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我市出台了《重庆市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工程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不断为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加温”,并将永川、涪陵、南川、綦江等列入重点发展地区,重点推广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技术体系,鼓励标准化和通用化的建筑部品、构配件、设施设备、整体厨卫等工程应用。这标志着,我区迎来了绿色建筑的新时代,建筑产业化也必将成为我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上月,我市出台了《重庆市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工程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不断为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加温”,并将永川、涪陵、南川、綦江等列入重点发展地区,重点推广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技术体系,鼓励标准化和通用化的建筑部品、构配件、设施设备、整体厨卫等工程应用。这标志着,我区迎来了绿色建筑的新时代,建筑产业化也必将成为我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产业化建筑 建房子就像“搭积木”
“像搭积木一样造房子”,这并不是一个为引起关注制造的噱头,而是对我国建筑领域正在进行的一场建筑产业化的形象描述。
近年来,建筑产业化成为一个热点话题。最近,重庆市明确了以钢结构公司为平台,推进钢结构的推广应用方向。这无疑为建筑产业现代化释放出了积极信号,并意味着建筑产业化在全市已经引起高度重视,被视为建筑业今后发展的方向。
据区城乡建委建管节能科负责人介绍,建筑产业现代化是指采用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替代现场浇作业方式建造建筑产品,通过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推进绿色施工,实现节能减排,改善人居环境,是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
建筑产业化的优势可圈可点。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建筑产业化极其优势明显在于“五节一环保”,即可节省材料20%、可使能耗降低70%、可节水80%、可节省20%的建筑面积、可使项目周期缩短80%。最重要的是可以保护环境,现场装配施工较传统施工方式,可大大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污水的排放、噪音的干扰以及有害气体、粉尘的排放等。
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应用建筑产业现代化建造的工程面积达1800多万平方米。而重庆已从2010年开始,就在万科等项目推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
建筑产业现代化 永川有基础
永川发展建筑产业现代化有一定基础。据悉,目前我区建筑产业现代化企业已有瑞安特钢构、双竹钢构、凝易固预拌砂浆、渝琥LOW-E玻璃、固安捷新型墙体材料等涉及钢结构、预拌砂浆、新型绿色建材企业8家,已形成20亿级产能,初具规模。
位于陈食街道的中交一公局重庆建筑产业现代化构件厂瞄准市场先机,前期投资1.3亿,在此投入建设一条自动化标准生产线+异型构件生产线+钢筋生产线。目前,基地正在进行平场,预计明年上半年投产,年产量预计约5万方。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二期还将追加1亿元投资,PC预制工厂扩建将到161亩,相继再投入两条自动化生产线,预制构件年产量将达到20万方。中交一公局重庆永川预制构件生产基地的有序推进,正是我区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区城乡建委大力招商引资,成功引进或组建新的建筑产业现代化企业。其中,垒钰钢结构已与港桥工业园区签订正式协议,河北科众新型建材材料有限公司正在与三教工业园区进行洽谈。
区城乡建委负责人表示,重庆市已将我区列入重点发展地区,永川将以此为平台建成重庆市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把建筑产业现代化培育为我区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我区发展现状和对外辐射的实际,重点发展四个方面:钢结构和钢混结构及其构建产品;装配式混凝土(PC)及部品部件;预拌砂浆及混凝土;建筑节能等新型绿色建材。
强化示范带动 帮助传统建筑业转型升级
区城乡建委负责人称,我区已经推出示范试点建设项目,率先在保障性住房项目、城市道桥等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和其他政府投资项目中开展建筑产业现代化工程试点。目前,区城乡建委正在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项目、神女湖中学等项目推广应用装配式钢结构体系;在吉之汇国家农贸物流城等项目推广应用预拌砂浆。并规定从2016年1月1日起,我区严格执行《重庆市建设领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术通告(第八号)》要求,强制要求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及以上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含底部商业的)高层住宅建筑中禁止使用现场浇筑楼梯,推行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楼梯;市级重点项目(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砌筑、抹灰和楼地面工程、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及以上(以规划方案一次性批准的建筑面积计)的建设工程的砌筑、抹灰和楼地面工程强制推广预拌商品砂浆。
下一步,区城乡建委还将加快培育产业集群。坚持集中布局、集约发展,坚持大公司进入、大项目带动,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建成技术先进、功能完善、优势明显、具有较强区域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努力形成“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格局,推动全区建筑业产业结构的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