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箍支撑法在盖梁施工中的应用
sitc12733
sitc12733 Lv.8
2015年07月17日 23:19:00
来自于桥梁工程
只看楼主

随着我省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公路桥梁建设的施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广大路桥建设者在实践中大胆使用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大大丰富了桥梁施工技术的内涵。钢筋砼圆柱墩式盖梁这种结构具有设计施工简单、既经济又美观的特点,所以在跨越能力要求不高的大中桥中应用最为广泛。对这种砼结构,能否找到一种“多、快、好、省”的施工方法?本文结合省道343线寻乌至信丰公路二级公路改建项目中青光桥的施工实践对圆柱墩式盖梁的施工支架搭设方法作初步探讨。

随着我省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公路桥梁建设的施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广大路桥建设者在实践中大胆使用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大大丰富了桥梁施工技术的内涵。钢筋砼圆柱墩式盖梁这种结构具有设计施工简单、既经济又美观的特点,所以在跨越能力要求不高的大中桥中应用最为广泛。对这种砼结构,能否找到一种“多、快、好、省”的施工方法?本文结合省道343线寻乌至信丰公路二级公路改建项目中青光桥的施工实践对圆柱墩式盖梁的施工支架搭设方法作初步探讨。

1 传统的盖梁施工工艺

钢筋砼圆柱墩式盖梁施工,传统的施工工艺有2种,一种是用钢管或木料搭设满堂支架支撑法,另一种是墩柱横穿钢棒悬空支撑法。满堂支架法不仅浪费材料,而且耗工费时,对支架的地基处理要求较高,稍不注意容易支架坍落造成盖梁变形、甚至导致质量事故,而对于墩柱较高或墩柱处于水中的情况,施工支架的搭设难度就更大了。钢棒悬空支撑法是在墩柱中预留孔道,然后插入钢棒,作为盖梁支架的支撑点,其较前一种方法则大大节省了周转材料,加快了施工进度。这种施工工艺需要事先测好预留孔的标高位置,盖梁施工完成后再把预留孔用细石砼封堵,施工较烦琐,且影响砼柱墩的外观质量。在省道343线青光桥的施工中,施工者为加快进度,节约成本,用钢制柱箍作为盖梁的支撑和工字钢一起组装成主龙骨的柱箍支撑施工方法就避免了以上缺点,并且取得了良好效果。

2 青光桥的盖梁施工实践

2.1工程概况

青光桥位于省道343线分水坳至信丰段二级公路改建工程B2合同段,斜交角度30°,桥面纵坡1.6%,桥长92.59m,桥宽11+2×0.5m,为4孔×20m后张法预应力简支空心板桥。该桥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除信丰岸采用重力式桥台外,其余为3柱式墩台,柱径1.2m,桥墩盖梁截面尺寸为140×120cm,每个盖梁自重60t,共有盖梁4个,台帽1个,空心板36片,墩柱12根,墩柱平均高度为18m,其中有一排墩柱在水中,墩柱、盖梁的砼强度等级为C30。

2.2柱箍制做

因该桥是3柱式桥墩,所以必须制作3个柱箍,即6个半圆箍组合。在柱箍加工时,柱箍采用20mm厚钢板制作,高250mm,柱箍内径与柱墩直径相同,每个柱箍由2个半圆形钢箍组成,2个半圆箍的2端各焊接(破口焊)1块250mm×250mm×20mm的钢板作为支撑“牛腿”,“牛腿”与半圆箍之间用两块厚12mm的三角形的钢板双面焊接,焊缝宽10mm。2个半圆型钢箍在柱上安装后相接面有12mm的空隙,以保证钢箍之间用10根Φ26高强螺栓连接好后能与墩柱挤压紧密,柱箍内壁用万能胶粘贴5mm厚橡胶垫,用以增加柱箍与墩柱之间的摩擦力。每个半圆箍重105kg(柱箍尺寸见示意图)。

2.3承载力试验

由于盖梁施工时的全部施工荷载和盖梁自重均由柱箍承受,所以柱箍与砼柱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是否能承受以上荷载,是确定柱箍是否能够安全使用的关键,必须经试验确定后方可使用。试验方法是先将两对柱箍安放在距地面约80cm处,每个柱箍的2个半园钢箍之间用10个Φ26高强螺栓连接牢固,拧螺栓时两边对称拧紧。在柱箍两侧放置150t液压千斤顶各1台。千斤顶与泵连接好后,同时打开2台油泵进油阀,使千斤顶向柱箍作用力,通过油表的读数计算出作用力的大小,当柱箍开始滑移时,记下油表读数,算出作用力大小,即可得知柱箍所能承受的极限荷载。 在青光桥的柱箍承载力试验中,柱箍极限承载力可达80t,实际所承受载荷为30t,荷载效应安全系数达2.6,故柱箍承载力满足施工要求。

2.4柱箍、工字钢的安装

柱墩砼强度达到80%后,即可进行盖梁施工。安装柱箍前先在墩柱四周用钢管搭设简易操作架,计算好柱箍安放高度,用吊车或人字扒杆将柱箍安装到位,在柱箍连接处用高强螺栓拧紧,使柱箍与墩柱贴合紧密,橡胶垫被充分压缩。

选用6个三角形木锲放在柱箍两端的“牛腿”上,用于承受上部荷载和调整高程及盖梁坡度,用4根长14m的14号工字钢放在木锲上,每根工字钢重200kg,工字钢用汽车吊或滑轮吊装至放好木锲的“牛腿”上,每侧两根,为防止工字钢梁侧向倾覆,柱墩侧工字钢之间用16根Φ20螺栓连接,使工字钢稳定,然后通过木锲来调整工字钢的顶面高程,以保证盖梁的设计高程和坡度。

2.5模板安装、砼浇筑

当工字钢安装完毕与高程调整至设计和规范要求后,即可安装次龙骨和支设盖梁底模板,次龙骨可采用型钢,也可采用方木,但必须使次龙骨兼做操作平台,龙骨端伸出盖梁1.2m,上铺跳板,旁边设护栏。以青光桥为例,次龙骨采用120mm×150mm方木间距500mm,伸出部分与简易支架相连组成操作平台,上铺跳板,两旁搭90cm高钢管护栏。

先在次龙骨上铺设盖梁底模,次龙骨和操作平台安装完毕后即可拼装盖梁侧模板、绑扎钢筋、浇筑砼。柱箍支撑法支架搭设见图2。

2.6拆模

当盖梁砼强度达到规定强度后,方可拆除支承体系。拆除时先拆除盖梁侧模,然后将6个三角形木锲下降使工字钢和次龙骨顺势下降,次龙骨脱离盖梁底模,用汽车吊或滑轮吊底模,拆除操作平台的钢管围柱,然后用汽车吊或滑轮吊依次吊下次龙骨、工字钢,再松开柱箍紧固螺栓,将柱箍吊至地面,最后拆除墩柱四周的简易操作脚手架。

3 结 语

实践证明,利用钢制柱箍作为悬空支承点的盖梁施工方法,施工简便,安全可靠,使用周转材料少,现场易于清理,便于现场管理,且能缩短工期,经济效益可观,特别是在高墩施工或水中墩柱施工过程中更能显示出其优越性。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