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建筑设计的两个阶段
工业化建筑设计的两个阶段,按我国习惯来讲分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第一阶段在设计院完成,画出部件的分割和标注尺寸,按结构要求提出配筋和混凝土要求,以及连接点的构造。 第二阶段如果有标准图集,即可在图纸上注明,否则由预制件生产单位完成。首先,预制生产单位从制造、运输、安装角度考量设计院的设计是否合理,或将过小的部件合并成大构件,或将不便生产或运输的大部件分割。然后需画出每个单一构件的实际尺寸、表面和节点处理方法。后者在香港称为shop drawing,意即生产工厂的图纸,相当于汽车零件的加工图,经设计院批准后方可实施。再用我国习惯的说法,工业化的房屋部件设计需经预制厂“二次深化”。比如,标注尺寸转化到实际尺寸要考虑安装和制造的公差、预制件的温度和
关于建筑设计的一些总结
本帖最后由 小角色 于 2013-5-15 09:42 编辑 1.关于箱、筏基础底板挑板的阳角问题: (1).阳角面积在整个基础底面积中所占比例极小,干脆砍了。可砍成直角或斜角。 (2).如果底板钢筋双向双排,且在悬挑部分不变,阳角不必加辐射筋,谁见过独立基础加辐射筋的?当然加了也无坏处。 (3).如果甲方及老板不是太可恶的话,可将悬挑板的单向板的分布钢筋改为直径12的,别小看这一改,一个工程省个3、2万不成问题。2.关于箱、筏基础底板的挑板问题: 1).从结构角度来讲,如果能出挑板,能调匀边跨底板钢筋,特别是当底板钢筋通长布置时,不会因边跨钢筋而加大整个底板的通长筋,较节约。 (2).出挑板后,能降低基底附加应力,当基础形式处在天然地基和其他人工地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