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夏天来了!避开了雾霾,却逃不过臭氧
co1494576287416
2017年07月10日 14:59:53
来自于大气治理
只看楼主

警惕!夏天来了!避开了雾霾,却逃不过臭氧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江浙沪晒不干棉被,京津翼的都有好肺!”好不容易告别了秋冬季节的“雾霾”,还来不及欢喜,另一种不被公众熟悉的污染物取代PM2.5,稳稳拿下夏季空气污染的首位,它就是新晋“健康杀手”臭氧(O3)。 众所周知,臭氧在平流层中能阻挡高能量的紫外辐射到达地球,是非常重要的“保护伞”。但一旦到了近地面,它就变成了有害气体。相对于看得见的“雾霾”,臭氧对人体健康的侵害更加无声无息,这种“看不见的危险”被专家们称为“在天是佛,下地成魔”。

警惕!夏天来了!避开了雾霾,却逃不过臭氧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江浙沪晒不干棉被,京津翼的都有好肺!”好不容易告别了秋冬季节的“雾霾”,还来不及欢喜,另一种不被公众熟悉的污染物取代PM2.5,稳稳拿下夏季空气污染的首位,它就是新晋“健康杀手”臭氧(O3)。
众所周知,臭氧在平流层中能阻挡高能量的紫外辐射到达地球,是非常重要的“保护伞”。但一旦到了近地面,它就变成了有害气体。相对于看得见的“雾霾”,臭氧对人体健康的侵害更加无声无息,这种“看不见的危险”被专家们称为“在天是佛,下地成魔”。
公开报道,近代史上最严重的一次臭氧污染发生在1955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史上最严重的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臭氧就是元凶之一),由于大气污染和高温,短短两天之内,因呼吸系统衰竭死亡的65岁以上老人达400多人。许多人出现眼睛痛、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死亡。仅1950年~1951年,美国因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就达15亿美元;1970年,约有75%以上的市民患上了红眼病;直到20世纪90年代,蓝天白云才重新回归。
有研究表明,每年近地面层的臭氧污染中,只有23%来自于大自然本身的臭氧层输送,而有高达48%是来自于氮氧化物等污染的光化学反应,剩下的则来自于区域外的远距离传输。可以说,城区中臭氧浓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机动车尾气的排放量。
所以,要控制臭氧污染,从根源上说,就是要控制氮氧化物,以及挥发性有机物(VOC)的排放,这跟治理PM2.5很相似,归根结底都是要控制排放。
免费打赏
chaohua2010
2017年07月11日 11:36:57
2楼
学习了,谢谢楼主。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