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看世博中的植物造景
hanwu213
hanwu213 Lv.7
2011年10月26日 15:30:01
来自于园林植物
只看楼主

6月中到世博游玩,各大场馆门外排起的长队看的让人毛骨悚然,遂来到世博公园转转,不亦乐乎,发现植物造景真的很不错!特点呢,官方版本是“用扇骨的形式种植乔木体系,与城市和园区规划肌理一致,用滩的趋势将绿化、场地、水体及设施等内容有机融合;用灌木、地被群落景观塑造滩的形成肌理,依托地形设计创造各种类型植物的生理环境、、、重地被,弱中层,强上木的立体空间构成模式,构建出植物景观设计的主体空间体系,解决了世博会议期间高容量、高密度人群对大量集散场地和大量的遮荫需求”。

6月中到世博游玩,各大场馆门外排起的长队看的让人毛骨悚然,遂来到世博公园转转,不亦乐乎,发现植物造景真的很不错!

特点呢,官方版本是“用扇骨的形式种植乔木体系,与城市和园区规划肌理一致,用滩的趋势将绿化、场地、水体及设施等内容有机融合;用灌木、地被群落景观塑造滩的形成肌理,依托地形设计创造各种类型植物的生理环境、、、重地被,弱中层,强上木的立体空间构成模式,构建出植物景观设计的主体空间体系,解决了世博会议期间高容量、高密度人群对大量集散场地和大量的遮荫需求”。

我的亲身体验版本是:一,滨湖景观绿量大,硬质少,植物种类非常丰富 二,注重地被层,大量使用草花,营造花境 三,植物分区特色明显,每片都有不同的景可观 四,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包括与建筑的结合,水边绿化,地形起伏,路边,林缘来丰富造景,总体上讲世博公园基本上反映了时下园林景观的较高水准。

遗憾的是很多草花不大认识,由于是卡片机拍摄的,只能将就看了。
1.jpg
与世博轴接壤的地方,相对人工化一些,草坪草花做出了滩的姿态,水成几何跌落
2.jpg
随处可见的花境小品
3.jpg
每一处景观建筑周边都有丰富的植物,同时垂直绿化,屋顶绿化也都不能放过,这是一个厕所
4.jpg
厕所周边

[ 本帖最后由 hanwu213 于 2011-10-26 15:47 编辑 ]

1.jpg


2.jpg


3.jpg


4.jpg

hanwu213
2011年10月26日 15:33:00
2楼
5.jpg
由此可登上厕所屋顶
6.jpg
越往下游水的植被越丰富,但此片区还是强调人工几何
7.jpg
高差的变化永远是人们视觉的着眼点和景观着力打造的地方
回复
hanwu213
2011年10月26日 15:39:20
3楼
8.jpg
9.jpg
出来了码头,来到的自然式片区
10.jpg
水体也趋于自然式种植了
11.jpg
卢埔大桥下是一处集中的水池,这片我最喜欢了,不过从这个角度看,植物略显杂乱
12.jpg
13.jpg
后滩公园,一看到标志性的廊和植物就知道是土人做的了,其实一直以来我就比较喜欢观赏草,所以看到土人的草还是很亲切的,但大可不必宣称“野草”,因为这里的草已经很园林化了,种植很有逻辑秩序,想象成把园林中惯用的灌木地被换成高低错落的各种草比想象模拟乡间田园景致来的容易些,此时此景,我还是很欣赏的,但我不愿看到这种景观全部充满在更大的范围内,因为还是单调了些,此外,人们还是希望冬天也有景可看的。
回复
hanwu213
2011年10月26日 15:45:27
4楼
14.jpg
不要小看这水中石头,小草,可是宣称能处理污水2000多立方
15.jpg
这样的草不是很清爽整洁的吗
16.jpg
还是草,当有半人高时就成了草墙
17.jpg
红色座椅当然是土人不能放过的,其实道理也很简单,草的色彩毕竟太单一了,红色就来点缀下
18.jpg
19.jpg
这个栈道我很喜欢,可以薄薄的像纸片一样飘忽在水上
回复
zhuzi_111
2011年10月27日 12:39:10
5楼
不错的帖子
回复
szyig
2011年10月27日 14:47:16
6楼
好帖 我喜欢 
回复
hutb1104
2011年10月27日 17:14:36
7楼
很好,
回复
yujun8222
2011年10月28日 10:45:32
8楼
回复
hshjg888
2011年10月28日 10:50:53
9楼
最喜欢自然式的东西了
回复
huoli-28
2011年10月28日 10:52:23
10楼
不错。很经典。花镜的运用,有锦上添花的效果。
回复
huoli-28
2011年10月28日 10:56:06
11楼
期待上海的花镜高手们,能对图片里的植物配置进行标注。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