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体系若与世界其他园林体系相比较,它具有许多不同的个性,而它的各个类型之间,又有着许多相同的共性。但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则是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主旨。 园林创作在我国应该说是一门古老的学科,说它古老,是因为我们的造园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有一批世界上堪称绝佳的传统园林范例和理论。 一、古典园林创作中的自然要素 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当然也是风景式园林的构景要素。但中国的古典园林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都以体现自然界中自然要素的综合审美内涵来完成作品创作的。在园林空间中,强调多种形式地体现自然美的特征,在有意无意之间形成“意”与“境”的统一。所以中国古典园林绝非一般的利用或是简单的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的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唯其如此,象颐和园那样的大型天然山水园才能够把具有典型性格的江南湖山景观在北方的大地上复现出来。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这个特点在人工山水园的筑山、理水、植物配置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在充分运用自然要素造景的布局中,形成静态与动态空间布局。小桥流水、叠石飞瀑、三面荷花、四面垂柳、半潭秋水等,营造出有形或无形的空间性格。花影、树影、云影、水影、风声、水声、鸟语、花香、虫鸣等。这些都是在广博的自然画卷中,经过高度的概括与升华,形成的“高山流水,鸟语花香”的佳境。这些对自然景观的浓缩与创造、恰恰是“人化的自然”,它融会了创作者的个人情趣,形成了中国古典园林“文人山水园”的精华。这些精华的组成是以景观中的自然要素作为主体。
园林创作在我国应该说是一门古老的学科,说它古老,是因为我们的造园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有一批世界上堪称绝佳的传统园林范例和理论。
一、古典园林创作中的自然要素
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当然也是风景式园林的构景要素。但中国的古典园林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都以体现自然界中自然要素的综合审美内涵来完成作品创作的。在园林空间中,强调多种形式地体现自然美的特征,在有意无意之间形成“意”与“境”的统一。所以中国古典园林绝非一般的利用或是简单的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的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唯其如此,象颐和园那样的大型天然山水园才能够把具有典型性格的江南湖山景观在北方的大地上复现出来。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这个特点在人工山水园的筑山、理水、植物配置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在充分运用自然要素造景的布局中,形成静态与动态空间布局。小桥流水、叠石飞瀑、三面荷花、四面垂柳、半潭秋水等,营造出有形或无形的空间性格。花影、树影、云影、水影、风声、水声、鸟语、花香、虫鸣等。这些都是在广博的自然画卷中,经过高度的概括与升华,形成的“高山流水,鸟语花香”的佳境。这些对自然景观的浓缩与创造、恰恰是“人化的自然”,它融会了创作者的个人情趣,形成了中国古典园林“文人山水园”的精华。这些精华的组成是以景观中的自然要素作为主体。
古典园林创作着重艺术意境的创造,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是我国传统造园的特色,它受宗教对仙山琼阁得憧憬,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讴歌,以至历代名家山水画寓情寄意的影响是很深的。诗情画意可以在许多园林艺术意境的创造上反映出来。《园冶》在“园说”“相地”“借景”诸篇中所强调的都涉及艺术意境的创造。譬如在“园中有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浪漫。”“萧寺可以卜邻,梵音到耳,远峰偏宜借镜,秀色堪食,紫气青霞,鹤声送来枕上。”“溶溶月色,瑟瑟风声,静拢一榻琴书,动涵半轮秋水,清气觉来几席,凡尘顿远襟怀”等句。在这些描述中,把远山、萧寺、洁水、花卉云霞、月色、风声、鹤唳、梵音、琴书等各种各样的形、声、色、味、组景因素都点了出来,其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加强富于艺术意境的园林景观效果。古典园林组景,景区命名大多属于某种意境的概括,皇家苑囿和私家园林莫不如此。古典园林创作的立意强调景观效果,突出艺术意境创造,有一个最重要最基本的要素,就是必须结合进去,否则景观或艺术环境就会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自然风景佳丽的地区组景(如颐和园),比较容易取得良好的景观效果,在一般地区由于缺少良好的自然条件,组景创作立意会比较困难,但只要在设计过程中,不放过任何自然条件的有利因素,还是可以做到立意新颖的,这充分体现了,古典园林创作的主旨——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一)山
园林内使用天然石块堆筑假山的技艺叫做“叠山”,匠师们广泛采用各种造型、纹理、色泽的石材,以不同的堆叠风格而形成许多流派。造园几乎离不开石,石的本身也逐渐成为人们鉴赏品玩的对象,并以石而创为盆景艺术,案头清供。南北各地现存的许多优秀的叠山作品,一般最高不过八、九米,无论模拟真山的全貌或是截取真山的一角,都能够以小尺度而创造峰、峦、岭、洞、谷、悬岩、峭壁等形象写照。从它们的堆叠章法和构图经营上,可以看到天然山岳构成规律的概括、提炼。园林假山都是真山的抽象化、典型化的缩移摹写,能在很小的地段上展现咫尺山林的局面、幻化千岩万壑的气势。园林里面之所以能够体现高于自然的特点,主要即得之余叠山这种高级的艺术创作。
(二)水
园林内开凿的各种水体也都是自然界的河、湖、溪、涧、泉、瀑等艺术概括,人工理水务必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哪怕再小的水面亦必曲折有折,并利用山石点缀岸、矶,有的还故意做出一弯港汊、水井以显示源流脉脉、疏水若为无尽。稍大一些的水面,则必堆筑岛、堤、架设桥梁。在有限的空间内尽量写仿天然水景的全貌,这就是“一勺则江湖万里”之立意。
(三)植物
而园林植物配置尽管姹紫嫣红,争奇斗妍,但都以树木为主调,因为翳然林木最能让人联想到大自然界发华繁茂的生态。像西方之花卉为主的花园,则是比较少的栽植树木不讲求成行成列,但亦非随意参差。往往以三株五株虬枝枯干而予人以蓊郁之感,运用少量树木的艺术概括,而表现天然植被的气象万千。二、中西园林的创作差异就那英国园林与中国园林来说,同为风景园林,二者都以大自然作为创作的本源。但前者是以理性的客观的写实,侧重与再现大自然风景的具体实感,审美感情则蕴涵于被再现的物象总体之中,后者为感性的主观的写意,侧重于表现主体对物象的审美感受,和因之而引起的审美感情。英国园林之创作,原原本本把大自然的构景要素经过艺术地组合,相应于用地的大小而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中国园林的创作则是通过对大自然及其构景要素的典型化、抽象化、而传达给人们以自然生态的信息,它不受地段的限制,能于小中见大,也可大中见小。
总之,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主旨,目的在于求得一个概括、精练、典型的而又不失其自然生态的山水环境。这样的创作又必需合乎自然之理,方能获致天成之趣。否则就不免流于矫揉造作,犹如买椟还珠、图具抽象的躯壳而失却风景园林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