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趣的朋友来讨论——老外结构师都在干嘛?
agassi06
agassi06 Lv.4
2015年09月08日 11:59:28
只看楼主

国内建筑设计市场这8年真像过山车,07-13年爬上顶峰,14年进入拐点,15年加速下滑,现在大多数同行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寒,在国家调整产业结构,经济态势下行的大背景下,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4+n万亿投资刺激产生的过剩产能影响下,16、17年延续当前形势甚至更糟的可能性很大,建筑设计行业变革在即。 昨天看了一篇文章叫做《这才是建筑师最好的时代》,大意是说房子不好卖了,建筑师的创意被需要了,建筑师被重视起来,因而称为好时代。建筑市场的这些转变对我们做结构的意味着什么呢?我们结构同行是不是也应回归本源,将结构师的价值注入到工程设计中。

国内建筑设计市场这8年真像过山车,07-13年爬上顶峰,14年进入拐点,15年加速下滑,现在大多数同行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寒,在国家调整产业结构,经济态势下行的大背景下,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4+n万亿投资刺激产生的过剩产能影响下,16、17年延续当前形势甚至更糟的可能性很大,建筑设计行业变革在即。
昨天看了一篇文章叫做《这才是建筑师最好的时代》,大意是说房子不好卖了,建筑师的创意被需要了,建筑师被重视起来,因而称为好时代。建筑市场的这些转变对我们做结构的意味着什么呢?我们结构同行是不是也应回归本源,将结构师的价值注入到工程设计中。
从事结构工作才一年多(在这里只能叫结构工作,因为我不敢称之为结构设计工作),有时候会问自己:我的工作值多少钱?深知自己刚刚入门,资历太浅,说这种话容易遭老师傅撅,但我还是想有一点点追求。我所认为的建筑结构设计工作是这样的:为最大限度的实现建筑功能提供经济合理可靠的结构方案,合理使用材料,使结构和构件具有相应的可靠度。像PKPM这种东西,很方便,但是自作主张做了很多事,用多了真的就不会设计了。
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北美、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都经历过类似的阶段,他们的建筑设计从业人员的现状值得我们参考,在此我们只讨论他们的结构设计同行的工作现状。

走过路过的大神,还望不吝赐教,说一说你们了解的发达国家结构工作者现状。
agassi06
2015年09月08日 12:00:57
2楼
建筑设计行业迈入寒冬?不!这才是建筑师最好的时代!
来源:都设设计作者:凌克戈时间:2015-09-02 09:48:14[报告错误]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冬天并没有来,我们觉得冷是因为过去太热。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思考一下如何适应新常态,在一个告别了疯狂时代的现在,恰恰是建筑师最能体现价值的时代。
  房地产的红火带来了从业人员的急剧增加,挤出效应下必然淘汰一大批。这种阵痛恰恰是对于前面过热的修正,当建筑设计从简单的高薪转向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的平衡,社会才可能回归到一个对要耸立上百年的物件的敬畏之中,而创造这种敬畏之心的人才有可能得到足够的尊重。我们不能一边干着复制的事一边羡慕着西方建筑师的权利和地位。富士康是制造,而设计的本质是创造。
  在过去的十几年没有人关注日本的工匠和产品,甚至想当然的认为日本在衰退,但是在经济下滑的今天,我们突然发现这个邻居的工匠精神和坚持让我们被甩得更远。而在这种精神指导下的日本建筑师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桢文彦最近在纽约中心区建成了3个大型项目,这是日本整体设计能力的体现。日本的建筑师在东京卖掉就可以买下美国的年代也始终没有被工具化,最后走向世界的市场。所以当市场不再需要那么多工具而需要更多的创造力时,建筑“师”的好时代终于来临了,说得凄惨一点也就是:房子不好卖了,得靠哥几个出点想法了。
  转变
  当房子作为投资品的作用逐渐淡化,必然使用性成为第一要素。市场对产品的要求开始多样化,85后90后不再租那种传统住宅而愿意付更多的钱住服务公寓或者青年公寓,电商基本上击溃了传统商业,曾经红火的底商商铺变得无人问津。昨天还是典范的大型商业几个月后就门可罗雀,即使苏州的某天地让无数建筑师和开发商去学习但依然亏得一塌糊涂,互联网对生活模式带来的变化让建筑的功能定位不再那么清晰,越来越多的精品酒店红红火火,传统五星级酒店举步维艰……整个地产的模式都在剧变,而且恰巧在这经济下滑的当口,这种变化让传统项目急速萎缩,而由此带来的新的模式的项目却在急速的增加,这些新的模式不再建立在房产销售的基础上,用某营销大咖的话说就是:自己整体招商都不得行小业主自己招的来?谁买?所以以后能租的出去的房子不愁卖,能租的好价钱的商业抢着买,能生意红火的酒店依然基金追着要,运营,将是未来房地产的主线。所以能增加商业的空间感受、增加酒店的入住体验感、让办公空间更吸引人、能把30平米做得变化多端的建筑师将会受到欢迎。目前大量的产品还是在拼地段,同质化很严重,这个时候谁提供的产品本身能够更打动客户必然异军突起,这得靠建筑师的创意。
  AIRBNB模糊了酒店和住宅的界、淘宝模糊了企业和个人的界限、小米公寓和众创平台把居住和办公的模式也作了很大的突破、莫干山的民宿完败了酒店、大量的市中心的老房子需要更新、笔者将一个副食品市场改成了文化艺术中心,正在将一个村子改造成休闲度假的目的地……站在开发之外,你会发现设计的需求越来越多,只是不再是粗放的需求。
  中国的开发量从统计数据来看依然很大,只是节奏慢了下来,这个时候反而有利于建筑师从没有时间思考切换到认真去思考,对于中国的建筑设计水平的提高必然是好事。按平米收费的体系必然会崩塌。
  简单的说就是当建筑师被需要并且在项目中的作用变得重要时,这就是好的时代。
回复
agassi06
2015年09月08日 12:02:52
3楼
在日本和欧美国家,做结构工程师(建筑类或景观类)是怎样一种体验?

(王文溢,结构工程,爱好历史)

刚入职4个月,在欧洲公司的美国分部做结构consulting。

公司照顾新手,所以我工作方面还算比较全面吧。
一大部分时间是用在结构分析上。用有限元软件做结构振动分析,校核构件等等,建建模跑跑程序写写报告,很有趣,也能把毕业前学的知识用上。也有一小半时间用来帮助别的工程师做零散的计算问题,就像课上学的强度刚度计算。
每周有一天Site Visit 去工地考察,高工们讨论问题,我就负责拍照,结合图纸发现施工问题等。剩下的时间自己学习,可以自己看看规范,看看文献,捣鼓软件。但也不保证有突发情况时被叫去干一天无脑活儿的杂事。

公司有很多资源可以学习,牛逼的工程师也会整理经验给年轻人开培训,出书,发文,写攻略等。AISC,ICE讲座很多公司都会注册上,一些大公司比如Arup 都会有自己编写的设计经验和分析手册等,供业内人士借鉴。如果平台好,感觉是东西多到学不过来,只恨自己太懒TT。

高级工程师则是经常出差,开会,协调的状态。项目前期做整体宏观的结构设计,后期处理各种零散问题,为结构与建筑,设备相协调做局部修改设计。几个工程师一般会新老搭配形成小团队,跟一两个项目一直做下去。总的来说感觉高级工程师们责任心很强,很在意细节,任劳任怨,抗压能力超乎想象。这也是多年磨砺锻炼出来的吧。

整体来说工作压力比较弹性,平均每天加班两小时左右,比单位里的建筑师闲。在加州,工作时间也很弹性,不一定受朝九晚五限制,完全视任务而定。有时偶尔要早上五六点开会,有时下午四点完工了也可以回家。但过了下班点和周末都没有人强求接着干活。待遇的话就如 @xiaoyao Wang所提。
回复
agassi06
2015年09月08日 12:04:13
4楼
(Xiaoyao Wang,结构攻城狮)

建筑师不是结构工程师,注意区分。

不了解欧洲,简单说下美国。

美国业界好像不太多有房地产商做结构设计的,大部分是consulting公司(也就是国内设计院)完成,提交给client,也有一些政府部分下属的设计公司负责设计和审核。但是美国这里的consulting firm是不需要资质的,跟国内不同,只需要是PE,SE盖章。

美国的建筑和结构位置与中国完全相反,结构收入略高,就业机会略多,但是还是会有建筑图改了结构通宵改设计改图的情况,大公司尤其常见,典型剥削资本家。不过,结构工程师不太画图, 都交给CAD Technician画,毕竟工资不一样是不是。

办公环境一般都很好,写字楼,有钱的一个office包下好几层。跟国内大院一样,都是窗明几净的办公室坐着,比做施工的比条件好很多。越狱的MS是Chicago的结构工程师,看办公环境和项目规模,目测SOM, TT这样的公司。

不过整体来说,美国工程师收入是处于工程师这个职业的下游,我的PM说他儿子干了EE,经常跟他说爸爸你的收入不行(意译)。但是还算是比较标准的中产收入,50K/60K/70K入职,130/140/150K退休,加州外还要低,转管理岗另算,纯做技术,上不封顶,只取行业标准。

另外补充:美国什么东西都要结构设计,所以能养活非常多的小公司,比如大型娱乐活动撑个棚子要做结构验算,停自行车的小房子要结构设计,两三步的小溪上的人行小桥也要。所以说,只要关系到位拉得到项目,自己开个小公司绝对饿不死还赚不少钱,这也是美国结构设计小公司遍地开花的原因之一。

谁说在美国“关系”不重要我跟谁急!!!


再另外补充:这个问题的标点符号是不是有问题?

这道题应该只能由在"日本"的名叫“欧美”的建筑结构工程师回答他/她的体验了,脑洞大开。


-----------------------
更新

一注二注证也有。
对应三个等级Engineer in Training/EIT, Professional Engineer/PE, Structural Engineer/SE
有些州无SE,大多数人考了PE就够了
回复
agassi06
2015年09月08日 12:05:04
5楼
一个典型美国结构工程师的职业生涯
(猪小宝 · 2 年前)
前几天,教我们结构分析的教授主办了一次讲座,邀请了亚特兰大的一位执业结构工程师来到学校,给我们这些菜鸟讲了讲 The Business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Consulting。管中窥豹,我们也看看一位典型的美国结构工程师的职业生涯是什么样的。
这位工程师姓 Case,本科毕业于人称小 UCB 的科罗拉多大学,此后到康奈尔大学读工程硕士(MEng)。工程硕士是专向工业界培养高级工程师的研究生项目,跟业界联系非常紧密,他在康奈尔的导师就是大名鼎鼎的Leslie R. Robertson。康奈尔硕士毕业之后,他就进入了 Robertson 的LERA(理雅)工作。

在理雅工作了三年,跳槽来到美国大南方,准备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先是在一家设计公司干了两年多,觉得跟自己想法不符,就又跳槽到亚特兰大另一家公司。在这家新公司开始崭露头脚,在业界也有了一些名气和声誉。

不料好景不长,他自己给公司拉来一些小生意,结果跟公司老板出现了一些小矛盾。在这个公司干了三年之后,被老板给炒了。没办法,只能自己干了。

一个人,一张桌子,一间办公室,一年的时间。这就是一家设计公司的起步。整个第一年,只挣了不到两万块钱,都快揭不开锅了。

慢慢的,熬过了艰难的起步期,生意开始好起来了。一个人不够用了,开始招员工。当他的第一个员工来应聘的时候,看到他的办公室,当时就惊呆了,你这公司都一年半了就你一个人?

公司变成了两个人,开始做一些大项目了。名气在业内口耳相传,以前的客户也开始推荐其它客户。终于,他们接到了一单非常大的设计合约。

但是,两个人干不了啊,怎么办?正好这个时候,之前炒他的那家公司遇到了困难。Business is business,他的小公司和之前炒他的公司正式合并了。他这边两个人,他的前老板那边三个人,组成了一个新的五个人的小公司。

这五个人把这个大项目吃了下来,此后又陆续做了一些项目,开始发展壮大。到08年金融危机之前,公司规模已经达到了60人。可惜金融危机来了,不得已,裁了一半员工,剩下的一半员工发80%的薪水。公司的五位合伙人,就是当年那五位元老,发一半的薪水。

从去年开始,终于又缓过劲儿来了。公司慢慢又恢复到了60人的规模,工资也开始发全额的了。基本上,公司不会闲着没事儿做了,做完一个项目基本能够保证接着有新项目可以做。

到今年为止,他的小公司已经成立20年了。他说争取再干10年,争取能留给合伙人们一个更好的公司。

关于经营方面,Case 老师说他们所有的合伙人都认为所谓的 business 就是 bullshit。如果你做的够好,肯定会有好声誉,肯定会有生意上门。但是,残酷的现实还是需要 business 的。他们的小公司也有专门的市场人员,各种展会、各种 meeting、各种人脉。

关于扩张,Case 老师认为作为结构工程设计公司,还是稳妥为先。目前,他的公司80%的业务都在大南方,这80%中,有接近一半都是在亚特兰大。业务范围一直是专攻建筑结构设计。目前还没有开设分公司的打算,即使要开,也准备开在一个市场需求大、竞争小的地方,而不是纽约、芝加哥这些已经被巨头们占据的饱和市场。

关于经营成本,75%左右的支出都是工资。办公室在亚特兰大 Midtown,环境各方面都不错,租房支出还不足总支出的5%。至于电脑、软件,基本都是可以忽略的零头。

关于设计操守和市场之间的妥协,Case 老师还是认为应该坚持必要的准则。哪怕少挣一点钱,也要把事情做好。他举的例子是他们公司在起步阶段做的一个美术馆,那时候没经验,低估了复杂和困难程度,导致设计费偏低,工作量太大。忙活了那么久,做了那么大的项目,设计费加起来才不到20万。但是,即使设计费低,也不能捣浆糊骗钱。即使这次没挣到钱,下次也会挣回来。相反,粗制滥造把牌子砸了,在美国这样的诚信社会,这就不是以后的项目可以补回来的。

关于项目来源,主要是来自于长期合作的建筑师事务所,其次是一些回头客,包括开发商、总承包商和政府部门。之所以一直坚持只做建筑结构设计,而没有盲目的拓展到工业结构、道路桥梁、核电工业等等,很大程度上也是基于这个考虑。在建筑结构设计领域,如果你做的好,有建筑师事务所愿意跟你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那只要市场景气,你就不用去愁生意,甚至都不用自己去跑生意,只要等着你的建筑师伙伴的通知就行了。

关于资金情况,美帝这边也不是立刻就付设计费的,所以,资金方面必须精打细算。很多优秀的执业结构工程师,自己开公司,虽然技术水平很好,但是财务方面很糟糕,最后不得不黯然关门。Case 老师说他时刻在银行存着足够发三个月员工工资的钱,以备不时之需。即使有暂时的困难,也至少能保证公司能支撑一阵,不至于立刻崩盘。

我自己在国内工业界干了五年,也算是了解点情况。两相对比,感触还是挺多的。我见过执着于市场、到处拉关系、但是做的设计像垃圾一样的公司,我见过以业主的各种奇葩要求为圣旨、只求过审图这一关、但求能拿到设计费的公司,我也见过盲目扩张、到处卖资质的设计公司,我还见过员工工资能克扣就克扣、年底薪水能拖大半年还不发的公司。我觉得吧,公司困难,可以明说,比如合伙人发一半,员工发80%,我要是员工我也能接受,毕竟市场都不景气。但你各种借口各种说法,员工工资不发,老板揽胜照样呜呜跑,这就过分了。国内太多太多的公司,认为员工随便走,反正每年有的是应届毕业生正愁找不着工作,大不了再招几个毕业生就行了。

其实,国内这些事情爱谁谁,反正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是个头。我也没有什么志向,我的人生目标就是在大南方的大农村有个小房子,有个小院子,有个大皮卡,每个比赛日开着大皮卡、举着大匹萨去看橄榄球,我就心满意足啦。
回复
agassi06
2015年09月08日 12:07:03
6楼
建筑设计行业迈入寒冬?不!这才是建筑师最好的时代!
(来源:都设设计作者:凌克戈)
核心提示:冬天并没有来,我们觉得冷是因为过去太热。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思考一下如何适应新常态,在一个告别了疯狂时代的现在,恰恰是建筑师最能体现价值的时代。
  房地产的红火带来了从业人员的急剧增加,挤出效应下必然淘汰一大批。这种阵痛恰恰是对于前面过热的修正,当建筑设计从简单的高薪转向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的平衡,社会才可能回归到一个对要耸立上百年的物件的敬畏之中,而创造这种敬畏之心的人才有可能得到足够的尊重。我们不能一边干着复制的事一边羡慕着西方建筑师的权利和地位。富士康是制造,而设计的本质是创造。
  在过去的十几年没有人关注日本的工匠和产品,甚至想当然的认为日本在衰退,但是在经济下滑的今天,我们突然发现这个邻居的工匠精神和坚持让我们被甩得更远。而在这种精神指导下的日本建筑师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桢文彦最近在纽约中心区建成了3个大型项目,这是日本整体设计能力的体现。日本的建筑师在东京卖掉就可以买下美国的年代也始终没有被工具化,最后走向世界的市场。所以当市场不再需要那么多工具而需要更多的创造力时,建筑“师”的好时代终于来临了,说得凄惨一点也就是:房子不好卖了,得靠哥几个出点想法了。
  转变
  当房子作为投资品的作用逐渐淡化,必然使用性成为第一要素。市场对产品的要求开始多样化,85后90后不再租那种传统住宅而愿意付更多的钱住服务公寓或者青年公寓,电商基本上击溃了传统商业,曾经红火的底商商铺变得无人问津。昨天还是典范的大型商业几个月后就门可罗雀,即使苏州的某天地让无数建筑师和开发商去学习但依然亏得一塌糊涂,互联网对生活模式带来的变化让建筑的功能定位不再那么清晰,越来越多的精品酒店红红火火,传统五星级酒店举步维艰……整个地产的模式都在剧变,而且恰巧在这经济下滑的当口,这种变化让传统项目急速萎缩,而由此带来的新的模式的项目却在急速的增加,这些新的模式不再建立在房产销售的基础上,用某营销大咖的话说就是:自己整体招商都不得行小业主自己招的来?谁买?所以以后能租的出去的房子不愁卖,能租的好价钱的商业抢着买,能生意红火的酒店依然基金追着要,运营,将是未来房地产的主线。所以能增加商业的空间感受、增加酒店的入住体验感、让办公空间更吸引人、能把30平米做得变化多端的建筑师将会受到欢迎。目前大量的产品还是在拼地段,同质化很严重,这个时候谁提供的产品本身能够更打动客户必然异军突起,这得靠建筑师的创意。
  AIRBNB模糊了酒店和住宅的界、淘宝模糊了企业和个人的界限、小米公寓和众创平台把居住和办公的模式也作了很大的突破、莫干山的民宿完败了酒店、大量的市中心的老房子需要更新、笔者将一个副食品市场改成了文化艺术中心,正在将一个村子改造成休闲度假的目的地……站在开发之外,你会发现设计的需求越来越多,只是不再是粗放的需求。
  中国的开发量从统计数据来看依然很大,只是节奏慢了下来,这个时候反而有利于建筑师从没有时间思考切换到认真去思考,对于中国的建筑设计水平的提高必然是好事。按平米收费的体系必然会崩塌。
  简单的说就是当建筑师被需要并且在项目中的作用变得重要时,这就是好的时代。
回复
hsx198701
2015年09月08日 13:23:03
7楼

别扯了,总理说的是:“今年的题咋这么难?规范上都没有!”
回复
酷币的画图
2015年09月08日 13:33:07
8楼
别扯了,总理说的是:“今年的题咋这么难?规范上都没有!”
回复
jinaren
2015年09月08日 13:57:05
9楼
别扯了,总理说的是:“今年的题咋这么难?规范上都没有!”
回复
akexianlhs
2015年09月08日 14:06:57
10楼
。。。。。。。。。。。
回复
zhanjun
2015年09月08日 15:27:54
11楼
挺好的题材啊,如果按楼主你说的“从事结构工作才一年多”,就能想到这一层,我觉得楼主智商过人啊。我们现在走过的路,都是发达国家已走过的。无非不同的是,制度是否更完善,演变出来同样的事情不同的结果。有人说这一轮洗牌,会将市场做的好,有品质的设计单位留下来,但个人感觉并不是太看好。我们的市场太多的漏洞,中国人无所不用其极的智慧,只要能赚到钱什么都敢做的决断,导致我们这市场混乱腥臭不堪。
但看看别人走过的路,对自己的前景有个了解总是好事。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