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理工大学道路毕业设计路线平面设计
ulpe50838
ulpe50838 Lv.9
2015年09月10日 08:52:23
来自于道路工程
只看楼主

3 路线平面设计3.1平面设计技术指标的确定3.1.1直线1. 直线的适用条件(1) 路线完全不受地形,地物限制得平原区或山区得开阔谷底;(2) 市镇及其近郊或规划方正得农耕区等以直线为主体的地区;(3) 为缩短构造物长度,便于施工,创造有利的引道条件;(4) 平面交叉点附近,为争取较好的行车和通视条件;(5) 双车道公路在适当间隔内设置一定长度的直线,以提供较好的超 车路段。

3 路线平面设计
3.1平面设计技术指标的确定
3.1.1直线
1. 直线的适用条件
(1) 路线完全不受地形,地物限制得平原区或山区得开阔谷底;
(2) 市镇及其近郊或规划方正得农耕区等以直线为主体的地区;
(3) 为缩短构造物长度,便于施工,创造有利的引道条件;
(4) 平面交叉点附近,为争取较好的行车和通视条件;
(5) 双车道公路在适当间隔内设置一定长度的直线,以提供较好的超
车路段。
2. 直线的最大长度
直线的最大长度应有所限制,当采用长的直线线形时,为弥补景观单调之缺陷,应结合沿线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规范规定,直线的最大长度,在城镇及其附近或其他景色有变化的地点可大于20V,在景色单调的地点最好控制在20V以内。
3. 直线的最小长度
规定丘陵区二级公路: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为6V,即240米。反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为2V,即80米。当直线两端没有缓和曲线时,可直接相连,构成S形曲线。
本设计中采用大半径曲线相连或曲线间通过缓和曲线构成S型曲线。
3.1.2平曲线的最小长度
公路的平曲线一般情况下应具有设置缓和曲线(或超高,加宽缓和段)和一段圆曲线的长度;平曲线的最小长度一般不应小于2倍的缓和曲线的长度。由缓和曲线和圆曲线组成的平曲线,其平曲线的长度不应短于9s的行驶距离,由缓和曲线组成的平曲线要求其长度不短于6s的行驶距离。平曲线内圆曲线的长度一般不应短于车辆在3s内的行驶距离。
3.2导线要素计算及导线绘制
3.2.1交点间距计算
交点间距计算公式为
(3-1)
计算相邻交点距离见表3-1。
表3-1 交点坐标表
控制点 X Y
JD00 1530.828 0
JD01 1464.124 286.504
JD02 881.383 841.192
JD03 879.850 1274.315
JD04 1130.742 1932.654
JD05 1476.489 2192.150
(1) JD0——JD1 L1 =294.167m
(2) JD1——JD2 L2 =804.528m
(3) JD2——JD3 L3 =433.126m
(4) JD3——JD4 L4 =704.527m
(5) JD4——JD5 L5 =432.295m
3.2.2导线方位角计算
导线方位角计算公式为:
(3-2)
或 (3-3)
(1)JD1交点桩号K0+294.167
-4.29515471
=180 -76.894 =103. 106
-0.95186026
=180 -43.721 =136.279
=136.279 -103.106 =33.173
(2)JD2交点桩号K1+098.695
-0.95186026
=180 - .587 =136.413
-283.643091
=180 - .798 =90.202
=136.413 -90.202 =46.211
(3)JD3交点桩号K1+531.821
-282.532942
=180 -89.797 =90.203
2.62399359
=69.138
=90.203 -69.138 =21.065
(4)JD4交点桩号K2+236.348
2.62399359
=69.138
0.750537243
=36.890
=69.138 -36.890 =32.248
3.3圆曲线的设置
圆曲线是平面线形中常用的线形要素,圆曲线的设计主要确定起其半径值以及超高和加宽。
3.3.1圆曲线的最小半径
(1) 极限最小半径
(2) 一般最小半径
平面线形中一般非不得已时不使用极限半径,因此《规范》规定了一般最小半径。
(3)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当圆曲线半径大于一定数值时,可以不设超高,允许设置与直线路段相同的路拱横坡。
圆曲线最小半径见表3-2。
表3-2 圆曲线最小半径(m)
设计速度(km/h) 40
一般最小半径(m) 100
极限最小半径(m) 60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 路拱
600
路拱
800
3.3.2圆曲线的最大半径
选用圆曲线半径时,在地形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应尽量采用大半径曲线,使行车舒适,但半径过大,对施工和测设不利,所以圆曲线半径不可大于10000米。
3.3.3圆曲线半径的选用
在设计公路平面线形时,根据沿线地形情况,尽量采用了不需设超高的大半径曲线,最大半径为800米,极限最小半径及一般最小半径均未采用,设置曲线最小半径为250米。
3.4缓和曲线的设置
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一般应满足以下几方面:
(1) 离心加速度变化率不过大;
(2) 控制超高附加纵坡不过陡;
(3) 控制行驶时间不过短;
(4) 符合视觉要求。
因此,《规范》规定:丘陵区二级公路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35m.。一般情况下,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当圆曲线半径大于或等于不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时,可不设缓和曲线。
JD1处圆曲线半径为700m,JD4处圆曲线半径为800m,不需设置缓和曲线。JD2处圆曲线半径为250m,JD3处圆曲线半径为300m,均小于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半径,需设置缓和曲线。
3.5曲线要素的计算
曲线要素计算采用“图 3-1 平曲线计算示意图”形式。

图 3-1 平曲线计算示意图
JD1处:
切线长: =R tan =700 tan =209.389m
曲线长: = = 33.173 =406.918m
外距: =R sec -R=700 sec -700=30.646m
切曲差: = - =11.860m
JD2处:
取A= ,由A= 得缓和曲线长度 = =62.5m
切线增值:q= - = - =31.234m
内移值:p= - = - =0.651m
缓和曲线角: = = =7.162
切线长: =(R+p)tan +q=138.173m
曲线长: =( - ) + =264.133m
其中圆曲线长: =( - ) =139.133m
外距: =(R+p)sec -R=22.51m
切曲差: = - =12.213m
JD3处:
取A= ,由A= 得缓和曲线长度 = =75m
切线增值:q= - = - =37.48m
内移值:p= - = - =0.781m
缓和曲线角: = = =7.162
切线长: =(R+p)tan +q=93.403m
曲线长: =( - ) + =185.295m
其中圆曲线长: =( - ) =35.295m
外距: =(R+p)sec -R=5.935m
切曲差: = - =1.511m
JD4处:
切线长: =R tan =800 tan =231.276m
曲线长: = = 32.248 =450.276m
外距: =R sec -R=800 sec -800=32.760m
切曲差: = - =12.276m
3.6主点桩号的设置
JD1处:
JD1 K0 +294.167
209.389
84.778
+ 406.918
491.696
203.459
288.237
5.930
JD1 294.167
JD2处:
JD2 K1 + 98.695
138.173
K0 + 960.522
+ 62.5
K1 + 23.022
+ 139.133
K1 + 162.155
+ 62.5
K1 + 224.655
132.067
QZ K1 + 92.588
6.107
JD2 K1 + 98.695
JD3处:
JD3 K1 + 531.821
93.403
K1 + 438.418
+ 75
K1 + 513.418
+ 35.295
K1 + 548.713
+ 75
K1 + 623.713
92.648
QZ K1 + 531.065
0.756
JD3 K1 + 531.821
JD4处:
JD4 K2 + 236.348
231.276
K2 + 5.072
+ 450.276
K2 + 455.348
225.138
K2 + 230.210
6.138
JD4 K2 + 236.348
3.7行车视距
行车视距是否充分,直接关系着行车的安全与速度,它是公路使用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行车视距可分为:停车视距、会车视距、超车视距。
《规范》规定,二级公路设计视距应满足会车视距的要求,其长度应不小于停车视距的两倍。工程特殊困难或受其它条件限制的地段,可采用停车视距,但必须采取分道行驶措施。
对于丘陵区二级公路,停车视距St取40m,超车视距Sc一般值取200m,低限值取150m。
3.8平面视距的保证
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时,弯道内侧行车视线可能被树木、建筑物、路堑边坡或其他障碍物所遮挡,因此,在路线设计时必须检查平曲线上的视线是否能得到保证,如有遮挡时,则必须清除路线横净距内的障碍物。当视野内有稀疏的成行树木,单棵树木或灌木,对视线的妨碍不大,并可引导行车或能构成行车空间时,则可予以保留。
4 路线纵断面设计
4.1纵坡设计
纵坡的大小与坡段的长度反映了公路的起伏程度,直接影响公路的服务水平,行车质量和运营成本,也关系到工程是否经济、适用,因此设计中必须对纵坡、坡长及其相互组合进行合理安排。
4.1.1纵坡设计原则
1.纵坡设计必须满足《标准》的各项规定。
2.为保证车辆能以一定速度安全顺适地行驶,纵坡应具有一定的平顺性,起伏不宜过大和过于频繁。
3.纵坡设计应对沿线地形、地下管线、地质、水文、气候和排水等综合考虑,视具体情况加以处理,以保证道路的稳定与通畅。
4.一般情况下纵坡设计应考虑填挖平衡,尽量使挖方运作就近路段填方,以减少借方和废方,降低造价和节约用地。
5.平原微丘区地下水埋深较浅,或池塘、湖泊分布较广,纵坡除应满足最小纵坡要求外,还应满足最小填土高度要求,保证路基稳定。
6.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充分考虑通道、农田水利等方面的要求。
4.1.2最大纵坡
汽车沿纵坡向上行驶时,升坡阻力及其他阻力增加,必然导致行车速度降低。一般坡度越大,车速降低越大,这样在较长的陡坡上,将出现发动机水箱开锅、气阻、熄火等现象,导致行车条件恶化,汽车沿陡坡下行时,司机频繁刹车,制动次数增加,制动容易升温发热导致失效,驾驶员心里紧张、操作频繁,容易引起交通事故。尤其当遇到冰滑、泥泞道路条件时将更加严重。因而,应对最大纵坡进行限制。
最大纵坡值应从汽车的爬坡能力、汽车在纵坡段上行驶的安全、公路等级、自然条件等方面综合考虑,《规范》规定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最大纵坡为7%。
4.1.3最小纵坡
各级公路的路堑以及其他横向排水不畅路段,为保证排水顺利,防止水浸路基,规定采用不小于0.3%的纵坡。当必须设计平坡(0.0%)或小于0.3%的坡度时,其边沟应做纵向排水设计。
4.1.4最小坡长
如果坡长过短,变坡点增多,形成”锯齿形”的路段,容易造成行车起伏频繁,影响公路的服务水平,减小公路的使用寿命。为提高公路的平顺性,应减少纵坡上的转折点;两凸形竖曲线变坡点间的间距应满足行车视距的要求,同时也应保证在换档行驶时司机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和换档时间,通常汽车以计算行车速度行驶9s-7415s的行程可满足行车舒适和插入竖曲线的要求。
查《标准》后,本设计的最小坡长Smin=120m。
4.1.5最大坡长
汽车沿长距离的陡坡上坡时,因需长时间低挡行驶,易引起发动机效率降低。下坡时,由于频繁刹车将缩短制动系统的使用寿命,影响行车安全。一般汽车的爬坡能力以末速度约降低至设计车速的一半考虑,对坡度的最大坡长应加以限。《标准》规定了最大坡长见表4-1。
表4-1 各级公路纵坡长度限制
设计速度(km/h) 40
纵坡坡度(%) 4 1100
5 900
6 700
7 500
8 300



4.1.6 平均纵坡
平均纵坡是衡量纵断面线形设计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为了合理运用最大纵坡、缓和坡段及坡长,应控制路线总长度内的平均纵坡,《规范》规定二级公路越岭路线的平均纵坡以接近5.5%(相对高差为200-500米)和5%(相对高差大于500米)为宜。并注意连续3000m路段范围内的平均纵坡不宜大于5.5%。
i平均=h/L (4-1)
式中 h——相对高差
L——路线长度
4.2竖曲线设计
为保证行车舒适平顺、安全、视距良好及满足平、竖曲线组合的要求,在变坡点处均应设置竖曲线。
4.2.1竖曲线最小半径
(1) 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
对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的确定主要考虑:限制离心力不过大、汽车在跨线桥下行车视距的保证和夜间行车视距的保证和夜间行车前灯照射范围内的视距保证等三个方面。
查《规范》有:车速为40km/h时的凹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Rmin=700m。
(2) 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
确定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主要考虑保证汽车行驶视距和汽车能够安全行驶通过曲线段。通常当汽车行驶在凸形竖曲线变坡点附近时,由于变坡角的影响在司机的视线范围内将产生盲区。此时司机的视距与变坡角的大小及视线高度有密切关系。当变坡角较小时,不设竖曲线也能保证视距,但变坡角较大时,必须设竖曲线以满足行车视距的要求。
查《规范》有:车速为40km/h时的凸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Rmin=700m。
4.2.2竖曲线的最小长度
查《规范》有:车速为40km/h时的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Lmin=35m。
4.2.3平纵组合的设计原则
1.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
2.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均衡;
3.暗、明弯与凸、凹竖曲线的组合应合理悦目;
4.平、竖曲线应避免不当组合;
5.注意与道路周围环境的配合,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和紧张程度,并可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
4.3竖曲线计算
1.变坡点桩号:K0+288.238, , ,R=10000m
坡差: 为凸型
曲线长:
切线长:
外距:
2.变坡点桩号:K0+541.697, , ,R=3704m
坡差: 为凸型
曲线长:
切线长:
外距:
3.变坡点桩号:K0+791.697, , ,R=10000m
坡差: 为凹型
曲线长:
切线长:
外距:
4.变坡点桩号:K1+312.754, , ,R=2250m
坡差: 为凹型
曲线长:
切线长:
外距:
5.变坡点桩号:K1+699.504, , ,R=10000m
坡差: 为凹型
曲线长:
切线长:
外距:
6.变坡点桩号:K1+949.504, , ,R=2000m
坡差: 为凹型
曲线长:
切线长:
外距:
7.变坡点桩号:K2+204.438, , ,R=10000m
坡差: 为凸型
曲线长:
切线长:
外距:
8.变坡点桩号:K2+429.575, , ,R=5000m
坡差: 为凸型
曲线长:
切线长:
外距:
4.4各桩的设计高程及填挖高度的计算
设计高程=变坡点高程-(本桩号-变坡点桩号)i;
地面高程由直线内插法在平面设计图上算得
填挖高度=设计高程-地面高程。
各桩号设计标高及填挖高度见表4-2。

表4-2 各桩设计标高及填挖高度表
桩 号 设计高程 地面高程 填挖高度
第一段坡长L=288.779m 坡度i=-0.9% K0+0.000 155.000000 155.000000 0.000000
K0+50.000 154.547690 155.000000 -0.452310
K0+84.779 154.233072 155.000000 -0.766928
K0+134.779 153.780762 155.000000 -1.219238
K0+184.779 153.328452 155.000000 -1.671548
K0+234.779 152.876141 154.673034 -1.796893
K0+288.779(变坡点) 151.892540 152.392540 -0.500000
第二段坡长 L=253.459m 坡度i=-2.9% K0+334.779 150.953844 150.474873 0.478971
K0+384.779 149.515147 148.604036 0.911111
K0+434.779 148.076451 146.805563 1.270888
K0+491.697 146.438697 144.857647 1.581050
K0+541.697(变坡点) 144.662527 143.027308 1.635219
第三段坡长 L=250.000m 坡度i=-5.6% K0+591.697 142.224005 141.112468 1.111537
K0+641.697 139.448009 138.384767 1.063242
K0+691.697 136.672014 135.806641 0.865373
K0+741.697 133.896019 133.434800 0.461219
K0+791.697(变坡点) 131.300023 131.120023 0.180000
第四段坡长 L=521.057m 坡度i=-4.4% K0+841.697 128.931992 129.178638 -0.246646
K0+891.697 126.743961 127.728144 -0.984183
K0+948.621 124.252931 126.140446 -1.887515
K0+979.871 122.977911 125.230243 -2.252332
K1+11.121 121.645392 123.627968 -1.982576
K1+61.121 119.457360 120.616219 -1.158859
K1+80.688 118.601096 119.683842 -1.082746
K1+111.121 117.269329 118.628594 -1.359265
K1+150.254 115.556844 117.205106 -1.648262
K1+181.504 114.154325 116.091117 -1.936792
K1+212.754 112.694305 114.993053 -2.298748
K1+262.754 110.768797 112.845275 -2.076478
K1+312.754(变坡点) 108.863243 110.780330 -1.917087
续上表
桩 号 设计高程 地面高程 填挖高度
第五段坡长 L=386.750m 坡度i=0% K1+362.754 108.601628 107.702068 0.899560
K1+414.209 108.318533 107.657564 0.660969
K1+451.709 108.411033 106.605390 1.805643
K1+489.209 108.446033 105.561868 2.884165
K1+506.857 108.446033 105.081935 3.364098
K1+524.504 108.446033 104.357839 4.088194
K1+562.004 108.411033 102.675218 5.735815
K1+599.504 108.318533 100.897569 7.420964
K1+649.504 108.318533 101.190471 7.128062
K1+699.504(变坡点) 108.760333 102.779487 5.980846
第六段坡长 L=250.000m 坡度i=1.88% K1+749.504 109.257011 104.158393 5.098618
K1+799.504 110.195779 105.978184 4.217595
K1+849.504 111.134547 108.630606 2.503941
K1+899.504 112.073320 110.681028 1.392292
K1+949.504(变坡点) 113.807083 113.012083 0.795000
第七段坡长 L=254.934m 坡度i=4.7% K1+979.300 114.457735 114.686840 -0.229105
K2+29.300 116.764379 117.344550 -0.580171
K2+79.300 119.115560 119.911286 -0.795726
K2+129.300 121.466740 122.207493 -0.740753
K2+179.300 123.737415 124.200563 -0.463148
K2+204.438(变坡点) 123.963200 125.178482 -1.215282
第八段坡长 L=275.137m 坡度i=1.82% K2+229.300 125.358052 126.492966 -1.134914
K2+279.300 126.360450 128.913902 -2.553452
K2+329.300 127.269088 130.000000 -2.730912
K2+379.574 128.177726 130.000000 -1.822274
K2+429.575 129.091362 130.000000 -0.908638
K2+479.575(变坡点) 129.793000 132.601400 -2.808400
第九段坡长 L=136.945m 坡度i=0% K2+529.575 130.000000 131.890374 -1.890374
K2+579.575 130.000000 130.910393 -0.910393
K2+616.520 130.000000 130.000000 0.000000

5 路线横断面设计
5.1路拱设计
5.1.1路拱坡度
一般应采用双向坡面,由路中央向两侧倾斜。当在六、八车道的超高过渡段中出现宽而平缓的路面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短段落内设置两个路拱。
5.1.2路拱设计
二、三、四级公路的路拱坡度应根据路面类型和当地自然条件确定,最小宜采用1.5%。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位于中等强度降雨地区时,路拱坡度宜采用2%;位于严重强度降雨地区时,路拱坡度可适当增大。
分离式路基,每一侧车道可设置双向路拱;也可采用单向横坡,并向路基外侧倾斜。但在积雪冻融的地区,宜设置双向路拱。
在未超高地段路拱坡度取2%,土路肩坡度3%。
由于本次设计中所取的圆曲线半径在JD1、JD4处大于不设加宽最小圆曲线半径,在JD2拐弯处需要进行加宽计算。查表得JD2处加宽值为0.8m。
在本设计中,JD2、JD3处所取的圆曲线半径均小于超高最小圆曲线半径,(山岭重丘区不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为600m)。因此,在JD2、JD3拐弯处都需要进行超高计算。
本次设计的合成坡度值均为不超过10%,验算合成坡度,合成坡度均满足要求。
5.2超高与加宽
对于R>250m的圆曲线,由于其加宽值甚小,可以不加宽。有三条以上车道构成的行车道,其加宽值应另行计算。各级公路的路面加宽后,路基也应相应加宽。
5.2.1加宽过渡
为了使路面由直线上的正常宽度过渡到曲线上设置了加宽的宽度,需设置加宽缓和段。在加宽缓和段上,路面具有逐渐变化的宽度。加宽过渡的设置根据道路性质和等级可采用不同的方法。
本设计中主要是采用比例过渡,在加宽缓和段全长范围内按其长度成比例逐渐加宽,加宽缓和段内任意点的加宽值:
(5-1)
式中:
————任意点距缓和段起点的距离 (m);
————加宽缓和段长 (m);
b ————圆曲线上的全加宽 (m)。
JD2处圆曲线半径R=250m,缓和曲线 =62.5m。查相关参考文献有:200 R 250时,加宽值b取0.8m。
按《规范》有: = =62.5m,圆曲线上的全加宽值b=0.8m
==0m = =0.8m
==0.8m = =0m
其他平曲线半径均大于250m,可不设加宽。
比例过渡简单易操作,但经加宽以后的路面内侧与行车轨迹不符,缓和断定起终点出现破折,于路容也不美观。
5.2.2曲线的超高
为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的形式,这就是曲线上的超高。合理设置超高,可以全部或部分抵消离心力,提高汽车行驶在曲线上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当汽车等速行驶时,其离心力也是变化的。因此,超高横坡度在圆曲线上应是与圆曲线半径相适宜的全超高,在缓和曲线上应是逐渐变化的超高。
本设计中主要采用绕内边轴旋转的方法进行曲线的超高。先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再绕未加宽前的内侧车道边线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值。绕内边线旋转由于行车道内侧不降低,有利于路基纵向排水,一般新建工程多用此种方法。
5.2.3横断面上超高值的计算


圆曲
线上 外缘

1、计算结果均为与设计高之高差
2、临界断面距缓和段起点:
3、 距离处的加宽值:
中缘 内缘 过渡 段上 外缘
中缘 内缘
查《规范》知:当平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是,应在曲线上设置超高。故JD2、JD3处平曲线需设置超高。丘陵地区二级公路上,圆曲线半径270R 390时,超高坡度 =3%,路拱横坡度 =2%,路肩横坡度 =3%,路肩宽度 =0.75m,行车道宽度 =7m。
1.计算全超高段(从HY—QZ—HY)的全超高值
JD2处:



JD3处:



2.超高过渡段(ZH—HY及YH—HZ)内各桩点左、中、右超高值计算
(5-2)
超高缓和段长度应取5m的整倍数,并不小于10m的长度。本设计取无中间带的公路,超高设置绕边线旋转,则:
= , =
=7m, =3%,P=1/100
JD2、JD3处平曲线超高缓和段长度 = ,取5m的整倍数为25m。
JD2处:
JD2处缓和曲线 ,先取 ,计算临界长度 :

然后检查横坡从路拱坡度(-2%)过渡到超高横坡(2%)时的超高渐变率P:

计算过渡段各桩号点 、 、 :
(1) 计算K0+948.621和K1+212.754的超高值




(2) 计算K0+979.871和K1+181.504的超高值




(3) 计算K1+8.621和K1+152.754的超高值




JD3处:
JD3处缓和曲线 ,先取 ,计算临界长度 :

然后检查横坡从路拱坡度(-2%)过渡到超高横坡(2%)时的超高渐变率P:

计算过渡段各桩号点 、 、 :
(1)计算K1+414.209和K1+599.504的超高值




(2)计算K1+451.709和K1+562.004的超高值




(3)计算K1+479.209和K1+534.504的超高值




5.3土石方计算
土石方计算见表5-2。
表5-2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
桩号 距离(M) 挖方 填方
断面积(m2) 平均断面积(m2) 体积
(m3) 断面积(m2) 平均断面积(m2) 体积(m3)

K0+000   0.00     0.00    
50.000 2.66 133.0 0.00 0.00
K0+50.000 5.32 0.00
34.779 6.97 242.4 0.00 0.00
K0+84.779 8.62 0.00
50.000 11.08 553.8 0.00 0.00
K0+134.779 13.53 0.00
50.000 16.10 804.8 0.00 0.00
K0+184.779 18.66 0.00
50.000 19.39 969.5 0.00 0.00
K0+234.779 20.12 0.00
53.459 12.97 693.4 0.00 0.00
K0+288.238 5.82 0.00
46.541 3.06 142.2 2.15 100.1
K0+334.779 0.29 4.30
50.000 0.23 11.3 6.40 320.0
K0+384.779 0.16 8.50
50.000 0.16 8.0 10.96 548.0
K0+434.779 0.16 13.42
56.918 0.16 9.1 14.96 851.5
K0+491.697 0.16 16.50
50.000 0.16 8.0 16.84 841.8
K0+541.697 0.16 17.17
50.000 0.16 7.8 13.82 690.8
K0+591.697 0.15 10.46
50.000 0.16 7.8 10.27 513.5
K0+641.697 0.16 10.08
50.000 0.16 8.0 9.00 447.8
K0+691.697 0.16 7.83
50.000 0.16 8.0 5.82 291.0
K0+741.697 0.16 3.81
50.000 0.32 16.0 2.58 128.8
K0+791.697 0.48 1.34
50.000 1.86 93.0 0.67 33.5
K0+841.697 3.24 0.00
50.000 7.11 355.5 0.00 0.00
K0+891.697 10.98 0.00

续上表
桩号 距离(M) 挖方 填方
断面积(m2) 平均断面积(m2) 体积
(m3) 断面积(m2) 平均断面积(m2) 体积(m3)

K0+891.697   10.98 0.00
50.000 16.12 917.6 0.00 0.00
K0+948.621 21.26 0.00
56.924 23.20 725.0 0.00 0.00
K0+979.871 25.14 0.00
31.250 24.21 756.4 0.00 0.00
K1+11.121 23.27 0.00
50.000 18.42 921.0 0.00 0.00
K1+61.121 13.57 0.00
19.567 13.11 256.4 0.00 0.00
K1+80.688 12.64 0.00
30.433 14.27 434.3 0.00 0.00
K1+111.121 15.90 0.00
39.133 17.82 697.2 0.00 0.00
K1+150.254 19.73 0.00
31.250 12.59 393.3 0.00 0.00
K1+181.504 5.44 0.00
31.25 15.78 493.0 0.00 0.00
K1+212.754 26.11 0.00
50.000 24.77 1238.5 0.00 0.00
K1+262.754 23.43 0.00
50.000 22.48 1124.0 0.00 0.00
K1+312.754 21.53 0.00
50.000 11.00 547.8 5.47 273.3
K1+362.754 0.38 10.93
51.455 0.36 18.3 8.83 454.3
K1+414.209 0.33 6.73
37.500 0.24 9.0 13.29 498.4
K1+451.709 0.15 19.85
37.500 0.15 5.6 28.10 1053.6
K1+489.209 0.15 36.34
17.648 0.15 2.6 40.44 713.7
K1+506.857 0.15 44.54
17.648 0.15 2.6 51.53 909.3
K1+524.504 0.15 58.51
37.500 0.15 5.6 77.35 2900.4
K1+562.004 0.15 96.18

续上表
桩号 距离(M) 挖方 填方
断面积(m2) 平均断面积(m2) 体积
(m3) 断面积(m2) 平均断面积(m2) 体积(m3)

K1+562.004   0.15 96.18
37.500 0.15 5.6 119.49 4480.9
K1+599.504 0.15 142.8
50.000 0.15 7.5 137.80 6890.0
K1+649.504 0.15 132.8
50.000 0.16 7.8 117.35 5867.5
K0+699.504 0.16 101.9
50.000 0.16 8.0 90.71 4535.5
K1+749.504 0.16 79.52
50.000 0.16 8.0 69.92 3495.8
K1+799.504 0.16 60.31
50.000 0.17 8.3 46.53 2326.3
K1+849.504 0.17 32.74
50.000 0.16 8.0 23.28 1164.0
K1+899.504 0.15 13.82
50.000 0.16 7.8 10.55 527.3
K1+949.504 0.16 7.27
29.796 1.63 48.6 3.64 108.3
K1+979.300 3.10 0.00
50.000 4.89 244.3 0.00 0.00
K2+29.300 6.67 0.00
50.000 15.75 393.8 0.00 0.00
K2+79.300 9.08 0.00
50.000 8.73 436.5 0.00 0.00
K2+129.300 8.38 0.00
50.000 6.92 346.5 0.00 0.00
K2+179.300 5.48 0.00
25.138 18.98 238.6 0.00 0.00
K2+204.438 13.50 0.00
24.862 13.32 331.2 0.00 0.00
K2+229.300 13.14 0.00
50.000 21.44 1071.8 0.00 0.00
K2+279.300 29.73 0.00
50.000 30.61 1530.3 0.00 0.00
K2+329.300 31.48 0.00
50.000 25.95 1297.3 0.00 0.00
K2+379.300 20.41 0.00

续上表
桩号 距离(M) 挖方 填方
断面积(m2) 平均断面积(m2) 体积
(m3) 断面积(m2) 平均断面积(m2) 体积(m3)

K2+379.300 20.41 0.00
50.275 15.27 767.7 0.00 0.00
K2+429.575 10.13 0.00
50.000 21.34 1066.8 0.00 0.00
K2+479.575 32.54 0.00
50.000 26.96 1348.0 0.00 0.00
K2+529.575 21.38 0.00
50.000 15.78 788.8 0.00 0.00
K2+579.575 10.17 0.00
36.945 5.09 187.9 0.00 0.00
K2+616.520 0.00 0.00


6 路基设计
6.1路基设计的基本要求
路基应根据其使用要求和自然条件(包括地质、水文和材料情况等)并结合施工方法进行设计,既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又要经济合理。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地面水和地下水,必须采取将其拦截或排出路基以外。设计排水设施时,应保证水流排泄畅通,并结合附近农田灌溉,综合考虑。修筑路基取土坑和弃土堆时,应尽量将取土坑、弃土堆平整成可耕地和减少弃土侵占耕地,防止水土流失和淤塞河道,通过特殊地质、水文条件下的路基,应做好调查研究,并结合当地实际经验,进行个别设计。
6.1.1路基宽度
公路路基宽度为行车道与路肩宽度之和。当设有中间带、变速车道、爬坡车道、紧急停车带时,尚应包括这些部分的宽度。
《标准》规定设计速度为40km/h时,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的车道宽度为3.5m,路肩宽度取0.75m(一般值)或0.25m(最小值)。本设计中路肩宽度取0.75m。
6.1.2路基高度
路基高度有中心高度和边坡高度之分。中心高度是指路基中心线处设计标高与原地面标高之差。边坡高度是指填方坡脚或挖方坡顶与路基边缘的相对高差。
路基高度的设计,应使路肩边缘高出路基两侧地面积水高度,同时要考虑的地下水﹑毛细水和冰冻的作用,不致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路基高度应根据临界高度并结合公路沿线具体条件和排水及防护措施确定路堤的最小填土高度。若路基高度低于按地下水位或地面积水位计算的临界高度,可视为矮路堤。使用边坡高度值作为划分高矮深浅的依据。填土高度小于1.0-1.5m,属于矮路堤;填土高度大于18m(土质)或20m(石质)的路堤属于高路堤;填土高度在1.5-1.8m范围内的为正常路堤。大于20m的路堑为深路堑。
6.1.3边沟设计
设置在挖方路基的外侧以及填土高度较低的路堤坡脚外侧的纵向人工沟渠,称之为边沟。其主要功能在于汇集和排出路基范围内和流向路基的少量地面水。
边沟的排水量不大时,一般不需要进行水文、水利计算。依据沿线具体条件,选定标准横断面形式,边沟紧靠路基,通常不允许其他排水沟渠的水汇入,也不能与其他人工沟渠和并使用。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规定二级公路的边沟的深度不得小于0.4米,本设计中的边沟深度采用0.6米,底宽取0.4米,边沟的边坡为1:1。
6.1.4路基边坡
路基边坡坡度取决于边坡的土质、岩石的性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等自然因素和和边坡的高度。在陡坡或填挖较大的路段,边坡稳定不仅影响到土石方工程量和施工的难易,而且是路基整体性的关键。因此,确定边坡坡度对于路基稳定性和工程的经济合理性至关重要。本设计中,路基边坡坡度采用1:1.5,路堑边坡坡度采用1:0.5。
6.1.5路基压实
公路路基的压实度应符合表6-1的要求:
表列数值系重型击实试验求得的最大干密度的压实度。特殊干旱或特殊潮湿地区,表内压实数值可减少2%-3%。
表6-1 路基压实表
填挖类别 路床顶面以下深度(m) 路基压实度(%)
零填方及挖方 0-0.30 -
0-0.80 ≥95
填方路基 0-0.80 ≥95
0.80-1.50 ≥94
>1.50 ≥92
6.2路基抗震设计
6.2.1抗震强度和稳定性验算
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验算路基和挡土墙的抗震强度和稳定性,只考虑垂直路线走向的水平荷载。地震荷载应与结构重力、土的重力和水的浮力相组合,其它荷载均不考虑。
地震荷载采用静力法计算。
路基的水平地震荷载计算:
(6-1)
式中 ——重要性修正系数,取二级公路一般工程 =1.0;
——综合影响系数,取0.25;
——水平地震系数,取地震烈度8级 =0.2;
——路基计算土体的重力(KN);
——作用于路基计算土体重心处的水平地震荷载(KN)。
路基应按表6-2规定的范围和要求,验算其抗震稳定性。
表6-2 路基抗震稳定性演算范围和要求表
公 路 等 量 高速公路及一、二级公路 三、四级公路
基本烈度(度) 项目 7 8 9 9

岩石、非液化土及非软土的地基上的路堤 非浸水 用岩块及细粒土(粉性土、有机质土除外)填筑 不验算 H>20 验算 H>15 验算 H>20验算
用粗粒土(极细砂、细砂除外)填筑 不验算 H>12 验算 H>6 验算 H>12验算
浸水 用渗水性土填筑 不验算 Hw>3 验算 Hw>2 验算 水库地区 Hw>3验算
地面横坡大于1:3的路堤 不验算 验算 验算 验算
路堑 粘性土、黄土、碎石类土 一般 不验算 H>20 验算 H>15 验算 H>20验算
路基边坡稳定系数 H<=20 >=1.10 >=1.05
H>20 >=1.15
注:(1) 为路基边坡高度(m)。
(2) 为路堤浸水常水位的深度(m)。
6.2.2路基抗震措施
1.路基填方宜采用碎石土、一般粘性土、卵石土和不易风化的石块等材料填筑。压实度应符合现行的有关规范的要求。
2.当采用砂类土填筑路基时,应采取措施将其压实,并对边坡坡面适当加固。
在软弱粘性土层和液化土层上填筑路基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措施:换土、反压护道、降低填土高度、取土坑和边沟浅挖宽取并远离路基、保护路基与取土坑之间的地表植被和地基加固(砂桩、碎石桩、石灰桩、强夯等)等。
3.在岩体严重风化地段,当基本烈度为9度时,路基挖方不宜采用大爆破施工。
6.3路基边坡防护
路基防护应按照设计施工与养护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当地气候环境、工程地质和材料等情况,选用适当的工程类型或采用综合措施,以保证路基的稳固。
路堤和路堑边坡的坡面暴露在大气中,常常受到自然因素的反复干湿、冻融、冲刷和吹蚀作用。对于易受自然因素作用而破坏的土质或岩质边坡,在路基基身施工完毕以后,应及时进行坡面护理。
6.3.1植物护坡
植物防护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防护措施,特别是在气候潮湿、草皮易于生长的地区,但采用时必须注意保证其成活。对于岩质边坡,这种方法一般不适用。在不利于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