忝阑蜃澄暗木墒腥荩蚱苹滴抟牛山鲇啻舐裕忻窈敛痪蹩上АP壑乓咽倌甑墓沤ㄖ℉istoricallandmark),充沛艺术特殊趣味的街市(Localcolor),为一民族文化之显著表现者,亦常在“改善”的旗帜之下完全牺牲。近如去年甘肃某县为扩宽街道,“整顿”市容,本不需拆除无数刻工精美的特殊市屋门楼,而负责者竟悉数加以摧毁,便是一例。这与在战争炮火下被毁者同样令人伤心,国人多熟视无睹。盖这种破坏,三十余年来已成习惯也。 市政上的发展,建筑物之新陈代谢本是不可免的事。但即在抗战之前,中国旧有建筑荒顿破坏之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