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做的第一个高层开一个记录贴,本工程正在进行中
怪小king
怪小king Lv.13
2015年09月28日 11:10:59
只看楼主

本帖最后由 怪小king 于 2015-9-28 13:36 编辑 2015-09-25 2#--结构形式:剪力墙(少柱)6度区,H=81.2m,地下一层,地上26层 地下室一层,层高4.200,但是考虑到水沟(建筑做法,结构做比较麻烦), 模型里面地下室层高增加200mm,即4.400m 一层考虑到人防,降板1.300m全为覆土,加上覆土荷载,让电线什么之类的不穿地下一层楼板,直接从覆土出去,一层层高为5.100+1.300=6.400m,

本帖最后由 怪小king 于 2015-9-28 13:36 编辑

2015-09-25
2#--结构形式:剪力墙(少柱)6度区,H=81.2m,地下一层,地上26层
地下室一层,层高4.200,但是考虑到水沟(建筑做法,结构做比较麻烦),
模型里面地下室层高增加200mm,即4.400m
一层考虑到人防,降板1.300m全为覆土,加上覆土荷载,让电线什么之类的不穿地下一层楼板,直接从覆土出去,一层层高为5.100+1.300=6.400m,
2层到4层为商铺,层高5.100*2m、5.000m
5层以上为住宅,层高2.900*22
原则
1.防震缝抗规 6.1.4,高规3.4.10
100+((81.2-15)/5*20*50%)=232.4mm,取250mm
2.飘窗模型中采取悬挑板导荷,然后挑梁
3.抗震等级根据高规3.9.3,6度区,建筑高度>80m,抗震等级为三级;5层以下是商铺,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3.0.2-2、3.0.3-2、6.0.5,商铺部分为重点设防类别,即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加强其抗震措施,查高规表3.9.3,抗震等级为二级。即商铺部分按抗震等级为二级来考虑,但是地震作用还是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考虑
4.墙厚住宅部分墙厚200mm,高规7.2.1,抗规6.4.1、6.5.1
商铺部分墙厚350mm,高规7.2.1,抗规6.4.1、6.5.1
5.剪力墙布置规则:高规7.1.1、7.1.2、整个8.1节,抗规6.4、6.5
6,底部加强区抗规6.1.10,高规7.1.4,取底部两层
7,平面布置两种方案比较,剪力墙布置考虑楼层上下的关系,楼梯间与电梯间最好不要动,墙尽量外偏,不要动建筑的间距,电梯间的L型墙,拐角出主轴线400,尽量留大,以免电梯不好安装
8.强弱电井、水井在模型中均未开洞,厨房卫生间处小管道未加小梁
9.周期折减高规4.3.17,纯剪力墙取0.9
10振型数一般高层输入15~18,振型质量参与系数可达90%,高规5.1.13
11.有效宽度:轴线9处空调板部分需外延,高规3.4.6,抗规3.4.3
12.嵌固端高规3.6.3,抗规6.1.14,地下室顶板,板厚取180mm,
嵌固端考虑的是剪切刚度比,抗规6.1.14,高规5.3.7(参考条文说明)
楼层侧向刚度比考虑的是地震剪力与层间位移比值刚度,高规3.5.2,抗规3.4.3
13.
模型
1.墙体材料外墙,混凝土空心砌块,容重16kN/m^3,内墙,混凝土加砌块,容重7*1.2=8.4kN/m^3
2.楼面恒活载:标准层,恒载,取1.5kN/m^2,活载,卫生间取2.5kN/m^2,走廊阳台取2.5kN/m^2,其余取2.5kN/m^2,楼梯,板厚为零,恒载8kN/m^2,活载3.5kN/m^2
商铺层,恒载,取1.5kN/m^2,活载3.5kN/m^2
地下室顶板,恒载,1.3m的覆土1.3*18+1.5=24.9,活载4.0 kN/m^2
3.剪力墙:阳台处剪力墙不能布置成L型,只能布置成一字墙,故加端柱(端柱截面≥2倍墙厚,见高规表7.2.15注释2);若墙厚为200mm,墙长至少为200*8mm,避免短肢剪力墙,但8倍墙长,PK仍会认为是短肢剪力墙,故墙长取1700mm
L型的剪力墙,短肢部分尽量做3倍墙厚
4.梁高与板厚住宅梁尽量做200*400,地下室顶板取180mm,标准层板厚取100mm,屋面板厚取120mm
5.剪力墙混凝土容重取27kN/m^3
6.墙柱混凝土等级:1-8层C40,9-12层C35
7.底层商铺抗震等级为二级,手动修改,注意次梁的
8.嵌固端所在层号为2,因为地下室组装进去了,地下室顶板为嵌固端
9.风荷载效应放大系数为1.1,高规4.2.2(条文说明比较详细,房屋高度大于60m的高层建筑),高层主要是风荷载控制
10.用于舒适度验算的风压,取重现期为十年的风压值
11.顺风向风振荷规8.4.1,对于高度大于30m且高宽比大于1.5的房屋,以及基本自振周期T大于0.25s的各种高耸结构,应考虑风压脉动对结构产生的顺风向风振的影响。模型有考虑
12.横风向风振与扭转风振:见荷规8.5。模型未考虑
13.设缝多塔背风面体型系数:主要用于带抗震缝的结构风荷载计算中,需在多塔定义中设置风的遮挡面,次参数及“第*段体型系数”才共同起作用,如果不定义风的遮挡面,则“设缝多塔背风体型系数”不起作用。模型未设置
14.墙柱设计、传给基础的活荷载折减,未考虑
15.柱墙基础、梁楼面活荷载折减,未考虑
16.梁楼面活载不利布置:高规5.1.8,有考虑
17.地下室信息设置
18.特殊构件补充定义:取消了一些系统默认是连梁的框梁
19.


1.png


2.png

设计小兵
2015年09月28日 12:55:17
2楼
商铺层是否需考虑夹层荷载?实际上商户入驻后一般都会做夹层
回复
怪小king
2015年09月28日 13:07:57
3楼
设计小兵 发表于 2015-9-28 12:55 商铺层是否需考虑夹层荷载?实际上商户入驻后一般都会做夹层5.1m怎么做夹层呢,甲方好像没有要求这个
回复
怪小king
2015年09月28日 16:44:57
4楼
2015-09-28
模型中遇到的问题:
1.由于层高突变(5.1m-2.9m)造成薄弱层
2.剪重比:规范对剪重比的要求是基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在结构周期大于3s时,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可能偏小的情况,为保证结构安全而考虑的。规范针对上述情况对“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修正,即规定了最小值水平地震作用
3.墙轴压比:由于墙设置比较短,加长之后此情况消失
4.墙体稳定性验算:高规附录D
5.框架柱倾覆弯矩及0.2V0调整系数:高规8.1.3、8.1.4
文件中输出的地震倾覆力矩分三种情况
 规定水平力框架柱及短肢墙地震倾覆力矩(抗规)
 规定水平力框架柱及短肢墙地震倾覆力矩(轴力方式)
 内力CQC的框架柱及短肢墙地震倾覆力矩
10版新规范才开始提出了“规定水平力”的计算方法,同样,如果按规范设计,需要看的是这种方式下的计算结果,而判断结构类型,只需要看嵌固端的计算结果;
轴力方式是高规的编写专家提出的方法,但并未写入规范里;
内力CQC方法是08版及之前版本采用的方式
“规定水平力”一般可采用振型组合后的楼层地震剪力换算的水平地震作用力,并考虑偶然偏心;
水平力的换算原则:每一楼层处水平作用力,取该楼面上下两个楼层地震剪力差的绝对值
6.
基础
1.由于墙下布PHC桩(间距4d)不好布下,于是采用了沉管灌注桩(3d),出了试桩图-沉管灌注桩,今天甲方发回信息要采用PHC管桩,采用的墙体荷载要调整
回复
vikinson
2015年09月28日 18:29:38
5楼
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tmgc3zxh
2015年09月29日 13:41:46
6楼
一层地下室,嵌固端宜取在基础顶,比较经济。
回复
tmgc3zxh
2015年09月29日 13:46:48
7楼
小次梁有点多,还有两侧的异形板要考虑一下,感觉不太好,两侧靠内的长墙没连梁形成联肢墙,,不能发挥太多作用
回复
怪小king
2015年09月29日 15:29:08
8楼
tmgc3zxh 发表于 2015-9-29 13:46 小次梁有点多,还有两侧的异形板要考虑一下,感觉不太好,两侧靠内的长墙没连梁形成联肢墙,,不能发挥太多 …首先,谢谢指点,异形板采取加强板厚的措施,其他的我还不是特别懂,嵌固端什么的,都是BOSS定的,,,,,,,谢谢指点,至于你说的次梁太多,这应该是建筑方案这样设计有墙的地方,做民用不会无缘无故的加梁的。再次谢谢指点
回复
x1xqq
2015年09月29日 15:39:52
9楼
本帖最后由 x1xqq 于 2015-9-29 15:42 编辑

楼梯不建入模型计算,楼梯间应顺楼梯方向设剪力墙。内侧有电梯井的一片墙(不过已被改掉了),外侧缺一片。
回复
zhuhemei2007
2015年09月29日 15:59:14
10楼
防震缝的宽度为什么不是{100+【(81-15)/5】x20}x50%?
回复
tmgc3zxh
2015年09月29日 18:03:54
11楼
怪小king 发表于 2015-9-29 15:29 首先,谢谢指点,异形板采取加强板厚的措施,其他的我还不是特别懂,嵌固端什么的,都是BOSS定的,,,, …小跨度板,墙下无梁也可以的,该保守的要保守,该胆大的要胆大。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