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经过五年的努力,北京的空气质量有没有明显的改善,是社会各方非常关注的问题。根据北京市环保局的数据,2017年1-11月全市PM2.5累积浓度为58μg/m3,同比下降13.4%,较2013年同期下降35.6%。截止12月10日,今年北京重污染天数从2013年的58天下降至21天。这些数字的变化背后,其实是环境治理理念和手段的变化。环境保护不在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像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的环境监管治理体制。
根据北京市环保局的数据,2017年1-11月全市PM2.5累积浓度为58μg/m3,同比下降13.4%,较2013年同期下降35.6%。截止12月10日,今年北京重污染天数从2013年的58天下降至21天。这些数字的变化背后,其实是环境治理理念和手段的变化。环境保护不在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像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的环境监管治理体制。
同期声:2017年11月20日15时30分,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发布空气重污染蓝色预警,这对于所有环境监管领域的工作人员来说,又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2017年11月21日 07:30 北京通州区
同期声:这是一次紧急召开的生态环境大数据分析研判晨会,参会的人员却是一群从物联网跨界到环境保护领域的技术人员,他们的工作就是争分夺秒为环保部门提供物联网大数据空气质量研判和走势分析。
……
同期声:对污染源精准定位,让环保执法有据可查。“物联网+大数据”相当于为环保执法装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目前在北京东部以及南部,这样发现问题,能解决问题的“环保天眼”已经达到1000多个,27000多个“环保天眼”正在全国联网成片。未来这样的物联网技术,还可以普及到手机终端,让每个公众都可以成为环保监管的参与者。
李玮:我们计划在一年到两年中间,完成117个城市“环保天眼”的布设,最终在336个典型城市,完成我们“天罗地网”的布控,形成真正的生态环境大数据公共服务的大平台。在这个平台之上,我们可以为政府做服务,为环保管理、环境治理做研判,同时也可以给商用、民用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实现真正的大数据应用。
——摘选北京卫视《特别关注》《北京您早》《北京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