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违反《建筑照明设计标准》了吗?
7.2.12 当采用Ⅰ类灯具时,灯具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可靠接地。Ⅰ类灯具范围太广了,吊顶筒灯、办公用的荧光灯,工厂气体放电灯都有金属外壳且为Ⅰ类灯具,走廊吸顶灯没有金属外壳吧。这样是不是以后照明线路均要三根线L.N.PE。规范以前只是要求低于2.4m才加PE线呀?6.1.6 学校建筑照明功率密度值。教室:11W/m2 对应照度值Lx:300以一间9×6.5m(净面积为56m2)标准教室为例.按照6.1.6 条,不应超过11W/m2, 56×11=616W教室采用2×36W(T8系列)带反射器控照式灯具。616÷80(考虑镇流器损耗)=7.7 。实际工程设计中,按照设计手册中采用单位安装功率法,带反射器荧光灯具计算结果一般均为9盏2×36W 照度大约为175 Lx 照明功率密度值:12.85W/m2 12盏2×36W,照度大约为250 Lx.。照明功率密度值:17.14W/m2 采用新标准,最多只能安装7盏2×36W,如果安装8盏2×36W还稍稍超规范(这可是强规),请问对于这样的计算结果,如何设计才能既满足照度要求,
浅谈建筑防雷设计六要素
防雷是一项系统工程。王时煦先生早在1960年作人民大会堂电气工程总结及写作《建筑物防雷设计》一书时就提出了建筑物防雷设计的六项重要因素,这对我国建筑防雷规范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接闪功能 指实现接闪功能所应具备的条件,包括接闪器的形式(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网)、耐流耐压能力、连续接闪效果、造价以及接闪器与建筑物的美学统一性等。二、分流影响 指引下线对分流效果的影响。引下线的粗细和数量直接影响分流效果,引下线多,每根引下线通过的雷电流就小,其感应范围就小。引下线相互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规范中的规定。当建筑物很高,引下线很长时,应在建筑物的中间部位增加均压环,以减小引下线的电感电压降。这不仅可以分流,而且还可以降低反击电压。三、均衡电位 使建筑物内的各个部位都形成一个相等的电位,即等电位。若建筑物内的结构钢筋与各种金属设置及金属管线都能连接成统一的导电体,建筑物内当然就不会产生不同的电位,这样就可保证建筑物内不会产生反击和危及人身安全的接触电压或跨步电压,对防止雷电电磁脉冲干扰微电子设备也有很大的
智能建筑的设计标准50314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的通知建标[2000]161号 根据建设部《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标准定额制订修订计划》(建标[1998]244号)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的《智能建树设计标准》,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推荐性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0314--2000,至2000年10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解释工作,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年七月三日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 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 邮电部北京设计院 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 公安部科技局 主要起草人员:温伯银 沈育祥 徐钟芳 瞿二澜 赵济安 成红文 邵民杰 陈众励 洪元颐 章纽惠 徐兴声 刘希清 濮容生 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