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空调系统安装施工应用手册
早安暖通
2018年07月03日 09:04:26
来自于制冷技术
只看楼主

勘测: 勘测前准备: 1、到现场勘测的工程师,必须清楚明白销售人员与用户所签订意向合同的内容。 2、室内外机组型号、数量,有无主备关系;备选项目;其他附带条款、事项。 3、工程师依据意向合同内容,根据现场勘测结果,初步核实机组的配置是否正确,合同有无遗漏事项。 4、带上勘测工具。 勘测: 1、设备安装前要对将要安装设备的环境作施工勘查,勘测过程中要认真、仔细(详细的勘测内容及方法,见附录一:勘测报告指导书)。主要检查内容为:

勘测:

勘测前准备:

1、到现场勘测的工程师,必须清楚明白销售人员与用户所签订意向合同的内容。

2、室内外机组型号、数量,有无主备关系;备选项目;其他附带条款、事项。

3、工程师依据意向合同内容,根据现场勘测结果,初步核实机组的配置是否正确,合同有无遗漏事项。

4、带上勘测工具。

勘测:

1、设备安装前要对将要安装设备的环境作施工勘查,勘测过程中要认真、仔细(详细的勘测内容及方法,见附录一:勘测报告指导书)。主要检查内容为:

2、设备搬运环境:勘查空调设备搬运到安装现场环境,确定搬运类型,否则将影响到搬运成本。

3、设备安装环境:勘查机房性质、房间的密闭性、环境温度、湿度;室内外机组安装位置;冷媒铜管和进排水水管道由;风管布局;供电电源等。

4、对无法进行测量或者不能确定设计参数的地方,应向用户索要土建设计图纸。如果有不符合工程施工要求的地方,须与用户讲解清楚安装工程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建议用户进行工程改造,并要求用户给出解决方案和时间。以免给工程安装和日后的运行维护工作留下隐患。

!注意:勘测选址时,不要将室内设备-蒸发器机组选择在会影响工作环境的地方,因设备正常运行时会产生声响。也不要将室外设备-冷凝器选择在面向民居或距离民居太近的地方,否则会因设备正常运行时产生的声响造成扰民投诉。

施工现场:

机房已经具备了安装施工条件。

设备已经运抵安装地点。

工具及材料准备:

工具:

充分准备工程安装使用的齐套工具并检查工具、仪表是否齐全、完好。

仪表须经权威机构校验合格,方可使用。空调设备安装工具及仪表,见表1。

表1 空调设备安装工具

新建 DOC 文档 (5)677.png

工程材料:

将工程施工材料(冷媒铜管、保温管、电缆、氟利昂等)、辅助材料(氧气、乙炔、氮气等)充分准备好。

对于需要加工的底座、支撑件等物料,需要预留出加工周期的时间。

工程材料的外观检验及规格:

冷媒铜管及其附件:

1、外观检验

a、冷媒铜管外观笔直、光亮,呈紫铜色;无油污和发乌、发黑等严重氧化现象;无裂纹、无伤痕等缺陷;

b、冷媒铜管端口管壁厚薄均匀一致;Ø16mm(5/8")以上的冷媒铜管壁厚要求,应≥1.0mm;Ø12mm(1/2")以下的冷媒铜管壁厚要求,不得<0.7mm。

c、弯头、直接头端口管壁厚薄均匀一致;无毛边、飞刺。

2、材料规格

冷媒直铜管规格;长度与重量换算,见表2。

表2 冷媒直铜管规格

新建 DOC 文档 (5)990.png

冷媒铜管重量经验计算公式:重量(kg/m)=(外径-壁厚)×壁厚×0.02796。

保温材料:

PVC/NBR橡塑发泡保温材料使用中的执行标准:GB8624-2012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

管材-用“G”表示,尺寸单位以mm表示,如管材长度2000、内径19、厚度10,则表示为:G-2000×19×10;

板材-用“B”表示,尺寸单位以mm表示,如管材长度8000、宽1000、厚度25,则表示为:B-8000×1000×25。

1、材料检验

a、保温管外观标识清晰;端口管壁厚薄均匀一致,管壁柔软,弹性良好,无瘪泡及起泡等缺陷。

b、保温管外表光滑,无刮伤、开裂等现象。

c、管材厚度允许偏差0~+5mm;

d、保温板板材厚度允许偏差0~+5mm,宽度允许偏差0~+10mm。工程中以采用密度>30kg/m3的保温板材为宜。

2、材料规格

保温管规格,见表3。

表3 保温管规格

新建 DOC 文档 (5)1386.png

塑料管材:

空调工程用的进排水管,从材质上可分为铝塑复合管、PPR聚丙烯管和PVC聚乙烯管;从功能上可分为普通型冷水管和高温型热水管(塑管表面印制有 “H”、“G”或以橙色,或以红线条加以标识)。

1、材料检验

a、管材内外壁应光滑、平整。不允许有气泡、裂口和明显的痕纹、凹陷、色泽不均及分解变色线。

b、管材外壁的材料型号、生产厂名、冷热管色标等标识符号应清晰。热水管应有资质证明。

2、材料规格

常用塑管规格,见表4。

表4 塑管规格

新建 DOC 文档 (5)1608.png

镀锌钢管:镀锌钢管规格;长度与重量换算,见表5。

表5 镀锌钢管规格

新建 DOC 文档 (5)1645.png

电缆:

空调设备电源应采用铜芯线缆,并且必须是正规厂家的RVVZ阻燃电缆,电缆截面应满足空调设备的满负荷运行。当电缆长度<30m时,一般情况下:电缆截面可按电流密度5A/mm2选取。如电缆长度超过30m,则要相应增大电缆截面规格。

1、材料检验

a、电缆外护套标识清晰,应印有:“

新建 DOC 文档 (5)1788.png

”符号的CCEE中国电工产品质量认证标识或者“UL”等符号的EIA、IEEE、NEMA国际质量认证标识;电缆规格型号;生产厂名,生产日期等。成卷的电缆,其外包装应完好、无破损,并具有出厂合格证。

b、电缆外护套无破损、无伤痕等缺陷;电缆芯线明亮光泽,具有紫铜色,无发乌、发黑等严重氧化现象。

2、材料规格

空调电源电缆,采用三相五线制;冷凝器应采用RVVZ-3*4电缆;室内机组漏水传感器连线和冷凝器信号线采用双芯或单芯1.5mm2。

氟利昂:

a、国内生产的氟利昂R22(二氟一氯甲烷),建议以浙江衢氟化学有限公司的氟产品为好。

b、气体钢瓶与外包装纸盒的标识清晰,为了防止假冒产品,请在正规的气体供应站购买。假冒的氟利昂气体,因所含水分较多,致使空调系统排气压力增大、排气温度升高、加剧腐蚀作用、压缩机绝缘性能降低并有可能烧毁、危及系统安全,不可采用。

c、氟利昂气体钢瓶应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不得靠近热源,严禁日晒雨淋;在装卸运输过程中,严禁撞击、摔落、拖拉和直接曝晒。一次性包装钢瓶分 30磅(13.6kg)和50磅(22.7kg)二种。

d、钢瓶阀门应无泄漏,热缩胶圈封口完好;可凭手摸、耳听钢瓶阀门判断。钢瓶外形图如图1所示:

新建 DOC 文档 (5)2311.png

图1 氟利昂钢瓶外形图

开箱验货:

为了安装工作顺利进行,设备必须在用户代表、厂商代表共同在场方可开始验收(声明不参与除外),进行严格的开箱检验,内容包括:

1、首先检查设备包装箱外观,有无变形、开裂、水浸、雨淋等现象。

2、按照系统装箱数,检查箱体标识的发货数量和序号。

3、小心撬开空调机包装木框、不得损伤空调机外表,注意保留外包塑料薄膜。

4、取出随机资料袋,按照装箱清单清点,检查设备装箱内容的正确性:设备及附件、随机技术资料、备用零件等是否与清单相符。注意,安装期间随机资料应妥善保管。

5、设备外观检查:检查设备外观有无变形,漆膜有无脱离或刮伤。

6、设备内部检查:

1)打开设备,检查空调机检查机组零件是否和技术资料相符;

2)检查连接冷媒铜管和蒸发器铜管是否有明显的小孔、变形及泄漏等现象;

3)检查蒸发器翅片是否有划伤,压瘪等现象;

4)转动风机皮带,检查是否灵活;

5)检查其他零部件,如压缩机、室内机组、加湿器、红外灯管等是否有因运输而松动,或者遭遇野蛮装卸而脱落或损坏;

6)检查完毕,重新装回设备外壳,并填写装箱单;

7)请用户在装箱单上签字确认,然后交服务部存档、录入;

8)开箱后如发现设备及附件有损坏、遗漏现象,应填写《开箱问题反馈单》,然后与当地服务部或公司的相关部门联系。

机房空调设备安装:

机房空调设备安装流程:

新建 DOC 文档 (5)2890.png

现场安装施工原则:

1、施工前,项目经理或项目督导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指导或培训,施工人员必须仔细阅读该产品的《用户手册》,了解产品技术要求及结构特性;掌握“空调施工施工安装指导手册”,熟悉产品安全安装过程及保证施工质量的要求。

2、为了确保安全施工,根据各用户的实际情况及要求,我方工程督导及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用户机房和动力设备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以规范施工行为,确保施工安全。绝不允许随意触摸或扳动用户原有设备开关、旋钮等现象的发生。

3、施工人员及雇工进出用户机房时,须衣着整齐,否则用户有权拒绝入内。如果有条件,施工人员应穿戴工装,如图2示:

新建 DOC 文档 (5)3169.png

图2施工人员穿戴统一工装示意图

4、施工过程中,主动征询用户随工人员意见,尊重用户有关人士提出的建议,以取得施工的认可。对工程质量要做到认真检查,确保安装及施工质量。

5、工程结束,应仔细检查施工现场和设备内外,并将废料、杂物等清理干净。

6、每天收工时,应将设备附件、工程辅助材料等全部清理并放回物料箱中。清理、打扫施工现场,和用户随同人员一起对现场进行巡检,经双方确认后,方可离去。

安全作业原则:

1、施工人员按照用户要求提交2张1寸人像照片,用于办理出入证(如需要);向用户提供操作人员的特殊行业操作证件复印件,如:电工操作证、焊工操作证,用于办理有关机房明火钎焊的相关手续。

2、施工前,施工人员应检查施工工具、压力表以及防护用品是否完好。

3、施工人员在机房进行明火钎焊时,要通知用户派人跟随,并准备好干粉灭火器,且放在随手可及的地方。对钎焊处旁边的非金属材料进行防护处理,如图3所示:

新建 DOC 文档 (5)3571.png

4、当设备需进行交流接电时,设备的断路器(即空气开关、空气自动开关等),均应调整在OFF的断开状态。然后,由用户人员负责停电作业,并在停电设备的隔离开关手柄上悬挂“停电作业,请勿合闸”的警示牌。

警告:电气连接前,先用电压表测量,确保电源关闭。

5、为了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停电后,一定要用万用表和试电笔确认有无电压存在。

6、严禁在雷雨天气下进行高压、交流电及铁塔作业。

7、当室外设备需要安装在高层建筑物的外墙时,施工人员必须做好人身和设备安全措施,检查安全带及其附件等是否完好;室内作业时,应佩戴安全帽。如图4所示:

新建 DOC 文档 (5)4007.png

图4人身和设备的安全措施示意图

设备安装原则:

1、为达到设备的设计性能和最大限度地延长其使用寿命,正确安装是至关重要的!

2、室内机组和室外冷凝器的安装,必须用水平尺校平!

3、设备安装完毕,应将设备表面的污痕用中性清洁剂擦拭干净。

4、对因搬运造成的蒸发器、冷凝器散热翅片倾倒受损部位,需用翅片梳与翅片相同的梳齿进行梳理。如图5所示:

新建 DOC 文档 (5)4007.png

5、设备安装完毕,应在设备、管道、重要操作手柄等处粘贴标识,如图6所示:

新建 DOC 文档 (5)4046.png

有设计图纸的安装原则:机房设计图纸有标明的,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执行。

无设计图纸安装原则:若设计图纸无标明,与用户按下列原则协商确定。

室内机组安装原则:空调系统总体安装布局图,如下图所示:

新建 DOC 文档 (5)4143.png

风冷型空调设备的系统安装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新建 DOC 文档 (5)4168.png

(a) 冷凝器高于蒸发器的安装示意图

新建 DOC 文档 (5)4189.png

(b) 冷凝器低于蒸发器的安装示意图

1、根据施工图的设计要求,对照现场实况,确定设备的排列、安装位置及方向,在规定的安装地点划线定位,使设备安装位置的偏差不大于10mm。

2、相邻设备的间距应大于1.5m;设备排列整齐,机面平直。设备垂直度误差不超过设备高度的0.15% (即2m设备顶端与底部误差为3mm)。

3、设备正面、两侧与背面所需保留的维护空间应参考相应型号的产品手册,一般来说,该维护空间应不小于0.6m。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新建 DOC 文档 (5)4411.png

空调安装要求示意图

4、所有型号的室内机组的安装,不论机房是否有隔离地板,均应安装在底座上,以便冷媒铜管、加湿器进水管及冷凝水排放管的安装。

如果用户要求设备坐地安装,冷凝水排放可能会受到影响;在设备壁板上开孔,易使壁板发生锈蚀,

5、室内机组的漏水防护(围水堰)

为了应对空调运行过程中的意外漏水情况,地板上应安装漏水检测装置。一般情况下,在设备周围的地板上设置有一定高度的围水堰,在围水堰内的地面作防水处理,并且在围水堰的一端设置排水孔并与排水管道连接。如图6所示:

新建 DOC 文档 (5)4649.png

底座的安装制作:

设备的底座一般都是现场制作,安装前必须刷涂铁红防锈底漆2遍,然后再刷涂与设备相近似的面漆。

1)上送风设备:底座的最低高度(地面至底座平面)不低于150mm。

2)下送风设备:底座出风口的最小净空高度(底座面下沿距地面的高度)不得低于300mm。

3)底座与设备间需铺设隔振橡胶垫片,橡胶垫最小厚度不应小于3mm。

底座制作根据设备型号不同可采用40×40×3mm角钢或50×50×3mm角钢。

新建 DOC 文档 (5)4858.png

注意:为了保证设备的水平度,底座安装时必须用水平尺校平底座!

冷凝器安装原则:

1、风冷式冷凝器放在室外最安全且容易维修的地方(避免放在公共通道和积水积雪的地方)。

2、风冷式冷凝器应安装在清洁空气区,远离可能污染盘管的污染区,特别是油烟、粉尘区,且应远离障碍物1m以上。

3、风冷式冷凝器(包括乙二醇溶液冷凝冷却器)应远离热源。

4、冷凝器的安装方式

1) 挂墙安装的冷凝器,应用悬臂托架或有斜撑支架安装,并且在冷凝器正面和两侧面留有维护平台。如图7-1所示。

2) 安装方式的称呼是以风机的气流方向确定,而不是以设备结构安装方式的习惯性称呼。如图7-2所示。

新建 DOC 文档 (5)5142.png

图7 冷凝器安装方式及间距示意图

注意: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当设备的冷凝器在采用水平气流式安装前,应将风扇减震橡胶垫拆卸下来。用手转动扇叶,检查其是否与固定板摩擦;调整好位置,然后用紧固螺栓完全拧紧风罩。

3) 为了防止在安装冷凝器支脚对屋顶防漏层的破坏,可在屋顶加装水泥墩或采用角钢支架相互连接后,然后将支架连接到侧墙(即女儿墙),如图8所示:

新建 DOC 文档 (5)5320.png

图8 冷凝器在屋顶安装示意图

4)专用型减震垫的安装

冷凝器支脚与楼面接触的位置须采用专用型的减震垫(俗称“坑胶”)。减震垫安装时,应将两块坑胶的纵横线交叉90°叠放在一起,如图9所示:

新建 DOC 文档 (5)5416.png

电气安装原则:

所有线缆均须穿入阻燃PVC塑管内,电源线和信号线应分开穿管走线。

依据电气连接规范,用户应在在距空调设备最远2m处安装一个手动电气分离开关(即空气断路器)。如图10所示:

新建 DOC 文档 (5)5512.png

图10 空调设备外接空气断路器安装示意图

对机房的要求:

机房要有良好的隔热性,并且有密闭的防潮层。尽量减少室外空气的进入,因为室外空气的进入会增加系统制热、制冷和加湿、除湿的负荷。所以,我们建议室外空气的吸入量最好保持在整个室内流通空气量的5%以下。所有的门窗都应是全封闭式的,门缝的密封间隙要尽可能的小。

冷凝水泵的安装(备选件)

1、当室内机组安装位置低于重力自然排水管道高度时,则必须配置冷凝泵。冷凝泵的部件包括泵、止回阀、储水槽、水位探测器和控制器。冷凝泵可以根据储水槽中液面位置自动控制。

2、冷凝泵应安装在室内机组附近。泵附件内附有必要的配件及完整的说明书。

安装时首先切断电源,然后拆开室内机组外壳。冷凝泵安装如图11所示:

3、紧固所有的接头。先通电检查泵的操作是否正常。验证没有渗漏现象。

新建 DOC 文档 (5)5869.png

图11 冷凝水泵安装示意图

管道延长组件的安装:如果需要增加管道延长组件,具体安装方法如图12所示:

冷媒管道的安装:

所有空调设备冷媒铜管接头必须采用银钎焊接,还要考虑管道和弯头压降、压缩机回油、避免系统部件漏油、最大限度降低噪声和振动。无论何时,若管道的等效长度或是压缩机与冷凝器的垂直高度差,超过了设备技术手册所规定的要求数值时,请向厂家咨询。或查看暖通南社相关课件。

1.冷媒铜管布放要求1:

1、室内机组热热气管的水平部分应向下倾斜,远离压缩机,其倾斜度至少为1:300(每1米应倾斜3毫米)。

2、在隔离地板下布置管道,其管道走向与气流方向平行,尽量减少下送风气流阻力。

3、冷媒铜管全程用保温管作绝热保护,接缝处用CR专用粘胶剂粘合,然后用自粘性胶带缠绕包裹2层。室外的保温管需用布基自粘性胶带缠绕包裹。如图13所示:

新建 DOC 文档 (5)6238.png

4、管道布置整齐美观,横平坚直(坡度要求除外)。

5、管道用防振隔离支撑架将制冷管道与建筑物隔开,固定牢靠。隔离支撑架安装距离:管道水平走向时,应相距1.5~2.0m,有弯道时,适当减少支撑架间距;管道垂直走向时,应相距2.5~3.0m。如图14所示:

新建 DOC 文档 (5)6367.png

6、支撑架必须作防护处理,刷涂铁红防锈底漆2遍。如图15所示:

新建 DOC 文档 (5)6401.png

7、室外管道穿墙孔的处理:墙孔应向室外倾斜;管道焊缝不得置于墙孔内;管道穿越墙体或楼板处,应设钢制套管或PVC塑料管作为保护管;为了减小振动,墙孔内管道必须穿套橡塑材料的保温管;安装完毕,必须用密封胶泥密封穿墙孔洞。如图16所示:


8、管道应尽量减少弯头等局部阻力损失,以最短的距离连接。

9、从液体管的干管引出支管,应从干管底部或侧面接出;从热气管的干管引出支管,应从干管顶部或侧面接出。

10、管道上下平行敷设,冷管道应在下面或侧面。

11、永久性隐蔽管道应与用户验收签字后再封闭覆盖物。

12、电磁阀、调节阀、热力膨胀阀等的阀头均应向上竖直安装。热力膨胀阀的安装位置应高于感温包。

13、施工中,管材不能当天焊接完毕,或者需穿越地板、墙孔时,必须把端头包扎好,或者用护帽拧上,以防沙尘及杂质落入管内。如图17所示:

新建 DOC 文档 (5)6764.png

冷媒铜管长度与管径的推荐尺寸:见各厂商技术手册。

室内外设备垂直高度差最大允许值:一般5-9M,具体见各厂商技术手册。

存油弯:冷媒铜管垂直高度超过一定规限时,热气管必须在规定的高度上加装存油弯。请见各厂商技术手册。

反向U形弯:凝器高于或者平行于室内机组时,在冷凝器的冷媒管道出、入接口附近,必须加装反向U形弯,防止停机时制冷剂倒流回室内压缩机。如图18所示:

新建 DOC 文档 (5)6948.png

冷媒铜管钎焊:

1、按照实际长度用切管器切割冷媒铜管,并用切管器自身的折叠式刮刀去除管口毛刺,防止碎屑落入管内。彻底去除连接处的油污及杂质。

焊接前,应对铜管、接头、弯头进行清洁处理。在长于冷媒铜管的细铁丝中间位置绑上布条沾取丙酮或者工业纯酒精,然后拉动铁丝将冷媒铜管内壁擦拭干净。如图19所示:

新建 DOC 文档 (5)7099.png

图19 冷媒铜管的内壁擦拭示意图

3、连接处管件配合恰当,固定可靠。应注意正确安装阀门(例如止回阀),使制冷剂以正确的方向流动。

4、焊接时,对阀门等零部件一定要注意冷却保护,用湿布缠裹包住阀门以确保其温度在焊接过程中低于120;同时,对焊接处的其他部位也应作冷却防护。如图20所示:

新建 DOC 文档 (5)7244.png

图20 焊接防护示意图

5、使焊枪按照“8”字形不断移动,均匀地焊件加热到600~650 ,在被焊接处加铜银焊条。

6、应采用含银量Ag10%以上的银焊条焊接,不得采用黄铜焊条焊接;焊口应饱满光洁,不得有夹渣、针孔等缺陷。

7、冷却焊接处,并用刷子去除残留助焊剂。

8、冷媒铜管对焊时,必须使用直接头,如图21所示:

新建 DOC 文档 (5)7405.png

图21 正确的对焊方法示意图

10、气焊焊接方法

1) 火焰的分类

根据氧气与乙炔的混合比例的不同,可分为中性焰、炭化焰和氧化焰三种类型,其构造和形状如图22所示:

新建 DOC 文档 (5)7490.png

图22 氧-乙炔火焰种类示意图

2) 常用金属材料气焊火焰的选择

根据不同的金属材料选择相适应的不同性质的火焰,是获得质量优良焊缝的最基本保证。常用金属材料气焊火焰的选择见表6。

表6 常用金属材料气焊火焰的选择

新建 DOC 文档 (5)7599.png

冷媒铜管系统吹污:冷媒铜管焊接时,留出室内机组和冷凝器接口处的冷媒铜管不要焊接。一人在室内机组冷媒铜管一端接上氮气,另一人在室外冷凝器冷媒铜管接口端用手捂紧,当冷媒铜管内的压力大到捂不住时,猛然松手释放压力,致使管内氧化皮、焊渣等杂质被吹出,重复2~3次,直至排污口压放的白纸上无污点出现,即可认为系统已吹干净。

压缩机控制阀操作:

1、压缩机控制阀(俗称三通阀)是空调工程中,必须接触并操作的关键部件。它即可关闭压缩机和冷凝器之间的通道,又可为仪表组和充注冷媒提供接口。压缩机控制阀的结构与操作方法,如图23-1,图23-2;压缩机控制阀实物图,如图23-3所示:

新建 DOC 文档 (5)7885.png

2、压缩机控制阀的操作,应该尽量使用棘轮扳手,否则易将阀杆拧花。棘轮扳手实物图见图24所示:

新建 DOC 文档 (5)7934.png

图24 进口棘轮扳手实物图

系统气密检漏:

充氮加压:

1、冷媒铜管焊接、吹污完成后,给冷媒铜管充氮加压。加压时,需在氮气瓶嘴安装减压阀;高压表接在压缩机高压阀上进行监测,同时将系统管道上的电磁阀通电,使管道畅通。

2、将充氮压力升高到如下值进行检漏:高压压力值:18~20 kgf/cm2(256~280 lbf/in2)

3、当系统管道压力值达到规定要求后,应将高压表改接在压缩机低压阀上进行测量确认。确认管路充氮气压力达到18~20 kgf/cm²后,将压力保持24小时以上。

注意:管道压力必须保持24h以上, [室温温差变化3时,压力变化约为原压力值的1%]。

系统检漏:

1、当系统出现泄漏时,需用卤素灯或冷媒电子检漏仪先对系统焊接点较多的室内机组管道、针阀、压缩机控制阀等进行检测,然后在检测室外管道与冷凝器的接头、接缝。

2、现场一般采用简单易行的皂液涂覆检测方法,即将洗衣粉兑制成高浓度检漏皂液,然后用一小块海绵沾取检漏液对可疑处包裹,观察是否有气泡从皂液覆盖膜逸出,直至找出泄漏点。尤其是微漏处,必须仔细反复检查。

3、凡在检测中查明的渗漏点,应做好记号,待全部检查完成后在进行补漏工作。

4、补漏工作必须在系统无压力状态下进行,因此应将氮气放掉。补漏工作完成后,还需再次充入氮气、加压试验直至整个系统无泄漏为止。

注意:1、泻放氮气时,应缓慢拧开压缩机控制阀,当系统压力逐渐减小时,再适当拧开截止阀阀门,仅防压缩机的冷冻机油被迅速减压的氮气带出。

2、检漏时,应选用中性皂液或者洗洁液。检漏后,一定要将检查部位清洗干净,否则会使管路焊接处、连接处以及零部件产生腐蚀。

给、排水管道的连接:

进水管道:

1、进水管接口尺寸及额定压力范围,见下表。以下数据为参考,详见各厂商技术手册。

新建 DOC 文档 (5)8695.png

2、进水管道某处压力超过了7kgf/cm2(700Kpa)时,应在此处安装一个减压阀;某处的压力低于1 kgf/cm2时(100Kpa),应在此处增加一个集水槽和水泵系统。

3、进水管可选用外径Ø20mm普通型铝塑复合管或PP-R聚丙烯塑料管。外形及标识如图25所示:

新建 DOC 文档 (5)8832.png

图25 饮水型铝塑复合管和PP-R聚丙烯塑料管

4、进水管要在机组旁边、便于操作的地方安装手动截止阀,手柄不得向下,以便维修保养时隔离加湿器。如图26所示:

新建 DOC 文档 (5)8913.png

排水管道:

1、排水管即给蒸发器盘管的冷凝器水排水,也用来给加湿器排水。

2、排水管应避免暴露在低温环境中。

3、排水管安装要有大于1:300(3mm/m)的倾斜度,以利于重力自然排水。

4、冷凝水排放应按设计要求安装水封弯管,尤其是上送风系统的设备尤为重要。如图27所示:

新建 DOC 文档 (5)9053.png

5、排水管接口连接处,须使用卡箍紧固。如图28所示:

新建 DOC 文档 (5)9082.png

6、排水管应选用外径不小于Ø40mm PVC塑料管。外形及标识如图29示:

新建 DOC 文档 (5)9122.png

图29 热水型PP-R聚丙烯塑料管

风管的安装:

风管安装要求:

1、矩形风管的长边与短边之比不宜大于4:1;风管的规格宜按照表4-35冷凝器背面吸附的杂物的规定选取。

表7 矩形风管规格(mm)

新建 DOC 文档 (5)9223.png

2、矩形风管的弯管,可采用内弧形或内斜线矩形弯管。当边长A大于或等于500mm时,应设置导流片。如图30所示:

新建 DOC 文档 (5)9281.png

图30 矩形弯管的边长

3、风管与配件的表面应平整,圆弧应均匀。咬口缝应严密。

4、当矩形风管边长大于或等于630mm和保温风管边长大于或等于800mm,且其管段长度大于1200mm时,均应采取加固措施。

5、风管与配件可拆卸的接口及调节机构,不得装设在墙或楼板内。

6、风管与部件安装前,应清除内外杂物及污物,并保持清洁。

7、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应符合以下漏光法检测规范:

1)漏光法检测是应采用光线对小孔的强穿透力,对系统风管严密程度进行检测的方法。

2)检测应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安全光源。光源可采用不低于100W带保护罩的低压照明灯,或其它低压光源。

3)系统风管漏光检测时,其光源可置于风管内侧或外侧,但相对侧应为暗黑环境。检测光源应沿被检测部位与接缝作缓慢移动,在另一侧进行观察,当发现有光线射出,则说明查到明显漏风部位,并作好记录。

4)系统风管宜采用分段检测,汇总分析的方法,被检测系统风管不应有多处条缝形的明显漏光。当采用漏光法检测系统时,低压系统风管每10m接缝,漏光点不应超过2处,且100m接缝平均不应大地于16处,中压系统风管每10m接缝,漏光点不应超过1处,且100m接缝平均不应大于8处为合格。

5)漏光检测中发现的条缝形漏光,应进行密封处理。

导流片安装要求:

1、导流片的弧度应与弯管的角度相一致。导流片在弯管内的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当无设计规定时,可按表8执行;导流片配置,如图31所示。

表8 矩形弯管内导流片的配置

新建 DOC 文档 (5)9911.png

新建 DOC 文档 (5)9913.png

图31 矩形弯管导流片配置

2、导流片的迎风侧边缘应圆滑,其两端与管壁的固定应牢固。同一弯管内导流片的弧长度应一致。

柔性管安装要求:

柔性短管的制作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应先用帆布、人造革、树脂玻璃布、软橡胶板等具有减震、防潮、不透气的柔性材料。

风口安装要求:

1、风口外表装饰面应平整光滑。

2、风口外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划伤、压痕与花斑,颜色应一致。

3、风口的转动、调节部分应灵活、可靠,定位后应无松动现象。

4、风阀的结构应牢固,调节应灵活、定位应准确、可靠。

5、风口的安装,风口与风管的连接应严密、牢固、边框与建筑装饰面贴实,外表面应平整不变形,调节应灵活。

6、铝合金条形风口的安装,其表面应平整、线条清晰、无扭曲变形,转角、拼缝处应衔接自然,且无明显缝隙。

止回阀安装要求:

1、风管止回阀在设计风速下应能灵活开启和关闭,关闭时应严密。

2、水平安装的止回阀应有可靠的平衡调节装置。

3、宜安装在风机的压出管段上,开启方向必须与气流方向一致。

4、材质及材料厚度应与风管一致。

绝热层与保温钉安装要求:

1、绝热层粘贴后,宜进行包扎与捆扎,包扎的搭接处应均匀贴紧,捆扎时不得损坏绝热层。

2、绝绝材料纵向接缝不宜在风管或设备底面。

3、带有防潮层的绝热材料的拼缝应采用粘胶带封严。粘胶带的宽度不应小于50mm。粘胶带应牢固地粘在防潮面层上,不得胀裂和脱落。

4、管道穿墙、穿楼板套管处的绝热,应采用不燃或难燃的软、散绝热材料填实。

5、绝热层采用保温钉固定时,应符合:

1)矩形风管及设备保温钉应均布,其数量底面不应少于每平方米16个,侧面不应少于10个,顶面不应少于6个,首行保游览车钉距风管或保温材料边沿的距离应小于120mm。

2)保温钉与风管,部件及设备表面应粘接牢固,不得脱落。保温钉的长度应能满足压紧绝热层及固定压片的要求。固定压片应松紧适度,均匀压紧。

风管支、吊架安装要求:

风管支、吊架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风管与部件支、吊架的预埋件、射针或膨胀螺栓位置应正确、牢固可靠,埋入部分应去除油污,并不得涂漆。

2、支、吊架的型式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可按下列规定执行。

3、靠墙安装的垂直风管应用悬臂托架或有斜撑支撑架

4、吊架的吊杆应平直,螺纹应完整、光洁。

5、支、吊架不得设置在风口、阀门、检查门及自控机构处。

6、风管支、吊架的间距,如设计无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风管水平安装,直径或长边尺寸小于400mm,间距不应大于4m,大于或等于400mm,不应大于3m。

2)风管垂直安装,间距不应大于4m,但每根立管的固定件不应少于2个。

3) 明装风管水平安装,水平度的偏差,每米补应大于3mm,总偏差不应大于20mm,明装水管垂直安装,垂直度的偏差,每米不应大于2mm,总偏差不应大于20mm。

施工工艺基础知识:

工艺-实际就是工作方法和工作艺术的简称。本节主要介绍了工程安装施工过程中,有关机械装联和电气装联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希望大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熟练掌握,只有边干边想边总结,才能够熟能生巧,把“手艺”练就得更好,成为能工巧匠和专家。

机械装联工艺:

螺纹连接装配:

1、选择相应规格的螺栓(M6以下称螺栓;M8以上称螺栓)、螺母。螺纹尾端应伸出螺母或零件通孔表面,其外露长度一般不应少于1.5丝扣(螺距);M6以上螺栓则必需旋出螺母2~3丝扣。当按螺栓、螺栓标准长度(L)系列选用时,外露尾端不得大于螺纹外径的1.5倍。螺纹连接有效长度一般不得少于3丝扣,如图32所示:

新建 DOC 文档 (5)11392.png

图32 螺扣外露示意图

2、螺纹连接应有防松措施。当采用弹簧垫圈时,拧紧程度以切口被压平为准。

3、当采用垫圈组时,要注意垫圈的顺序和方向。对弹簧垫圈和平垫圈,应让平垫圈与工作面接触,弹簧垫圈与螺杆头面紧贴,还要注意弹簧垫圈旋向与螺纹相反,如图33所示:

新建 DOC 文档 (5)11522.png

图33 垫圈组件安装图

成组螺栓的安装:

紧固成组螺栓的原则是:先把所有螺栓穿入螺孔,螺帽拧入1/3,然后再交叉或对称地从靠近工件的螺栓开始拧紧其余2/3,直至完全拧紧。如有定位销钉,则先从其附近开始。

拧紧条形、方形和圆形工件上的螺栓顺序,如图34-1所示;现场紧固成组螺栓示意图如图34-2所示:

新建 DOC 文档 (5)11675.png

注意:拆卸螺栓时,必须按相反方向,依次把所有螺栓都松动,然后再完全拧下。螺母的紧固、拆卸方法和螺栓相同。

接地端子的安装:

为了保证端子与设备机体之间良好的电气通路,装配时,必须把端子和紧固点接触面的污物、涂料、油漆等彻底清理干净。必要时可用锉刀去除氧化层,以保证两表面间的金属接触,如图35所示:


新建 DOC 文档 (5)11827.png

图35 接地裸压接头安装图

电气装联工艺

电缆剥切:

剥切电缆外绝缘层时,不得损伤芯线绝缘层,否则将危及电气安全!

1、斜削剥法不易割伤芯线,应用广泛,方法如图36所示:

新建 DOC 文档 (5)11915.png


2、捻紧芯线

剥去绝缘层的多股芯线,应将其捻紧,捻线方向与原芯线交合方向一致,捻线旋转角约300~400,不能用力过猛,如图37所示:

新建 DOC 文档 (5)11985.png

图37 芯线捻紧示意图

接线原则:

1、设备所属电路选配与标示的电缆颜色,应符合GB/T6995.2-2008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第2部分“标准颜色”的规定。机柜母排的排列及颜色要求见表9。

表9 机柜母排的排列及颜色要求

新建 DOC 文档 (5)12100.png

注意:

1、母线排列顺序,以正视方向为准。

2、由三相分出的单相母线颜色与连接相的相同。

2、当不同色彩标示不同电路导线时,除安全接地线和中性线须使用全长标色外,其他的标示亦允许仅限定在导线的末端(包括使用不同颜色的塑胶带、热缩套管)。

3、电源线与设备连接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1)截面在10mm2以下的单芯或多芯电源线可与设备直接连接,即在电缆端头制作接头圈,线头弯曲方向应与紧固螺栓、螺母的方向一致,并在导线与螺母间加装平垫圈、弹簧垫圈,拧紧螺母。

2)截面在10mm2以上的多股电源线应采用铜制裸压接端子,其规格与导线截面相吻合,用压接工具压接牢固。接线端子与设备的接触部分应平整、紧固。如图38所示:

新建 DOC 文档 (5)12408.png

图38 压接示意

4、布线中使用的绝缘导线,应尽可能地引穿至垂直或水平方向敷设的行线槽中。

5、绝缘导线不应贴近具有不同电位的裸露带电部件或带尖角边缘的物体。

6、交流回路电缆穿越金属框架或构件时,三相电缆均应在一起穿越,不允许将三相电缆分开在金属件的两侧穿越,防止因交流强电流能量场产生涡流,致使电缆局部发热。

7、设备内不同极性的裸露带电导体之间及与外壳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不小于表10的规定。

表10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新建 DOC 文档 (5)12628.png

接线要求:

1、电缆与设备连接时,应把电缆端头剥开,按色谱顺序分线,不得将每组芯线互绞打开。

2、所有连接线的接线端均应用油性符号笔在白色PVC异型套管上书写出明确、清晰的标记符号。

3、线束的绑扎:

1)设备内线束的走向应横平竖直,线束中的电缆应平顺,不得有过多的交叉;尼龙扎带不宜抽拉过紧,如图39所示:

新建 DOC 文档 (5)12785.png

图39 线束的捆扎

2、当与用户电缆平行走线时,扎带的间距与结扣的方向均应与用户电缆保持一致。信号线与强电流或高压电缆分开绑扎,绑扎间距应大于150mm。

3、线束扎带捆扎间距的选择见表11。

表11 线束扎带捆扎间距的选择

新建 DOC 文档 (5)12900.png

4、线束布线时,随着电缆数量的增加,扎带捆扎次数也增多。捆扎后,在剪切扎带余尾时,剪钳要平放,使扎带余尾不应留有尖锐余角;同时,注意将多余的扎带去掉,保持节距一致,以使线束整齐美观,如图40所示:

新建 DOC 文档 (5)13001.png

图40 线束扎带剪切、修整示意图

5、电缆接线形式

连接到电器元件、仪器仪表、信号指示灯以及接线端子等的每一根电缆均应有一段防震弯曲。防震弯曲的长度要一致,避免长短不一而造成拉紧的现象,如图41-1、图41-2所示:

新建 DOC 文档 (5)13112.png

本文来源于暖通南社整理编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免费打赏
站着的风
2018年07月11日 07:58:22
7楼
好资料,很棒,加油!
回复
天天gt
2018年07月12日 09:07:18
9楼
学习了。
回复
天高云淡09
2018年07月17日 08:26:17
13楼
学习学习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