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上午,池州长江大桥北主塔顺利封顶,远远望去“颜值”颇高,多项新技术为国内首创。 池州大桥由由中交二航局与中交路建共同参建,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中交一公院参与设计。桥长5.818公里,为双塔双索面斜拉桥,主塔为花瓶形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跨828米,塔高237米,在国内同类型桥梁中跨度位列第四。明年6月有望通车
10月22日上午,池州长江大桥北主塔顺利封顶,远远望去“颜值”颇高,多项新技术为国内首创。
池州大桥由由中交二航局与中交路建共同参建,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中交一公院参与设计。桥长5.818公里,为双塔双索面斜拉桥,主塔为花瓶形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跨828米,塔高237米,在国内同类型桥梁中跨度位列第四。明年6月有望通车
两项国内首创
皮肤功能混凝土
大桥北主塔高237米,相当于90层楼的高度。采用内外层不同性能混凝土的复合技术,内部为普通混凝土,外部为36厘米厚的皮肤功能混凝土。
据项目相关负责人李向阳介绍,北主塔共浇筑皮肤功能混凝土5500余立方米,普通混凝土近30000立方米。与普通混凝土相比,皮肤功能混凝土看上去更白,触感也较为“细腻滑溜”,真有些“皮肤”的感觉。
无经验可循的情况下,建设团队先后进行了76组原材料配合比对比试验,展开100多次配合比功能、外观和工艺对比试验,实施了六组1:1的实体模型试验,摸索形成了两套拌合系统、两套运输和泵送系统、两套布料系统、两套振捣系统的混凝土施工工艺,创造性解决了“双布料同步浇筑”难题、不同混凝土界面串浆粘合难题,大大提升了塔柱混凝土的耐久性、抗裂性能和美观性,使塔柱混凝土施工质量和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填补了我国在皮肤功能混凝土领域的空白。
钢横梁集聚锚锚固工艺
据项目主要负责人何文宗介绍,一般大桥的斜拉索是锚固在主塔上部的混凝土索塔上,而池州大桥采用国内首创的钢横梁集聚锚锚固工艺。
大桥主塔两上塔柱之间通过6道钢梁连接、108根斜拉索分6组集合,分别依次从6颗琉璃黄色钢球中穿过,锚固于上塔柱六道钢横梁上,整体呈放射状伸向桥身,避免了传统施工中主塔被拉伸的困扰,不仅解决了锚固区混凝土开裂问题,更能“拗造型”。从150多米到220多米高空穿出的金色拉索,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气势非凡。
“佛系”大桥由来
池州长江公路大桥地域文化特色浓厚,自设计之初就将池州市九华山佛教文化元素引入大桥建设。在主塔设计中采用了花瓶形索塔,塔柱犹如菩萨合十的双手,钢横梁外包琉璃黄色钢球犹如佛珠,呈放射状的金色集束拉索寓意佛光。整体造型生动,大桥建设与美学、人文高度融合。
大桥的意义
池州长江公路大桥是安徽省“四纵八横”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纵三”——济祁高速的控制性节点工程,北岸为铜陵市枞阳县,南岸为池州市。通车后,枞阳到池州不必绕行,路程将由原本的1个半小时缩短为半个小时,对进一步完善安徽省高速公路网布局和过江桥梁布局,加强长江两岸经济社会联系,促进区域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发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