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关于楼宇自动化系统的验证
1 引 言 楼宇自动化系统是由各种先进技术(如4C技术)实现的集散型控制系统,又是一个信息集成系统。整个系统通过DDC控制器、通信网络、上位机等协调工作达到预期的性能指标,为智能建筑实现综合管理、可靠运行和节约能源提供了可靠保证。楼宇系统中各种控制功能由控制器及软件实现,而各种管理及监测功能由上位机及软件实现。因此,控制器和上位机的软、硬件的一致性及软件组态设计至关重要。然而,由于下列原因造成很多的楼宇自动化系统统不能正常开通、各种控制和管理功能不完善、节能效果不好、维护及扩展困难及对原施工方依赖性大等问题。 (1)由于楼宇自动化系统技术的复杂性,用户对楼宇自动化系统及其能实现的功能了解不深,对用户需求技术指标、接收标准和试验标准阐述得不完善、不具体,完全依赖于承包方的设计和解释。 (2)各阶段没有很严格的验证和测试,单靠最后竣工时的验收是不能保证各种中间过程运行的正确性、合理性的,很多潜在的问题仅靠外特性的测试也是难以发现的。 (3)对系统控制参数选择的合理性无法正确评价,控制过程的响应性能不好。
水厂自动化系统防雷探讨
水厂自动化系统防雷探讨 2005-7-26 黄保平 摘要:本文分析、讨论了自动化系统的防雷问题,着重阐述了水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综合防雷措施。关键词: 水厂 自动化系统 防雷 瞬间过电压 随着计算机技术(Computer)、控制技术(Control)、通讯技术(Communication)、显示技术(CRT)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目前水厂的自动化控制普遍采用由工业计算机IPC或可编程控器PLC组成的集数据采集、过程控制和信息传送于一体的监控网络。由于这些设备大量采用高度集成化的CMOS电路和CPU单元,其对瞬间过电压的承受能力大幅降低,成为水厂受雷电损害的主要设备。所以对自动化系统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明析瞬间过电压产生途径和危害是正确采取防护措施的前提。一、瞬间过电压的产生 瞬间过电压是指在微妙至毫秒之内所产生的的尖峰冲击电压而非一般电源上的所谓过压(一般电源过压可能维持数秒及以上),瞬间过电压有两种产生途径:雷击和电气开关动作。 1、一般构筑物避雷
楼宇自动化系统(BAS)的应用
一座现代化、智能型的楼宇,应采用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本着系统既要先进、实用、可靠,又要做到投资合理、效益最佳的目的,楼宇自控系统依据暖通空调、给排水及电气等专业要求,对楼内的机电设备和其它装置进行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使这些设备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行,最大限度地满足业主对现代化楼宇管理的需求,创造安全、健康、舒适宜人和能提高工作效率的优良环境,节约能源,减少维护人员。 本文章介绍楼宇自动化系统在给排水系统、变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及电梯系统中的使用。 一. 给排水系统的控制 给排水系统是智能大厦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由生活供水系统、中水系统、污水系统组成。 1. 生活给水系统的控制 大厦内的供水系统有两种: 一是传统的供水方式,既高位水箱方式; 二是恒压供水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人们对供水要求的提高,近年来出现了这种供水方式,它最大的特点是取消了水箱,并采用变频调速技术,实现大厦内恒压供水。本篇文章针对第一种供水方式,既传统的水箱式供水方式展开介绍,因为目前国内还是这种供水方式多。 通常的供水系统从原水池取水,通过水泵把水注入高位水箱,
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方案
一.引言 电力配电自动化是指在远程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控,由于采用远程监控的方法,大大增强了实时性,可控性,并且大大减轻了工作量.二.现状 但是传统的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是通过RS485/422网络将数据专到电脑终端,RS485/422网络的理论传输距离最大是1200M,而且往往还要受到线缆及施工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使有效的传输距离大打折扣传统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如下图:三.基于TCP/IP网络的电力配电自动化 为了能使监控者随时随地监控,最好的解决方法莫过于通过TCP/IP网络进行监控了.由于基于TCP/IP网络的监控不受传输距离的限制.基于TCP/IP网络的电力配电自动化,如下图:四.传统组网方案和当前方案对比方案比较 传统的
软件技术推动机床自动化系统建设
现代工业制造对产品的工艺要求越来越高,数控机床与自动化系统的结合愈发密切,对软件的依赖越来越大。软件变得越来越复杂,以至于更难控制其可靠性。于是,由于软件和人为因素造成的失效、事故甚至停机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更值得关注的是,自动化系统中软件开发成本越来越高。据可靠数据显示,在机床工业制造系统中,由1980年至2010年的30年来,软件成本由10%增至40%,电子电器成本一览自动化英才网由10%增至25%,机械成本由80%降至35%。此外,软件的复杂性随着软件变大呈指数增长,所需的开发时间也越来越长,而且软件出错的概率也不断增加。可见,对软件的复杂性进行科学管理的必要性日益迫切。 显然,在数控机床工业控制领域,软件设计的工程化必须在其全生命周期完善实施,即在设计阶段、仿真阶段、程序编制阶段、调试阶段、现场调试阶段、运行阶段以及支持服务阶段(对供应商)、维护阶段(对用户)全面实施。 其中,编程语言是实现软件功能的基础。对一个控制系统来说,软件的重要性不可置疑。用什么样的编程语言来编制应用软件,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