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发展观导航水土保持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工程院高端科技论坛上,院士李文华对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现状作出了评价。他认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水土保持工作,可以获得更快的发展。李文华认为,土壤侵蚀是我国突出的生态问题之一,并已成为我国生态建设的重点。在过去长期的实践中已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和经验。但总体来看,水土保持工作的任务还十分繁重。今年73岁的李文华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他长期从事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和农林复合经营方面的研究,并多年在青藏高原和西南地区从事科学考察和定位研究工作,对我国林业和水土保持情况十分熟悉。李文华说,最近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做好我国水土保持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如何用科学发展观引领水土保持工作,他提出了三点看法。其一,对区域的发展要有整体性、全局性的观点。打破条块分割和部门分割的传统模式,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把水土保持工作看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列入地区发展的总体规划,以区域或流域为单元进行
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在保护环境及合理利用资源的前提下发展经济是当今世界追求的目标,可持续发展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和唯一途径。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人类有追求健康而富有生活的权利,但这些权利的实现必须建立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之上,而不是凭借技术和投资,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来实现。同时,当代人不能只为了追求今世的发展,而剥夺后代人本应享有的发展的机会。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各个领域,各个行业,水利行业也不例外。 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宝贵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的供给和保障。水利包含着水资源开发利用、除害、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等许多内容。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位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但是,目前我国在水资源的利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人均水资源量日渐减少,缺水现象日趋突出。同时,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惊人。到下个世纪中叶,我国人口将接近16亿,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达到和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对水的需求将进一步提高,供需矛盾将更为
水利可持续发展与水土保持关系解析
1 水土流失对水利建设的不利影响 1.1 自然“呼吸”消化能力下降,雾霾气候泛滥经济的发展,让城市工业废气排放和汽车尾气排放急速增长,且各种人为的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水土流失,让自然环境的“呼吸”能力已经不足以消化掉这些有毒气体和颗粒对于空气环境的影响。致使雾疆灾害气候的影响逐年扩大。 1.2 增加了地表径流,加剧洪水泛滥的可能山区是水土流失的严重地区,水土流失的特点就是使枯水季节水量反而减少,洪水季节的水量反而越大,这样在发生暴雨时,地面没有植被阻挡,地面坡度又大这样对洪水的拦截能力就较差,就会使降雨的强度远远大于渗入土壤的速度,雨水不能及时渗入到土壤中,就会出现山洪暴发,凶猛的洪水在向下流的过程中还夹杂着泥沙,这样就会对下游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甚至会造成伤亡,后果将不堪设想。 1.3 使枯水季节的水量减少,易发生涝灾 水土流失使土壤随水而去,就没有足够的贮水空间,而土壤中的空隙是涵养水源的关键,这样土壤的蓄水量就会减少,就会在洪水的季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