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古建筑设计研究院推荐
中华民族是有着博大久远古老文明的优良民族,而这种文明持续了5000 年而不曾中断。中华文明古国在这片热土上,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的艺坛巨匠,他们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和物质遗产,构成了独特而灿烂的中华文明景观。它们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截止2014年6月,我国已有47处文物古迹、历史名城和自然景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继续稳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意大利。其中与古建筑关系比较大的文化遗产33项(其中文化景观4项),自然遗产10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 然而,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现今古建筑的现状确也是令人担忧,5000年的建筑精髓文化岌岌可危,古建筑的保护工作已是迫在眉睫。值得欣慰的是部分先知先觉的古建筑文化保护者已走前列,为古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们是机构或是研究院亦或是公司,只是采取的方式不同罢了。在此,让我们记住它们的名字,向它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时也希望在能力所及之处为古建文化与传承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师谈建筑设计的创作方向
大师谈建筑设计的创作方向 作者:蔡镇钰 设计资讯 2006-4-20 近年来,我国住宅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住宅建设面广量大,上海每年新建筑住宅和销售都超过1000万平方米,对建筑师而言,这是施展手脚的大好时机,可以说是黄金时代。 只有具备自己的特点 才能称得上国际一流 在国内的建筑设计中存在一种“惟洋是好”,喜好借助国外的品牌,攀上洋设计的现象,这可以说是一种偏见。有很多人认为,只有境外设计才是“国际一流”,而国外建筑同行很早就认为这一说法不确切,因为只有具备自己的特点,才能称得上国际一流。前些年,在桂林城市规划研讨会上,桂林市长专门就“什么是桂林的国际化”出题研讨。我认为:桂林化就是桂林的国际化,因为世界上只有一个桂林,非要学习别的城市发展高层建筑,那就不是桂林了。 这个问题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设计市场的问题,再者是创作方向。很多外国建筑师也非常尊重中国的文化,比如金茂大厦就吸收了中国塔楼的建筑形式和神韵。但也有一些外国建筑师不以为然,他们很少研究中国的文化,搬来的是一套洋玩意。我们要向世界上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