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国外建筑师们觉得中国该这样抗雾霾!
昔利
昔利 Lv.10
2015年12月14日 14:51:19
只看楼主

新一年的冬天大家又迎来持续不散的雾霾天儿,也应该曾记得路边大显示屏上“雾霾天气,减少出行”的标语。不过不出行宅在建筑物里就能防止雾霾了吗? 英国擅长设计建造各种奇奇怪怪“膜儿”的建筑事务所ORPROJECT向外界发布了他们最新的建筑作品——大密封泡泡(BigSealed Bubble),宣言“打不起我还躲不起”的抗霾原则。 他们用四氟乙烯材料的大泡泡覆盖住城市,再向里面灌入新鲜的空气来塑造出一个适宜人们生活的城市空间。显然,最近几年来在中国活动频繁的ORPROJECT看到了北京高浓度污染给建筑带来的新设计思路,为抗空气污染建筑在中国的诞生做了他们力所能及的贡献。

新一年的冬天大家又迎来持续不散的雾霾天儿,也应该曾记得路边大显示屏上“雾霾天气,减少出行”的标语。不过不出行宅在建筑物里就能防止雾霾了吗?

0.jpg

英国擅长设计建造各种奇奇怪怪“膜儿”的建筑事务所ORPROJECT向外界发布了他们最新的建筑作品——大密封泡泡(BigSealed Bubble),宣言“打不起我还躲不起”的抗霾原则。

1.jpg

他们用四氟乙烯材料的大泡泡覆盖住城市,再向里面灌入新鲜的空气来塑造出一个适宜人们生活的城市空间。显然,最近几年来在中国活动频繁的ORPROJECT看到了北京高浓度污染给建筑带来的新设计思路,为抗空气污染建筑在中国的诞生做了他们力所能及的贡献。

2.jpg
3.jpg

在大密封泡泡的膜儿结构的设计上,ORPROJECT的建筑师采用了他们最喜爱的“计算机算法设计”——设定好整体空间的尺寸,定位结构的起点和终点,剩下的交给计算机算法。在这种设计思想下可以按照不同需求产出的不同结构体,不用每次重新设计,并且成品受力均匀、造型独特。这可以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不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植物园大棚里,也多少算是一种安慰吧。

为了完成这种超大型的膜儿结构,建筑师需要选取最佳受力的几何结构,于是他们选择了叶脉和蝴蝶翅膀的脉络作为原型进行设计,最终使得大跨度的膜儿结构得以真正实现。在膜儿结构上还设计了太阳能电池板为整个系统进行供电。

4.jpg

膜儿内的世界其实真的就是一个植物园,四周的建筑成为膜儿结构的边界,从上空看去就像是蜘蛛在建筑之间结的网一样。这样一来,只要一开窗户就可以进来新鲜的空气,室内室外的空气污染问题同时解决。


5.jpg

不过当小编看到这个建筑项目的时候,突然就想到了那个因为免疫系统缺失而不得不生活在无菌泡泡里长达12年的的泡泡男孩——他生命中第一次触摸到妈妈就是在他走出泡泡迎接生命终结的时候。再面对这个为了对抗城市空气污染而设计的密封大泡泡时,只有徒增悲伤,谁让我们老把大自然形容成母亲呢。

1.jpg
6.jpg

其实有很多“好事者”已经开展了一系列实验,简单地归纳一下实验的结果就是:在室内,只有在门窗紧闭密不透风的空间内,pm2.5的数值才会渐渐变小,降低雾霾的污染,不过那些从屋中消失的雾霾其实也没被糟蹋,因为全都在人的肺里完成的净化过程。室内仿佛也没法呆了。

最后再提一下另外的一个泡泡——即将在北京怀柔建设世界最大“烟雾泡泡”。这个大泡泡和上一个大泡泡不太一样,它是作为一个环境实验室而存在的,在里面科学家可以模拟灰霾的形成和治理。

7.jpg

该材料同时用在了英国著名的伊甸园工程中,那里汇集了几乎全球所有的植物。Orproject公司希望再现伊甸园工程中建造植物园的想法,因此他们项目的渲染图看起来延绵起伏。空气膜结构的几何纹理模仿蝴蝶翅膀和树叶的脉络。

在同一空间中可以塑造不同的微气候,比如一端是热带雨林气候,另一端是亚利桑那气候。该温室将采用太阳能电池为包括空气净化器在内的设备供电。


▲微点评:虽然感觉科技性确实蛮强的,但是考虑到北京那也是一大片土地,实现起来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另外是不是在北京以后就不用伞了,在这么一个“大泡泡”里,刮风下雨都不怕。

以后就建吸霾的房子。

2015世博会在意大利米兰举办,致力于探索如何以逐渐减少的资源供养整个地球。其中,有一栋专为世博会设计的“意大利馆”,可以清洁空气,消除雾霾。

据了解该建筑拥有9000平方米的光催化混凝土——遇到太阳光会分解氮氧化合物的材料——大楼的外观可谓一个巨大的烟雾过滤器。

14260536317631.jpg

这不禁让人想起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烟雾诗句”——该大学的某栋建筑物侧边设了一块平板,上面写了一首歌颂纯净空气的诗,平板的材料又有助于消除污染。

人们还会想起附属于墨西哥一家医院的百米长墙Torre de Especialidades,此墙用某种类似蜂巢的特殊材料制成,同样可以清洁周遭的空气。

对于米兰的除霾建筑,设计公司Nemesi & Partners透露,意大利馆模仿石化森林而设计。“Palazzo Italia的设计灵感源于‘天然建筑’,多亏那些交织的线条,展馆外观的分支结构产生了光影和虚实空间的交错,让人不禁联想到大地艺术的杰作,”Nemesi & Partners建筑公司的发言人费德丽卡·布罗巴罗尼(Federica Provaroni)在邮件中说道。

a.jpg



该公司还与Proger和BMS Progetti的工程师,以及罗马智慧大学的利维奥·圣托利(Livio de Santoli)教授合作,后者专注于研究建筑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为了进一步展现森林主题,建筑师们还将设计一个与众不同的天盖。屋顶将附带一个迷你太阳能发电厂,一套太阳能板将在白天为建筑的内部提供能量。

微评:如果以后建的房子都这样,占地面积上涨,公摊扩大了,加上建筑成本增加,以后这房子更买不起了。

摩天大楼净化空气。

中国的城市里空气污染越来越多,摩天大楼也越来越多。

聪明的人想到了一个新方法:利用组合式摩天大楼来净化污浊的空气。


sa.jpg


长驻中国的建筑师亚历山大●包尔钦(AlexanderBalchin)提出“空气净化大楼”方案,这种针对中国城市而设计的空气净化大楼,能够在同一时间内过滤净化它周围几个城区的空气。污浊空气会被抽到一个中央烟囱,然后由燃煤发电站里常用的一些系统设备来处理,从而获得净化。“由于PM2.5微粒属于碳种类,所以它可以被收集起来,甚至重新利用。”鲍尔钦写道。

在大楼的内部,空气经过洗气器(Venturiscrubber)的过滤,从而被净化。净化后的空气通过出风口被输送到大楼内部其它地方,以供人们使用。

一套分离出来的净化系统,对污染微粒进行电离和积聚,然后把干净的空气再送回到城市中去。另外一个附带的好处就是这些喷出来的空气,还可以通过风力发电为大楼提供能源。

每幢摩天大楼由不同的模块组成,所以说,当一个城市需要加强空气净化力度,或者增加住宅或办公空间的时候,把更多的模块加装到大楼上就可以了。相反,当政府已经完成市内空气净化的目标之后——可能是数十年后这些模块就可以被拆下来,送往其它有需要的城市中去。

dsa.jpg

▲微评:也不知道这种净化空气的大楼什么时间才能看到,不过这个“模块理论”跟空气魔方倒是颇有一种不谋而合的默契感呢,是想一下当魔方君变成一个大大的摩天大楼,可以随意组装的那种,想想就觉得好棒呢。

无论如何,祈愿各地的天空可以再次恢复到曾经的蓝天白云。


0.jpg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14260536317631.jpg


a.jpg


dsa.jpg


sa.jpg

免费打赏
wxf20072008
2015年12月14日 21:09:14
2楼
治根不治标的作法
回复
轩辕圣子
2015年12月15日 07:29:50
3楼
中国该这样抗雾霾!,谢谢分享
回复
hxp6261
2015年12月15日 10:16:43
4楼

中国该这样抗雾霾!,谢谢分享
回复
hxp6261
2015年12月15日 10:36:06
5楼
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真仙
2015年12月15日 11:21:44
6楼
有研究价值!
不仅是建筑界,其他行业也要琢磨一番。
不忙着去火星,先解决北京吧;P
回复
pengmenglong
2015年12月16日 08:59:39
7楼
漂亮……真是美呀
回复
一气化三清
2015年12月16日 09:23:31
8楼
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轩陌
2015年12月16日 09:54:59
9楼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波奔儿灞
2015年12月16日 10:25:26
10楼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悦宸建筑
2015年12月16日 10:26:53
11楼
西医动手术,中医断根。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