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对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影响 1、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然而近年来建筑业效率低下引起广泛关注。作为 建筑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信息化是推动建筑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是提高建筑品质、实现绿色建筑的主要手段和工具,对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作为一种全新的建筑理念和技术,对建筑行业技术革新的作用和意义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实施BIM技术已成为建筑业信息化的现实需求。本文依据BIM技术在设计、施工、运营维护阶段质量管理方面的应用实例,客观地分析了BIM技术对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带来的影响 2、 BIM的定义与技术特点 3、 BIM(的技术特点)对建设各阶段工程质量管理的影响 BIM建筑信息模型提供了可视化、可模拟的思路,它的面向对象的参数化建模的特点能更好地进行信息储存和共享,保证各阶段信息的一致性,方便各专业的协调。BIM的这些特性能让工程建设各方在各阶段更好地进行质量管理,可直接或间接地提高建设工程质量。 1)BIM对设计阶段工程质量管理的影响。BIM技术可实现施工过程的可视化管理,可模拟真实的运营状态及质量表现,在施工前对设计进行碰撞检测,优化设计,减少设计变更。利用BIM可模拟跟踪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确定质量控制重点,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对施工模型进行4D动态可视化模拟,可以快速直观地推敲工程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从而在未施工前检测设计中存在的错误和纰漏,并生成碰撞分析报告和建议改进方案,例如管线和建筑墙体在模拟测试时产生碰撞则可预留孔洞,避免建筑损伤。 2)BIM对施工阶段工程质量管理的影响。运用BIM技术可实现先试后建,通过模拟施工方案进行模块化施工、自动施工来改善施工工艺流程。对施工方,依托BIM质量管理模型,可以准确的记录质量信息,结合相应的文字信息、图片、视频等信息,有效提升现场施工情况质量记录准确度。对于监理单位,在BIM的辅助下,可通过颜色标记或图标标签等方式,在三维模型中准确直观地指出质量管理的对象,大大提升了信息传递互动的准确性和效率。对材料供应商,BIM模型可以储存大量的材料、构件、设备信息,能够准确地记录材料的入库、出库情况,产品规格说明书、材料合格证明、检验试验单据等,并对不同材料的合格等级用不同颜色进行区分。依托BIM技术,业主不用花费过多的时间,就可以全面有效地阅读相关质量信息,清楚地了解到工程的整体情况。运用BIM与其他相关技术的结合可改善质量管理的监测手段和控制方法。 3)BIM对运营维护阶段工程质量管理的影响。BIM可有效的进行设施设备的维修维护管理,能够准确找出需要检修的部件和部位。运用竣工三维BIM模型则可以确定机电、暖通、给排水和强弱电等建筑设施设备在建筑物中的位置,使得运维现场定位管理成为可能,同时能够传送或显示运维管理的相关内容。同时可以在竣工三维BIM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模拟运营状态来达到质量问题的预发现。 4、 BIM对工程质量管理产生影响的制约因素 BIM虽然能改善工程质量管理的方法手段,提高质量管理效率。但这种影响因受到自身发展和外部因素的制约,其广度和深度是分阶段的、非线性的。其制约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BIM自身成熟度 目前BIM的应用集中在模型的构建、基于BIM的某些技术和其在某些细分专业的运用上,没有形成全过程、全组织、全要素的全面BIM应用体系。BIM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其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深入与不断成熟的过程。BIM的发展应用有自身的成熟度,主要包括BIM技术产品的成熟度、BIM相关标准和指南的完善程度、基于BIM工作流程的成熟度。BIM对建
BIM对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影响 1、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然而近年来建筑业效率低下引起广泛关注。作为 建筑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信息化是推动建筑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是提高建筑品质、实现绿色建筑的主要手段和工具,对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作为一种全新的建筑理念和技术,对建筑行业技术革新的作用和意义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实施BIM技术已成为建筑业信息化的现实需求。本文依据BIM技术在设计、施工、运营维护阶段质量管理方面的应用实例,客观地分析了BIM技术对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带来的影响 2、 BIM的定义与技术特点 3、 BIM(的技术特点)对建设各阶段工程质量管理的影响 BIM建筑信息模型提供了可视化、可模拟的思路,它的面向对象的参数化建模的特点能更好地进行信息储存和共享,保证各阶段信息的一致性,方便各专业的协调。BIM的这些特性能让工程建设各方在各阶段更好地进行质量管理,可直接或间接地提高建设工程质量。 1)BIM对设计阶段工程质量管理的影响。BIM技术可实现施工过程的可视化管理,可模拟真实的运营状态及质量表现,在施工前对设计进行碰撞检测,优化设计,减少设计变更。利用BIM可模拟跟踪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确定质量控制重点,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对施工模型进行4D动态可视化模拟,可以快速直观地推敲工程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从而在未施工前检测设计中存在的错误和纰漏,并生成碰撞分析报告和建议改进方案,例如管线和建筑墙体在模拟测试时产生碰撞则可预留孔洞,避免建筑损伤。 2)BIM对施工阶段工程质量管理的影响。运用BIM技术可实现先试后建,通过模拟施工方案进行模块化施工、自动施工来改善施工工艺流程。对施工方,依托BIM质量管理模型,可以准确的记录质量信息,结合相应的文字信息、图片、视频等信息,有效提升现场施工情况质量记录准确度。对于监理单位,在BIM的辅助下,可通过颜色标记或图标标签等方式,在三维模型中准确直观地指出质量管理的对象,大大提升了信息传递互动的准确性和效率。对材料供应商,BIM模型可以储存大量的材料、构件、设备信息,能够准确地记录材料的入库、出库情况,产品规格说明书、材料合格证明、检验试验单据等,并对不同材料的合格等级用不同颜色进行区分。依托BIM技术,业主不用花费过多的时间,就可以全面有效地阅读相关质量信息,清楚地了解到工程的整体情况。运用BIM与其他相关技术的结合可改善质量管理的监测手段和控制方法。 3)BIM对运营维护阶段工程质量管理的影响。BIM可有效的进行设施设备的维修维护管理,能够准确找出需要检修的部件和部位。运用竣工三维BIM模型则可以确定机电、暖通、给排水和强弱电等建筑设施设备在建筑物中的位置,使得运维现场定位管理成为可能,同时能够传送或显示运维管理的相关内容。同时可以在竣工三维BIM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模拟运营状态来达到质量问题的预发现。 4、 BIM对工程质量管理产生影响的制约因素 BIM虽然能改善工程质量管理的方法手段,提高质量管理效率。但这种影响因受到自身发展和外部因素的制约,其广度和深度是分阶段的、非线性的。其制约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BIM自身成熟度 目前BIM的应用集中在模型的构建、基于BIM的某些技术和其在某些细分专业的运用上,没有形成全过程、全组织、全要素的全面BIM应用体系。BIM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其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深入与不断成熟的过程。BIM的发展应用有自身的成熟度,主要包括BIM技术产品的成熟度、BIM相关标准和指南的完善程度、基于BIM工作流程的成熟度。BIM对建
设工程质量的影响是具有阶段性的,其自身发展的阶段性导致了其影响的阶段性。虽然BIM在建设工程质量的某些阶段的应用已经很成熟,但社会对BIM在建筑业明显的优越性普遍认识不足,BIM的优势并没有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 2)政府有关机构推行力度 由于建筑业的相关标准和文件以及项目的相关资料都需要政府的批准才能执行,所以BIM技术的推广同时也需要政府机构改变自己的审查制度。例如当前工程项目的各种设计成果的审查还不接受三维的计算机模型形式,仍然要求以二维平面图纸的形式表达,这就使得 BIM 的推广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当然,政府机构仅仅做到兼容审核基于BIM技术的设计成果还远远不够,BIM的发展需要得到行业管理部门的支持和鼓励,通过一定的优惠政策和降低取费标准来激励国内建筑业的相关单位在各自的工作中积极应用BIM技术。同时政府部门应该针对BIM技术的应用对建筑业工作流程的影响调整目前工程项目的审核程序。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对BIM技术的应用越来越重视,但是政府推广力度还是远远不够,同时又因为起步晚,应用不集中,造成BIM在我国的应用没有完全发展起来。 3)BIM使用各方的使用意愿 建筑业是一个具有百年发展历史的行业,已经形成了其固有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又由于其参与人数庞大,社会关注度高,所以有着巨大的运行惯性。人们已经习惯了在原来 2D 模式下进行工程项目的建设活动,所以对BIM的应用有着一定的怀疑。况且初期运用BIM的项目往往不能充分体现BIM对建筑业的优势,这就要求我们对BIM的坚定支持和对初始阶段周期延长的容忍。面对如此复杂的行业,要想引进新的技术必须要经历一定的阶段和过程,来慢慢扭转行业发展的巨大惯性带给BIM发展和应用的障碍。 对于一件新技术往往有需求才会推动其应用和发展,所以业主就是BIM应用的原动力,但是BIM技术的应用现状局限了业主对BIM的认识,很多行业外的业主可能根本不知道 BIM技术,更谈不上应用。往往是那些行业内的高端业主在一些复杂程度大、要求高、使用传统方法存在困难的项目中才会选择使用BIM。没有业主的主动需求,BIM技术的发展就失去了其原动力。 设计方作为BIM应用的主要参与方,它对BIM的渴望程度和应用力度决定了BIM的应用前景。现实中来自设计方的障碍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BIM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它的应用初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金,而且收益不能充分显现,同时还需要投入资源来培养 BIM 技术的专业人员。基于此造成设计方对BIM的应用热情不是很高。其次,大多数设计方都能实现相同专业之间的协调合作,但是对于不同专业之间的协同设计往往很难做到,这样就削减了BIM应用的优势。再次是设计师设计思想的固化带来的障碍:从二维的图纸设计到三维的模型设计,从单兵作战到协同合作,要想更好的应用BIM技术就需要设计师转变原来固有的设计思想,但是思维定势的转变往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 施工方作为工程项目的重要参与方,其对BIM技术在国内的推广也有重要责任。同时作为提升三大目标管理效率的重要受益者,本应对BIM技术的推广起到推动作用。但是,由于现行的三大目标管理已经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形成了稳定的工作方式和管理办法,人们不太愿意放弃固有熟悉的方式和办法去尝试一种新型的,还处在初级极端的新技术。同时,由于BIM技术的应用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相关硬件、软件以及培养BIM的专业人才,这对普通施工企业来说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又因为BIM是一项应用于全寿命期的技术,只在施工阶段使用会降低其优势,使使用单位无法获得其想要的收益。所以,往往只是比较高端的施工单位在一些大型、复杂的项目中零星的使用BIM技术进行管理,而BIM技术在施工方也普遍性的应用还面临着很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