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节能的一些技术
建筑节能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建筑、施工、采暖、通风、空调、照明、电器、建材、热工、能源、环境、检测、计算机应用等许多专业内容,是在许多学科边缘的交叉和结合后形成的,因此建筑节能技术也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包含了多个领域。 建筑节能发展的重点领域为研究新型低能耗的围护结构(包括墙体、门窗、屋面)体系成套节能技术及产品;新型能源的开发和能源的综合利用,包括太阳能、地下能源开发利用和能源综合利用,室内环境控制成套节能技术的研究和设备开发;利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分析制冷空调系统,对制冷空调系统进行智能控制,最大限度减低运行能源现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成套技术,特别是围护结构和采暖空调系统改造;建筑物室内温度和湿度控制技术和冷热量计量收费技术及产品。 建筑节能的关键技术:围护结构的热传递机理;节能指标体系优化方法以及建筑低能耗围护结构组合优化设计方法,冷热源的优化运行方式,包括制冷采暖系统运行工况优化调控,冷热负荷的预测技术,开发调节控制软件等;建筑室内温度控制和冷热量计量控制成套技术,包括适合中国国情的控制产品,冷热量计量装置的研制,计量收费系统的数学模型和软件,自动计量及收
国家规定建筑节能的七大措施
1、严格执行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抓好建筑节能各项政策的落实,完善监管机制,加强检查监督,对违规工程责令限期整改,确保新建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得到有效执行。2、加快推进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到2015年,北方地热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完成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面积4亿平方米以上,地级以上城市达到节能50%强制性标准的既有建筑基本完成供热计量改造。3、加快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扩大能耗动态检测平台试点范围,实施6000万平方米的办公建筑节能改造,加大对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4、推进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应用。在条件合适的地区开展强制性应用可再生能源试点。5、加快绿色建筑发展。尽快启动实施绿色建筑行动,从规划、法规、标准、技术、设计等方面全方位推进建筑节能,研究出台支持绿色建筑发展的财税政策。<
如何促进建筑节能的发展
开展建筑节能必须不断的推广使用节能产品和技术。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是衡量建筑热工性能的主要指标。根据建筑标准要求,不仅新建建筑保温隔热性能越来越好,还对既有建筑进行了大规模高标准的节能改造。同时,还在建筑比一般标准能耗低得多的超低能耗建筑和零能耗建筑,包括住宅和商用建筑,其中许多利用了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 抓紧建筑节能,认真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不仅建筑冬暖夏凉,舒适性大为提高,空调负荷可降低一半,电力建设投资也可大为减少,电力工业的经济效益可大大提高,安全运行也更有保障。 除了不断推广新型的建筑节能技术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专业的建筑节能人才,只有拥有专业的建筑节能工程师,才能确保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逐渐走向正轨。
什么阻碍了建筑节能的发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曾表示:节能减排中的建筑节能对于中国乃至世界人民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中国政府今后在建筑节能减排方面的扶持力度将会越来越大。 可以看到近几年中国的建筑节能减排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国新建建筑设计阶段执行强制性节能标准的执行率由2005年的53%提高到2007年的97%,施工阶段执行强制性节能标准的执行率由2005年的21%提高到2007年71%。 但另外一组数据数据也触目惊心。中国的建筑能耗占社会全部能耗的30%,中国现在有超过400亿平方米的高能耗住宅,能耗水平是发达国家的3倍。而全国每年新建房屋近20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新增建设的总和,而这其中95%都是高能耗住宅。 节能建筑目标明确、潜力巨大、手段丰富,是什么阻碍了建筑节能的发展? 编者认为有以下一些方面:1、标准实行不严格。 我国很早就确定了建筑节能标准,并将其作为一项强制措施进行推广,但目前我国建筑节能形式并不乐观。原国家建设部早在2005年完成的一项调查
建筑节能:今天,你“乐活”了吗?
以往对建筑节能的思考一般从建筑学本身的角度,而生活方式与建筑节能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教授从社会学的角度考量建筑节能,剖析生活方式与建筑节能的关系,给我们提供了思考建筑节能的全新视角。 “乐活”即LOHAS,是英语LifestylesofHealthandSustainability的缩写,意为健康及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倡导食用健康食品、维护生态平衡、尽量搭乘大众运输工具、废物回收循环利用等,提倡这种生活方式的人并将这些上升为一种公众行为的倡导。——编者 “开窗通风既保证了健康的生活环境又有利于节能;步行上下楼既能锻炼身体又可以减少电梯的使用;利用自然光照明可以减少白天的照明能耗……”这是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教授道出的一些生活习惯带来的良好建筑节能效果。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李强教授从社会学的视角深入地剖析了生活方式与建筑节能的关系。 危机时代的来临 李强认为,当前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危机时代,又可称为高风险社会。这是因为当前既存在外部性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