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
本帖最后由 huangzheng1992 于 2015-8-20 14:53 编辑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PBSD) 是九十年代初期由美国科学家和工程师提出的,它是指对结构进行抗震计算分析和采取构造措施,使结构在未来不同的抗震设防等级地震作用下达到预期的抗震性能目标。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目的是在建筑物的整个寿命期内,在“一定的条件”下,花在抗震上的费用最少,即追求建筑物在服役期内的“最佳经济效益”。这里的“费用”是指增加抗震能力的投资和因地震破坏造成的损失,包括人员伤亡、经营中断、重复修建等 ; “一定的条件”是指所谓的性能目标 (Performance objectives)
《四川农村建筑抗震设计导则》(08修订版)
为减轻地震造成的危害,我省农村居住建筑抗震出台新规。16日,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永昭透露,由该院编制的《四川省农村居住建筑抗震设计技术导则》(2008修订版)已下发,对房屋选址、材料等作了许多新规定。据了解,我国目前还没有农村居住建筑抗震设计技术的“国家标准”。 高永昭是该技术导则的主要起草人之一,他表示,本技术导则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8度和9度地区的建制镇、集镇规划区内居民自建的两层(含两层)以下,且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下的住宅,以及村庄建设规划范围内农民自建的两层(含两层)以下的低层住宅。其抗震设防的目标是: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修理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