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产业化是全球建筑必行之路
咦是你哈
2017年06月12日 17:11:05
来自于行业政策
只看楼主

全国政协委员、住建部副部长齐骥在2013年10月于北京召开的中国国际住宅产业博览会上说,“在建筑领域如果中国不走(住宅产业化)这条路,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只能会越来越大。”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国建筑产业的弊病和必经之路。  建筑工业化,萌芽于18世纪产业革命以后,于20世纪20-30年代形成了理论体系,到1931年,帝国大厦落成,令建筑工业化成为最早最震惊的现实。到1968年,日本通产省正式提出“住宅产业化”(In-dustrialized Housing,也称住宅工业化),利用工业化造房技术迅速完成了战后家园重建工作。建筑工业化的本旨是通过工业化生产的方式制造建筑,它的核心包括建筑设计标准化、部品部件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化、土建装修一体化、管理运营信息化,强调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将建筑生产全过程连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这一方式的核心优势在于技术先进、质量可控、生产周期短、绿色环保等优点,因此,建筑工业化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住宅和非住宅类建筑中应用十分普遍。




全国政协委员、住建部副部长齐骥在2013年10月于北京召开的中国国际住宅产业博览会上说,“在建筑领域如果中国不走(住宅产业化)这条路,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只能会越来越大。”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国建筑产业的弊病和必经之路。


  建筑工业化,萌芽于18世纪产业革命以后,于20世纪20-30年代形成了理论体系,到1931年,帝国大厦落成,令建筑工业化成为最早最震惊的现实。到1968年,日本通产省正式提出“住宅产业化”(In-dustrialized Housing,也称住宅工业化),利用工业化造房技术迅速完成了战后家园重建工作。建筑工业化的本旨是通过工业化生产的方式制造建筑,它的核心包括建筑设计标准化、部品部件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化、土建装修一体化、管理运营信息化,强调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将建筑生产全过程连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这一方式的核心优势在于技术先进、质量可控、生产周期短、绿色环保等优点,因此,建筑工业化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住宅和非住宅类建筑中应用十分普遍。


  然而在中国,住宅产业化的推进充满了艰辛与曲折。齐骥说,“一些企业可能付出了一些成本上高昂的代价,花了很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搞研发来全力地推动推进这项工作,才使得十几年来,我们在困境当中杀出一条路。”


  在最早一批开始尝试工业化建筑的企业中,万科是最积极的一个。早在1999年,万科建筑研究中心成立,十几年来,不遗余力地进行工业化住宅的推进。到2012年,万科新开工住宅产业化面积已达272.29万平米,接近日本同行水平。这是非常令人可喜可敬的数据。
liubo-humn
2018年10月23日 05:35:37
2楼
谢谢楼主分享的资料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