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屋面排水天沟纵坡的问题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中规定屋面天沟纵坡不应小于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中规定屋面天沟纵坡不宜小于0.3%到底以哪个规范为准,很多审图的要求1%,可是在有规范明文规定可以放宽的情况下,不是应该放宽吗?在压型钢板的建筑图集中又有规定钢天沟纵坡宜0.5%在《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图说》-屋面工程防水构造设计图说中还有规定:卷才防水1%,自防水0.3%,块料防水0.5%个人觉得后两个文件虽然不是规范,但规定合理很多,想想混凝土天沟小于1%的坡度根本控制不了,很容易积水。钢天沟阻力小,天沟漏不漏水取决于焊接好不好,而且0.5%的坡度也能够控制,焊接不好的化就算5%的纵坡一样漏水。不知大家的想法怎样,有谁能找出支持0.5%和0.3%纵坡的规范依据。
屋面雨水排水技术的探讨分析
一、屋面雨水排水技术的特殊性 屋面雨水排水在建筑给水排水范畴是个较为特殊的技术问题,其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出过问题,而且出过大问题 1953年至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兴建的大面积工业厂房,按重力流计算其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这些厂房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相继出现车间内雨水检查井冒水,造成地面被淹,停工停产的严重事故。六十年代中期屋面雨水排水在采用压力流计算时,由于立管管径减小,出现瓶颈现象,而造成天沟雨水排水不畅,从天窗满溢进入车间的事故。重力流、压力流两个方面的案例,使1957年3月1日试行的《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TJl5-74在第三章“排水”IV“雨水”的有关条文中违避了雨水计算的相关内容,造成设计人员无章可循的尴尬局面。
关于屋面雨水排水技术的综述分析
一、屋面雨水排水技术的特殊性 屋面雨水排水在建筑给水排水范畴是个较为特殊的技术问题,其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出过问题,而且出过大问题 1953年至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兴建的大面积工业厂房,按重力流计算其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这些厂房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相继出现车间内雨水检查井冒水,造成地面被淹,停工停产的严重事故。六十年代中期屋面雨水排水在采用压力流计算时,由于立管管径减小,出现瓶颈现象,而造成天沟雨水排水不畅,从天窗满溢进入车间的事故。重力流、压力流两个方面的案例,使1957年3月1日试行的《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TJl5-74在第三章“排水”IV“雨水”的有关条文中违避了雨水计算的相关内容,造成设计人员无章可循的尴尬局面。 2.搞过长时间的试验 六十年代初,原建工部北京工业设计院、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一设计院和清华大学等单位即开始进行为期三年的雨水试验。65型雨水斗的开发,压力流雨水计算方法的提出是这一阶段雨水试验的主要成果。七十年代由《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