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湿地公园中的植物景观营造
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由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改革开放以来各城市经济高速增长:2007年我国投资增长速度为21.8%,GDP增长速度达到了10.8%。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创造更多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这种损失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增长带来的成果,也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考验。 在人口高度密集的大城市,生态化建设最基本的内容就是水体与绿地的建设与保护。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与海洋、森林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它是一类既不同于水体,又不同于陆地的特殊过渡类型生态系统,为水生、陆生生态系统界面相互延伸扩展的重叠空间区域[1];是人类和经济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宝贵自然资源,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近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导致湿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直接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 城市湿地是城市周边地区的一个生态交错地带,具有很强敏感性,一旦城市湿地受到破坏,就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正是由于其功能的特殊性和系统的不易恢复性,城市湿地的保护和开发开始受到社会极高的关注。发展城市湿地公园,不但可以
森林斑块在城市景观中的作用
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城市森林改变了城市钢筋水泥的冰冷外貌,满足了城市人群与自然亲近的强烈渴望。“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已成为提升城市形象与竞争力,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新理念。发展城市森林,实现绿化层面向生态层面的提升是当今城市建设的新课题和大趋势。城市森林建设正式纳入了国家林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城市森林,充分发挥森林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保持水土、减少噪音、美化环境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不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和谐城市构建。 1、森林能够有效地遏制土地荒漠化和沙尘暴。大范围植树造林培育森林,不仅可以有效控制和减轻风沙危害,防止土地荒漠化的扩大,降低沙尘暴的发生频率,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而且可以改造沙漠开拓沙漠绿洲,扩大人类的生存空间。2、森林能够有效地缓解“温室效应”。 由于近代人类大量使用石化燃料,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升高,引起地球上的“温室效应”。每公顷森林平均每年可吸收20~40吨二氧化碳,同时放出15~30吨氧气。3、森林能够有效地涵养水源和防治水土流失。由于森林凭借庞大的林冠、深厚的枯枝落叶
浅析城市开放公园植物造景
植物造景的优点包括造价低、建设时间短、能在保持原有景区风格不被破坏的条件下使原有景观锦上添花并且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 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能满足园林的空间构成、艺术构图需要,为人们提供遮荫、降暑、防灾等功能需求,更是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是大多数生物种类的栖息地,是园林景观的生命象征。 城市园林植物造景工艺已经逐渐发展为城市文明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建设的特色风景线,因此,在进行城市开放性公园园林植物造景时也要越来越注重突出地方习惯和文化特征,已经逐步倾向于利用植物特色来营造丰富多变的季相,注重开发利用野生资源,丰富园林素材。 对于公园园林植物造景工艺,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状况、环境特征、文化传统、居民生活习惯等多个因素来培育植物种类并进行合理布设。对于开放性公园园林植物造景最基本的要点,就是要满足居民休息和审美的需求,应尽可能地发挥园林植物的生态效应。在选择基调树种时,尽量选择当地的乡土树种,这不仅仅能最大程度的体现地方特色,还能保证较高的成活率;在进行美化设计布置时,
浅议城市生态建设中的植物景观规划
摘要:通过介绍植物景观规划的概念,阐述了城市绿化与自然景观的关系.进而探讨了城市景观生态规划。 关键词:城市生态建设;植物景观;城市规划 城市生态基础是城市所依赖的自然系统,是城市及其居民持续获得自然生态服务的保障。面对中国未来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前景,城市生态园林景观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1 植物景观规划的相关概念与内涵 植物是园林景观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唯一具有生命特征的园林景观要素,能使城市景观空间体现生命的活力,富于四时的变化。景~(1andseape)一词的使用最早见于“圣经”旧约全书,泛指陆地上的自然风光。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与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是一种精神的展示。景观规划是将不同植物材料组成一个有机体的过程,是以植物为媒介的外在艺术表达,是在发挥基本功能要求,满足植物生态习性及符合园林艺术审美要求的基础上,合理搭配,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创造出令人赏
地被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效用
地被植物是园林造景中的主要材料之一,亦是园林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地被植物有不同的生长特性和适宜种植的条件,只有透彻地了解种植地的环境条件才能确切地配置地被植物。例如杜鹃是理想的观赏矮生地被植物,它宜种在中性偏酸的土壤里,而在碱性土壤中则生长不好,甚至死亡,地被效用就发挥不了。茶梅宜种在偏阴之地,而在常日照的立地环境中则生长不好。又如连翘和红花 木都是喜温暖湿润的观色地被植物,适种于中偏酸性土壤,在园林造景中常被相间异色成片状色块或带状色块配置。而迎春又是一种开花早、喜光、耐旱、耐脊薄、耐盐碱的早春观花型地被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点植或片植于假山水池驳岸处,以丰富景观效果。小叶栀子、六月雪、九里香、夜来香等均是木本矮生香花型地被植物,均喜肥沃中性偏酸的土壤和耐半阴的立地环境。南天竹果实鲜红、经冬不落,是理想的观叶观果植物,适种于中偏酸性土壤,是造园布局中经常被采用的地被植物。还有八角金盘是一种强阴性耐湿的观叶地被植物,在一些居住环境偏阴之地成片配置,以增加居住区的绿量。 根据地被植物这些不同的特性,我们就要因物景的需要,适当地选用不同的地被植物来配置,如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