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2条地铁区间隧道之间一般要设置一条横向的联络通道和泵房,设在2座地铁车站之间的最大埋深处。采用盾构法施工的软土地层,联络通道和泵房一般采用冻结法或旋喷桩施工,矿山法开挖。2003年7月1日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南浦大桥—塘桥区间在黄浦江边埋深30m处采用冻结法开挖联络通道中,发生渗漏水导致大量土砂涌入,致使200m区间隧道坍塌的重大事故。广州地铁、高雄地铁也发生过联络通道开挖引起的坍塌事故。地铁联络通道和泵房施工成为重大的风险源。
2条地铁区间隧道之间一般要设置一条横向的联络通道和泵房,设在2座地铁车站之间的最大埋深处。采用盾构法施工的软土地层,联络通道和泵房一般采用冻结法或旋喷桩施工,矿山法开挖。2003年7月1日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南浦大桥—塘桥区间在黄浦江边埋深30m处采用冻结法开挖联络通道中,发生渗漏水导致大量土砂涌入,致使200m区间隧道坍塌的重大事故。广州地铁、高雄地铁也发生过联络通道开挖引起的坍塌事故。地铁联络通道和泵房施工成为重大的风险源。
杭州地铁1号线彭埠站至建华站盾构区间设2个联络通道,处于软土地层,埋深大、通道长,采用最有效和安全的冷冻工法,但仍存在风险有很多风险点,必须严格管理、精细施工,实施动态监测,将工程风险降到最低。
图1 彭-建区间1号联络通道地层分布图
2 工程及地质概况
杭州地铁1号线彭埠站至建华站盾构区间左线长1529.463m,右线长1622.571m,隧道内径5.5m,该区间共设置两个联络通道,其中1号联络通道覆土25.1m,通道净长27.2m(扣除管片),通道上方为预留的4号两条出入段线,左线正上方为1号西出入段线,净距为9.4m。开挖地层通道为淤泥质粉质黏土、泵房为黏土夹淤泥质粉质黏土。通道离沪杭高速公路坡脚仅为23m。该联络通道埋深大,长度长,开挖地层含水量高、孔隙比大、流塑性大,施工风险大。
1号联络通道结构由两个与隧道相交的喇叭口、通道及泵站组成。通道采用二次衬砌方式,一次衬砌为型钢支架厚度150mm,二次衬砌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厚度通道侧墙及泵站底板450mm、拱顶500mm、通道底板1910mm,一次与二次衬砌之间铺设防水层。联络通道所处地层如图1所示。
其通道所处的土层分别为①2杂填土;③2砂质粉土、③3砂质粉土、③5砂质粉土、③6粉砂夹砂质粉土;④3层淤泥质粉质黏土⑥1淤泥质粉质黏土夹粉土、⑥2淤泥质粉质黏土、⑦2黏土夹粉质黏土(局部分布)、⑧1黏土夹淤泥质粉质黏土、⑩3灰色粉质黏土(隔水层)、121粉砂层(承压水层),顶板高程-31.8m,水压约为0.3MPa,位于泵房下方约4.21m处。通道路位于⑥1、⑥2层,泵房位于⑧1层。联络通道及泵站所处土层物理力学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联络通道及泵站土层物理力学参数
杭州地铁1号线彭埠站至建华站区间所处的地层赋存沼气,沼气生气层为⑥2层,主要储气层为⑥1层和④4层,次要储气层为⑥2层和④3层。1号联络通道刚好位于生气层和储气层中,该区域沼气最大压力为0.18MPa。区间盾构推进前,地表已采取主动放气,放气后沼气压力已降至0.05MPa。为了防止有害气体以气囊形式存在,对联络通道两侧向外各6m、泵站底板向下5m以内范围进行高压旋喷,破坏生气层,改良土体,同时进行被动放气[2]。
3 工程冷冻设计
联络通道工程采用冻结法加固土体,矿山法开挖施工。冻土帷幕设计厚度为2.2m(喇叭口处1.9m);冻结孔成孔最大间距为1400mm(集水井处为1500mm),冻结孔开孔位置误差小于100mm,冻结孔最大偏斜率为200mm。冻结孔布置左线57个(其中2个为透孔),右线59个(其中4个为加强孔),最长透孔为27.9m,最深冻结加强孔为19.000m。冻结孔布置和冻土帷幕剖面如图2所示。
图2 冻结孔布置及冻土帷幕剖面图
冻结施工的设计盐水最低温度为-28℃~-30℃,要求冻结7d后盐水温度达到-20℃。维护冻结盐水温度一般不高于-28℃;冻土帷幕平均温度不高于-10℃,冻结壁与管片界面不高于-5℃;冻结孔单孔盐水流量为6~7m3/h;冻结管用f89mm×8低碳钢无缝钢管;冻结总需冷量为135530kcal/h。冻土强度为:单轴抗压不少于3.6MPa,弯折抗拉不少于2.0MPa,抗剪不小于1.5MPa(-10℃)。
4 联络通道施工风险识别与分析
4.1 冻结管施工风险识别与分析
冻结管采用在隧道管片上开孔后,用钻机钻孔。施工风险为结构损伤、冻结管偏斜、冻结管缺陷和涌水涌砂。
(1)结构损伤:冻结管开孔时对管片主筋凿断、混凝土开裂;
(2)冻结管偏斜:该通道透孔长为27900mm,钻偏斜不大于200mm,对钻孔施工要求相当高。
(3)冻结管缺陷:冻结管螺纹接头壁厚厚薄不一,接头焊缝质量缺陷和冻结管弯曲,冷冻导致冻结管开裂盐水渗漏。
(4)涌水涌砂:泵房处冻结管与承压水间距仅有0.7m,钻孔时隔水层被击穿,或者孔口密封装量失效,引起涌水涌砂。
经综合分析,本阶段最大风险事件为冻结管的偏斜和承压水的危害。
4.2 冻结阶段风险识别与分析
冻结阶段的风险为制冷量不足、冻土帷幕恶化、冻土强度不足和管片变形。
(1)制冷量不足:设计制冷量不足,制冷设备效率或冻结器盐水流量不足引起冷量不足,导致冻土帷幕强度或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2)冻土帷幕恶化:因不同土层冻胀系数不同,或冻结管间温度差异过大,导致冻结管开裂,盐水渗漏出,引起冻土融化,冻土帷幕恶化。
(3)冻土帷幕强度不足:由于冻结管循环不畅如气堵,造成局部的冻土帷幕强度不够。还有隧道空气流动大,温度相对较高,管片表面散热较快,冻土帷幕与管片界面之间冻土强度不足。
(4)管片变形:随着冻结帷幕交圈,冻土体积增加,导致隧道管片变形。
经综合分析,本阶段最大风险事件为冻土帷幕强度恶化和管片变形。
4.3 开挖砌筑阶段风险识别与分析
开挖砌筑阶段风险为管片失稳、设备异常停机、帷幕缺陷、冻土变形和泵站开挖涌水。
(1)管片失稳:开挖前拆除部分钢管片使管片失去完整性,造成隧道开口处出现较大应力集中,导致管片变形甚至失稳。
(2)冻结设备异常停机:供冷中断时间过长,冻土帷幕恶化。
(3)帷幕缺陷:该通道处在沼气层,或者先前高压旋喷桩施工,土层中可能存在沼气包和水窝等地层缺陷,会在冻土帷幕中形成空洞或冰体,造成冻土帷幕缺陷,开挖时由于冻土帷幕“天窗”导致透水事故的发生。
(4)冻土变形:通道中间冷冻施工前从地表往下钻孔埋设f219mm钢管,加快了隧道与地面的空气流动,使得通道内温度升高,冻土帷幕因接触空气对流而温度升高,降低冻土帷幕强度,造成冻土帷幕变形。
(5)泵站开挖涌水:因下挖泵站造成冻土帷幕变薄,冻土帷幕强度刚度被削弱,承压水可能击穿冻土帷幕,引起涌水涌砂。
经综合分析,本施工阶段最大风险事件为冻土变形和承压水危害。
5 联络通道施工及风险控制
联络通道施工分为冻结管打设、冻结、开挖和结构浇筑3个阶段。
5.1 冻结管施工风险控制
冻结管开孔应避开管片手孔、接缝、主筋和钢管片的肋板。开始时放慢钻进速度,避免管片混凝土开裂。
在混凝土管片上开孔采用二次开孔方法,二次开孔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一次:在管片内弧面采用f150mm钻头的取芯钻机钻进250mm深(管片厚350mm),然后插入孔口管,插入深度不少于200mm,在孔口管与管片孔壁间压入盘根,接着用快硬水泥封堵,严禁渗漏。第二次:先在孔口管和旁通管上安装闸阀,然后在孔口管内放置f110mm钻头,按设计要求调整好钻头的方位及角度,进行第二次开孔,直到开透管片。开透管片后立即退出开孔钻头,关闭闸阀。冻结管成孔施工采用跟管钻进法,即在隧道管片上开孔后用钻机直接钻进带有钻头的f89mm冻结管。孔口装置示意图如图4所示。
图3 钻孔开孔示意图
图4 孔口装置示意图
由于各冻结管偏斜角度不同,开孔的方位和俯仰角十分重要。首先施工透孔,然后采用高精度经纬仪,对透孔的实际水平角和俯仰角进行测量,精确定位冻结孔的方位度。钻孔阶段按设计要求调整好钻杆机架的方位及角度,并固定好,将钻杆插入孔口装置,随后把盘根压入盘根盒内,利用旁通管小闸阀控制排浆量,减少钻孔对周围土体的拢动,确保地层稳定。开始钻进前2m,利用在隧道两帮布点,采用拉线加垂球方法,反复校核冻结孔的方位[9],用施工量角器校核冻结孔的俯仰角,确认角度无误后,方可钻进。开始时每钻完一根冻结管就用经纬仪结合灯光监测一个,及时消除钻孔施工偏差。
现场配备的冻结管长度有1m、1.5m、2m、2.5m四种规格,在现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用长的冻结管,提高冻结管的刚度,同时冻结管接缝施焊时要确保冻结管的同心度和焊缝质量[7]。冻结管钻进过程中减少钻杆推力,防止冻结管钻进时被顶弯曲。
5.2 冻结施工和风险控制
冷冻站在左、右线隧道内各设一座,配备备用盐水泵、冷冻机和循环水泵,确保备用设备完好,实行双路电源供电。右线冷冻管2010年9月3日施工,9月25日完成2010年10月4日右线开始冻结;左线冷冻管施工比右线滞后10d,2010年10月14日左线开始冻结,盐水循环系统盐水总流量在积极冻结期间达到超过设计值,实测流量左线为185m3/h,大于设计值(21组×单组流量7m3/h=147m3/h);右线为193m3/h,大于设计值(24组×单组流量7m3/h=168m3/h)。盐水循环系统去回路温差为1℃~2℃,达到设计要求。
在积极冻结期间内,7d盐水温度降至-20℃以下,15d盐水温度降至-24℃以下,23d后盐水温度降到-28℃,以后盐水去路温度稳定在-28℃~-30℃之间,开挖时盐水温度均控制在-28℃以下。
冷冻施工中对冻土帷幕实施温度监测,测温孔右线布置6个、左线布置3个,共9个测温孔,测温孔最深在右线为16m,最浅为2m,通道左、右线测温孔具体位置如图5所示[4]。根据测温孔不同的深度在每个孔内分别设置了2~8个测温点,间距1~3m不等。右线隧道均于10月4日正式冷冻并开始记录测温孔的温度、右线隧道均于10月14日正式冷冻并开始记录测温孔的温度。开始冷冻到12月5日的60d内,右线2号和3号测温孔实测温度变化曲线图如图6所示。
(a)左侧冻结站测温孔、泄压孔位置图
(b)右侧冻结站测温孔、泄压孔位置图
图5 左右线冻结站测温孔、泄压孔位置图
图6 测温孔实测土体温度变化曲线图[8]
土体温度从20℃下降到0℃用了15d,从0°下降到-10℃用了15d。根据11月28日测温孔实测数据及冻结孔的偏斜数据实测值,测温孔与冻结管的距离、盐水回路温度,依据下列公式[5]:
式中 t——测温孔实测温度;
r——测温孔与冻结管的距离:
t1——冻结时盐水温度;
r1——冻结管的半径。
得出冻结圆柱的外半径r2,推算出该地层冻土的发展速度为18.22mm/D。根据冻土发展速度12月5日左线已经冻结53d,冻结壁已达到1931mm,已满足喇叭口处冻结壁设计厚度要求,右线已经冻结63d,冻结壁已达到2295mm。右线喇叭口处冻结交圈如图7所示。
图7 右线喇叭口处冻结交圈图
图8 泵站处横剖面冻结交圈图
本工程从左线向右线开挖,距离左线隧道中心线8.96~12.92m的区域,通道上方仅有一排冻结管,该区域为危险区域。到12月13日已冻结61d,冻结壁最薄处也有2223mm。也能满足设计要求。泵站处横剖面冻结交圈如图8所示。
泄压孔左右线各布置2个,左线深13m,右线深12m,泄压孔具体位置如图5所示。泄压孔口上安装闸阀和压力表,当左线冷冻到10月24日即冻结运转20d,通道内泄压孔压力持续升高,11月2日右线泄压孔压力持续升高,这个迹象表明冻结帷幕已经交圈,这时加密隧道变形监测。根据变形值调整隧道支撑架的顶力。开始时分别对1号、2号、3号、4号泄压孔进行多次的放水和泄压观察,流出的水量较小,关闭放水阀后,泄压孔压力逐渐恢复。为了减少地层冻涨对隧道的影响,现场采取对泄压孔及时放压泄载的措施,即泄压孔内压力达到0.26~0.30MPa时泄压孔放压泄载。
为防止冻胀引起的隧道变形,在冻结帷幕交圈前,旁通道预留洞口两侧第一条隧道管片环缝处,各安装两榀带有的千斤顶隧道支撑架。支撑架装好后顶实千斤顶,给与管片一定的预应力。如隧道收敛变形加大,增加千斤顶的顶力。
5.3 联络通道开挖浇筑施工和风险控制
(1)通道开挖与浇筑
联络通道开挖前先将隧道钢管片之间(拉开的六块管片除外)接缝,采用满焊的方式把每条钢管片拼缝焊好,提高钢管片的整体性。
12月1日完成了通道开挖侧预留洞口应急防护门的安装,按设计要求打压试验合格。根据11月28日测温孔实测数据及冻结孔的偏斜数据实测值,推算出的该地层冻土发展速度,12月5日左线喇叭口处冻土帷幕厚度已满足设计要求。12月6日上午在左线钢管片上冻结壁的内侧打探孔,孔内已无水、泥流出。12月7日上午通道中间拉出一块钢管片,后,往前试挖900mm,均无泥水流出,已具备开挖条件。12月8日把剩余的钢管片全部拉掉,进行正常开挖。1号联络通道建筑平面图如图9所示,纵剖面图如图10所示。
图9 1号联络通道建筑平面图
图10 1号联络通道纵剖面图
喇叭口处开挖步距定为0.33m,通道向前开挖至2m,见开挖面四周冻土结霜,土体稳定。按实测温度推算冻土强度,经设计同意把开挖步距增至0.5m。开挖后冻土帷幕与空气接触面增加,冷量损耗大,制冷机维持积极冷冻状态。一个步距开挖完成后及时架设钢支撑和背板,背板后面用低标号的水泥沙浆塞实,减少冷量的散失及后期融沉影响。
从第三榀钢支撑开始设置监测点,每隔6榀在钢支撑上设置一组收敛监测点,进行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收敛监测。完成6榀钢支撑安装后暂停向前开挖,并向掌子面喷射混凝土保温,防止塌方。然后在支架上绑扎钢筋和喷射混凝土。每隔10榀钢支撑在支架的侧面布置2个冻土变形监测点和温度传感器,监测点需穿过木背板埋入冻土的深度不少于125px,对已完成初期支护通道的冻土进行变形和温度监测,如图11所示。
2011年1月5日挖到右线的钢管片,开始扩右线的喇叭口,10日完成左线喇叭口的扩大,16日完成通道底板混凝土的浇筑,18日完成墙体的浇筑,20日完成拱顶混凝土的浇筑,通道结构施工完成。
(2)通道开挖与浇筑
在泵房开挖前装好安全防护门,采取边探边挖措施,探多少挖多少,先挖中间小井,然后扩大,开挖步距控制在0.5m,及时架设水平钢支撑和背板,在钢支撑架两个垂直方向布置收敛监测点,进行两个方向收敛监测,同时加强泵站底部测温孔的监测。挖到底,及时架设底部支撑,绑扎钢筋,喷射混凝土,封闭冻土。
(3)融沉注浆变形监测
通道结构施工结束一周,开始壁后充填注浆。自然解冻一个月,通道两侧隧道及通道开始下沉,每天进行壁后注浆控制融沉。经过近五个月注浆,地表、隧道及通道的沉降、隧道的变形趋于稳定,累计最大沉降量仅为2.5mm。
6 结语
杭州地铁1号线彭埠站至建华站盾构区间1号联络通道净间距为27.2m,为目前国内最长的旁通道,采用冷冻法加固地层,矿山法开挖,施工全过程实施监测和风险控制,安全顺利地完成通道施工。施工主要风险为冻结管钻孔偏斜、承压水危害、冻胀变形、泵房开挖。
通道最长的冻结管达19m,透孔达27.9m,钻孔的偏斜控制采用在隧道两帮布点,拉两条方位基准线,利用锤球控制校核钻杆方位角的方法,成孔偏差小于200mm(1%),控制在设计容许的范围内。设在隧道内的冷冻机冷却塔尽可能远离冻结区域,并在隧道中安装轴流风机,及时排出冷却塔散发的热量;盐水管路增设管道泵,加速冻结孔的盐水循环,提高冷冻效率。
开挖施工中必须加强冻土温度监测,根据冻结壁交圈的时间和测温孔的温度,掌撑好开挖时间。开挖过程中做好型钢变形、冻土变形监测,及时喷射混凝土,对冻土进行保温。缩短二次支护的时间,避免初支暴露时间过长给安全带来隐患。采用激光导向仪准确定出通道中线,有效防止通道中线偏离,确保通道中心和二次支护结构层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