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混凝土结构发展现状
钢管混凝土即在薄壁钢管内填充普通混凝土,将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合而形成的复合结构。其利用钢管和混凝土两种材料在受力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即钢管对其核心混凝土的约束作用,使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使混凝土的强度得以提高,塑性和韧性性能得到改善,同时克服了钢管结构容易发生局部屈曲的缺点。总之,通过钢管和混凝土组合而成为钢管混凝土,不仅可以弥补两种材料各自的缺点,而且能够充分发挥二者的优点。钢管混凝土结构按照截面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圆钢管混凝土结构和多边形钢管混凝土结构等,其中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和圆钢管混凝土结构应用较广泛。 1 钢管混凝土的发展概况 从1897 年美国人John Lally 在圆钢管中填充混凝土作为房屋建筑中的承重柱( 称作Lally 柱) ,钢管混凝土在工程应用中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从20 世纪80 年代末开始,钢管混凝土在我国的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发展很快。基于国内外多年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各国编制了相应的设计
浅谈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的发展方向
本文主要从结构形式和建筑高度上介绍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的分类,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目前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概括,讨论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未来的发展方向,指出创新结构体系是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要手段,提出发展建议,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一、前言装配式建筑的主要特征为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达到节能、节水、节材、节时、节省人工要求,可以大幅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实现环保的目的。2016年5月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在作“展望十三五”报告时强调要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作为装配式建筑的主力军,是优化的施工方式,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二、装配式混
浅谈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及应用
1前言 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对材料的充分利用及耐久性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虽然提高了混凝土抗拉强度,但仍存在着开裂等问题。而采用高性能材料、现代设计理论和先进施工工艺设计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此结构不仅具有跨度大、受力性能好、耐久性高、轻巧美观等优点,而且较为经济节能。因此,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高层、大跨度及大空间、重载、特种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结构型式之一[1]。 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国内外发展情况 美国工程师杰克逊(P.H.Jackson)和德国的道克林(C.E.W.Dochring)先后于1856年和1888年将预应力技术应用于混凝土结构,由于采用低强度钢筋产生的有效预应力与锚固损失和混凝土收缩徐变产生的损失几乎相等,这次应用并不成功[2]。1908年,美国的斯坦纳(C.R.Steiner)提出收缩徐变发生后,再张拉预应力筋;美国的狄尔(R. E.Dill)采用带有涂层的预应力筋来避免混凝土与预应力筋间的粘结,因未解决根
高强混凝土在高层建筑结构的应用及发展
高强混凝土在高层建筑结构的应用及发展 摘 要:随着高层、超高层建筑及大跨度结构的发展需要, 一般的普通混凝土已逐渐不能满足工程需要。高强混凝土(High Strength Concrete)作为一种新的建筑材料,以其抗压强度高、抗变形能力强、密度大、孔隙率低的优越性,在高层建筑结构以及某些特种结构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高强混凝土;高层建筑;钢骨混凝土柱;应用及发展; 混凝土和钢是构成现代建筑结构的重要建筑材料,它们本身性能的改善以及相互组合方式的优化,促进了建筑结构从构件到体系的不断创新发展.例如,沈阳富林广场(30层,高125m,筒体一框架结构)成功地在底部8层钢管柱中泵送浇注了C100级混凝土,它标志着我国的高强混凝土研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也向结构工程师提出了更重要的课题:混凝土材料科学已经大踏步前进,结构设计和研究工作者应当在工程中如何更合理、更有效地应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以推动建筑结构的全面进步。尤其是让高强混凝土如何在高层建筑结构上的合理应用,达到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让结构更加合理、具有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