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暖通专业 解读(更正封闭楼梯间自然排烟的观点)
农民
农民 Lv.14
2015年05月10日 18:35:41
来自于通风排烟
只看楼主

本帖最后由 农民 于 2015-6-4 19:04 编辑 建筑防火规范综合解读一.住宅建筑高度的几种情况21米,相当于7层。27米,多层建筑的分界线,相当于原规范9层。33米,相当于原规范11层。54米,相当于原规范18层1。剪刀梯:54米以下(18层)的住宅,不需要设剪刀梯 2。消防电梯:33米(12层)以上均设消防电梯3。封闭楼梯间:21~33米(8~11层)4。防烟楼梯间:33米以上(12层以上,原规范19层以上)

本帖最后由 农民 于 2015-6-4 19:04 编辑

建筑防火规范综合解读
一.住宅建筑高度的几种情况
21米,相当于7层。
27米,多层建筑的分界线,相当于原规范9层。
33米,相当于原规范11层。
54米,相当于原规范18层
1。剪刀梯:54米以下(18层)的住宅,不需要设剪刀梯
2。消防电梯:33米(12层)以上均设消防电梯
3。封闭楼梯间:21~33米(8~11层)
4。防烟楼梯间:33米以上(12层以上,原规范19层以上)
5。前室:三合一前室正压送风执行原规范:6.1.2条,两个楼梯分别送风,合用前室单独送风。
二.防火墙与防火隔断墙
用于划分防火分区的墙一律为防火墙,用于特殊场所的隔断墙就是防火隔断墙,比如:设备房、风机房、风井、前室、楼梯间等,这些部位的特点是:如果需要开门一定是防火门,任何管道穿越都要将管道与墙的缝隙做防火封堵,风管要加防火阀且防火阀前后各2米风管要做防护处理(壁厚加大、作不然材料的绝热且加保护层、做防火风管),塑料管穿越时除满足封堵外还要在管道上作防火处理(弹性阻火圈、防护套箍等措施)。
这个部位的以上要求在新规范上有多处,大多是强制性条文。应重视。
三、锅炉房:
1. 耐火等级:丁类。条文解释P182页2
2. 防火间距:4吨(2.8MW)以上按丁类厂房查3。4。1条,(与高层15米),4吨(含4吨一下)按普通民用建筑查表5。2。2条。条文:5。2。3条
3. 通风:9.3.16条:正常6次,事故12次/时
4. 位置:强条5。4。12条
在民用建筑内时,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邻,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燃油或燃气锅炉房、变压器室应设置在首层或地下一层的靠外墙部位,但常
(负)压燃油或燃气锅炉可设置在地下二层或屋顶上。设置在屋顶上的常(负)压燃气锅炉,距离通向屋面的安全出口不应小于6m。
采用相对密度(与空气密度的比值)不小于0.75 的可燃气体为燃料的锅炉,不得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天燃气相对密度0.5548)
2 锅炉房、变压器室的疏散门均应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
10 燃气锅炉房应设置爆炸泄压设施(锅炉间面积10%,锅炉规范)。燃油或燃气锅炉房应设置独立的通风系统,并应符合本规范第11 章的规定
5.燃气管道:强条5。4。15
设置在建筑内的锅炉、柴油发电机,其燃料供给管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进入建筑物前和设备间内的管道上均应设置自动和手动切断阀;
6.通风:强条 9.3.9
排除有燃烧或爆炸危险气体、蒸气和粉尘的排风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 排风系统应设置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2 排风设备不应布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内;3 排风管应采用金属管道,并应直接通向室外安全地点,不应暗设。


四、风机房
普通条文: 8.1.9条及条文解释.设置在建筑内的防排烟风机应设置在不同的专用机房内。
(1)排烟单独设置或与平时的通风合用,不得与补风风机、正压风机合用。
(2)补风、正压送风可以和用风机房

五、正压送风场所
1.避难间:
强条:8.5.1 避难走道的前室及避难层(间)
高层病房楼应在二层及以上的病房楼层和洁净手术部设置避难间。避难间应
符合下列规定: 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外窗应采用乙级防火窗(怎么理解?既然是防火窗就不能做自然通风口)。
5.5.32条 住宅建筑高度大于54m 的住宅建筑,每户应有一间房间符合下列规定: 应靠外墙设置,并应设置可开启外窗;(其实就是放宽的避难间,不需要暖通专业做什么,已有外窗了,再说也不叫避难间)
2.楼梯间:
(1)封闭楼梯间: 自然排烟时开窗面积不低于中庭的要求:5%。这个没条文支持,但也不能有点窗户就行 。(抱歉,现在我更正我的观点,原来我的理解是在规范没有交待清楚的前提下自己理解的,看了下“建筑防排烟技术规范报审稿”对封闭楼梯间的自然通风外窗的面积已经有了明确规定。就是和防烟楼梯间一样,每连续5层2平方米。 现在想了想,这个也有道理,既然说了具备自然排烟的条件,而楼梯自然排烟的条件就是每5层不少于2平方米,顶层不小于1平方米。尽管这个技术规范还没有实行,但这个观点也是对原规范没交代清楚的的疑问一个权威解释, 现在修正。)
摘报审稿“
3.1.7地上部分楼梯间利用可开启外窗进行自然通风时,地下部分的防烟楼梯间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3.1.8自然通风条件不能满足本规范第3.2.1条规定的封闭楼梯间,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当封闭楼梯间位于地下且不与地上楼梯间共用时,可不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但应在首层设置不小于1.2m2的可开启外窗或直通室外的门。

3.2 自然通风设施的设置
3.2.1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每5层内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的有效面积不应小于2.0m2,且在该楼梯间的最高部位应设置有效面积不小于1.0m2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
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封闭楼梯间正压送风。强条:6.4.2 ,送风量按原高规前室不送风时的风量计算或选取。
(2)防烟楼梯间:风量按原高规执行,地上地下合并送风,风量相加。
(3)剪刀梯:合并送风风量相加
(4)当采用3合一前室时(剪刀梯的两个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一个前室),剪刀梯的两个楼梯、前室分别设置独立的送风系统,不能合并送风。
其它:楼梯间不送风的前提条件:
(1)每5层可开启外窗不小于2平方米
(2)利用开敞的阳台做前室,不论楼梯有没有外窗均不送风。
(3)利用凹廊做前室,不论楼梯有没有外窗均不送风。
(4)封闭楼梯间的梯门开向凹廊、阳台等室外空间时,不论有没有外窗均可以不送风。
(5)前室有不同朝向的外窗时。注意,一定是不同朝向。
3.前室:按原高规执行
补充观点:新规范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要求同时送风,不再使用原高规"楼梯间正压送风前室可不送风"的条文解释.
免费打赏
ft236757828
2015年05月13日 08:04:02
32楼
学习了,期待后两部分!
回复
xijingyue
2015年05月13日 08:35:52
33楼
多谢楼主分享
回复
xjghns
2015年05月13日 13:50:24
34楼

谢谢楼主分享 学习
回复
wangxueleiyy
2015年05月13日 16:27:01
35楼
希望楼主继续保持下去 谢谢
回复
李安萍
2015年05月13日 16:46:44
36楼
总结的很全面,分析的很到位,期待第二部分内容的出现。
回复
农民
2015年05月14日 12:18:03
37楼
第二部分:排烟场所
四、排烟设施场所(全部是强条)
1.中庭 (自然排烟5%)
a.高度不大于12米的中庭可采取自然排烟方式,要求,排烟窗要设在上部,又要方便开启.这个也比较难实现,要么采用电动排烟窗,要么就直接机械排烟.
b.高度大于12米的中庭机械排烟,排烟量按原规范执行.
2.内走道 (大于20米,规范图示明确是内墙皮,自然排烟面积2%)
这个主要是内走道长度怎么理解,有人说外包尺寸,有人说是轴线尺寸,还有人说是最远点的门口到第二疏散口的距离.
现在防火规范图示已经明确:两个最远点的内墙皮,也就是说轴线20米长的内走道可以不考虑排烟.
至于L型、环形、T型长度应该是总长度。
3.厂房:丙类300平米,库房1000平米
丁类5000平米
4.房间:
先看一道题:位于地上第四层的以下房间,那些需要作机械排烟?
1。棋牌室 36M2,上悬窗0.9*0.6,开启角40度
2. 办公室63M2,无窗
3. 会议室 78M2,固定窗
4. 开敞式办公室106M2,中分推拉窗1.5*1.5两个
5. 书库200M2,平开窗4个1.5*1.5
6. 储藏室400M2,侧推窗0.7*1.2共10个,开启角70度.
在看规范的要求
(1)地下:(不论有无外窗)
一个大于50平米或总面积200平米。
(2)地上(有外窗时):
公建大于100平米,经常有人停留(办公等场所)(小于100,只要有外窗就不考虑排烟,也不计算外窗面积是否达到2%)
公建大于300平米,可燃物较多(储藏、仓库等)(小于300,只要有外窗就不考虑排烟,也不计算外窗面积是否达到2%)
排烟设施仍包括自然,不满足自然排烟就机械排烟。
(3)地上(无外窗时),
按地下室执行。一个大于50平米或总面积200平米。排烟。
(4)歌舞娱乐场所:
设置在1,2,3层时按普通经常有人停留的房间对待(100平米有窗,无窗时50平米)
设置在其它楼层时不论房间面积大小,自然排烟不够就要机械排烟。

理解:地上设有固定窗或者上悬窗的房间算不算无窗房间?
从字面上看只要有窗就不能叫做无窗房间。但是我们理解规范要从规范的编写意图出发:其条文解释的要点是有三,第一,这类房间空气对流差(烟气浓度高)、自然采光条件差(容易引起恐慌)、自然通风条件差(不完全燃烧散发大量烟气),只要能克服以上问题的都可不按无窗房间算。这样来看,上悬窗虽然不算排烟窗,但能较好的满足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及形成对流的条件,应该不属于无窗房间。而设固定窗的房间,可以满足自然采光条件,但很难实现自然通风和对流条件,这时还要根据项目情况综合分析,比如这些房间相邻的走道有自然排烟条件,可以很好的弥补自然通风及对流条件时我个人认为仍可按有窗房间设置。但如果房间外侧也是封闭空间,建议还是按无窗房间去考虑吧。

前题答案:
位于地上第四层的以下房间,那些需要作机械排烟?
1。棋牌室 36M2,上悬窗0.9*0.6,开启角40度
需要机械排烟,8。5。3(1)这个是不在1,2,3层的歌舞娱乐场所,需要设排烟设施。但上悬窗不能作为排烟窗(图示附录),因此该房间不论面积大小都要作机械排烟。该房间如果设在1~3层则不需要作排烟.
2. 办公室63M2,无窗
需要机械排烟,按8.5.4条执行,尽管面积不大于100平米,但因为无外窗就应该按地上无窗房间执行,且应补风。
3. 会议室 78M2,固定窗
不需要机械排烟,有固定窗但地上走道一般具备自然通风条件,可不按无窗房间考虑,执行8.5.3条第三款,面积不大100平方米,不考虑排烟。
4. 开敞式办公室106M2,中分推拉窗1.5*1.5两个
不需要。按8.5.3条第三款,面积大于100平方米,应设排烟设施。该房间外窗1.5*1.5/2*2=2.25,不小于2%,可不设机械排烟。
5. 书库200M2,平开窗4个1.5*1.5
不需要:可燃物较多,按300平米执行
6. 储藏室400M2,侧推窗0.7*1.2共10个,开启角70度.
需要机械排烟.可燃物较多,自然排烟面积需要8平方米,外窗8.4平方米,看似满足自然排烟条件,但按规范图示计算方法,该房间可开启外窗面积为:0.7SIN70*1.2*10=7.893,不满足自然排烟条件.
五、防火阀
1.防排烟系统
按原高规、建规执行,
注意:防火阀距防护墙距离不大于200MM(规范图示附图)
防火阀前后各2米内风管壁厚要加大或采用防火风管等.
防火阀要设置单独的支吊架
防火阀动作温度要与介质相匹配并应向消防控制室传输开闭信号.
跨防火分区时两侧各设防火阀(参6.1.6条)
2.通风系统
(1).防火阀设置位置: 9.3.11 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在下列部位应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70℃的防火阀:
1 穿越防火分区处;
2 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3 穿越重要或火灾危险性大的场所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4 穿越防火分隔处的变形缝两侧;
5 竖向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
注:当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的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均独立设置时,水平风管与竖向总管的交接处可不设置防火阀。
6 9.3.12 公共建筑的浴室、卫生间和厨房的竖向排风管,应采取防止回流措施并宜在支管上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70℃的防火阀。
7 公共建筑内厨房的排油烟管道宜按防火分区设置,且在与竖向排风管连接的支管处应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150℃的防火阀。
(2)防火阀设置要求:9.3.13 防火阀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火阀宜靠近防火分隔处设置;按图示标柱200毫米
2 防火阀暗装时,应在安装部位设置方便维护的检修口;
3 在防火阀两侧各2.0m 范围内的风管及其绝热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采用防火风管或风管外壁作防火处理;
回复
农民
2015年05月14日 12:19:48
38楼
第三部分: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六、穿防火墙、防火隔墙、楼板
1. 强条 6.1.5 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确需开设时,应设置不可开启或火灾时能自动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严禁穿过防火墙。防火墙内不应设置排气道。
普通条文:6.1.6 除本规范第6.1.5 条规定外的其他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墙,确需穿过时,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将墙与管道之间的空隙紧密填实,穿过防火墙处的管道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当管道为难燃及可燃材料时,应在防火墙两侧的管道上采取防火措施。
理解:管道尽量不要穿越防火墙,墙内不能设排风道。必须穿越穿越防火墙时管道应作如下处理:1。风管在防火墙两侧加防火阀。2。管道与墙之间的缝隙(水管、风管)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紧密填实。3。穿防火墙处保温材料应不燃。4。塑料管还应在两侧的管道上做防火措施。图示(膨胀型阻火圈)
2.强条: 6.2.9 建筑内的电梯井等竖井应符合下列规定:(2) 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排气道、垃圾道等竖向井道,应分别独立设置井壁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3) 建筑内的电缆井、管道井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材料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建筑内的电缆井、管道井与房间、走道等相连通的孔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理解:1。井壁的耐火极限:管道井不小于1小时。2。管道穿楼板及管道井隔墙均应防火封堵。
3.强条 6.3.5 防烟、排烟、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中的管道及建筑内的其他管道,在穿越防火隔墙、楼板和防火墙处的孔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风管穿过防火隔墙、楼板和防火墙处时,风管上的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两侧各2.0m范围内的风管应采用耐火风管或风管外壁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且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该防火分隔体的耐火极限。
理解:这条包含了上面2条的所有内容并有扩展,综合理解:所有管道穿越防火墙或防火分隔墙(管道井壁,楼板,风机房隔墙,风机房楼板,前室隔墙,楼梯隔墙等)均应作如下处理:
1.管道与墙之间缝隙采用不燃材料封堵。
2.塑料管除了缝隙封堵外还要加膨胀型阻火圈、防火套箍进行防火封堵。
3.风管加防火阀(防火墙两侧加),且防火阀两侧2米内应采用防火风管或风管外壁作防火保护。
七、保温及风管材质
(1)供暖空调水管:宜采用不燃材料,不得采用可燃材料。(难燃B1,热分解毒性小的难燃B1级,这个小没数据,很难准确把握,干脆就选不燃A级的)
(2)风管材料:9.3.14 除下列情况外,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应采用不燃材料:1 接触腐蚀性介质的风管和柔性接头可采用难燃材料;2 体育馆、展览馆、候机(车、船)建筑(厅)等大空间建筑,单、多层办公建筑和丙、丁、戊类厂房内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当不跨越防火分区且在穿越房间隔墙处设置防火阀时,可采用难燃材料。
(3)风管保温 9.3.15 设备和风管的绝热材料、用于加湿器的加湿材料、消声材料及其粘结剂,宜采用不燃材料,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难燃材料。这里的确有困难是有条件的,应交代困难原因,难燃材料的使用条件
(热分解毒性小的难燃B1级,确有困难也很难有足够的能让审图人认可的理由,热分解毒性小没给数据,很难准确把握,干脆就选不燃A级的)
八、供暖通风其他要求
(1)当供暖管道的表面温度不大于100℃时,与可燃物距离不应小于50mm 或采用不燃材料隔热。
(2) 9.3.1 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横向宜按防火分区设置,竖向不宜超过5 层。当管道设置防止回流设施或防火阀时,管道布置可不受此限制。竖向风管应设置在管井内。(注,9。3。12条 公共建筑的浴室、卫生间、厨房竖向风管除设置防回流措施外还要设防火阀)
(3)普通条文:8。1。12 设置在建筑室内外、供人员操作或使用的消防设施,均应设置区别于环境的明显标志。(风机、风口就地开关等)
(4).下沉式广场自然排烟条件:雨棚四周开口面积不小于25%,安装百叶窗时,百叶窗高不低于1米,遮挡系数按0。6计算。
九、排烟窗面积计算(图示附录)
1.上悬窗不能作为排烟窗
2.开启角度大于70度时,按窗口面积计算,
小于70度时,窗宽*SINa*窗高
3.推拉窗按可开启面积计算
十.设计依据
因建筑防烟排烟技术规范尚未发布,原防火规范作废,应在设计依据中同时列出新旧规范及通知:高层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关于执行新版消防技术规范有关问题的通知》公消〔2015〕98号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2015年5月10日星期日
回复
农民
2015年05月14日 12:20:52
39楼
第二部分:排烟场所(刚才没发出来)
四、排烟设施场所(全部是强条)
1.中庭 (自然排烟5%)
a.高度不大于12米的中庭可采取自然排烟方式,要求,排烟窗要设在上部,又要方便开启.这个也比较难实现,要么采用电动排烟窗,要么就直接机械排烟.
b.高度大于12米的中庭机械排烟,排烟量按原规范执行.
2.内走道 (大于20米,规范图示明确是内墙皮,自然排烟面积2%)
这个主要是内走道长度怎么理解,有人说外包尺寸,有人说是轴线尺寸,还有人说是最远点的门口到第二疏散口的距离.
现在防火规范图示已经明确:两个最远点的内墙皮,也就是说轴线20米长的内走道可以不考虑排烟.
至于L型、环形、T型长度应该是总长度。
3.厂房:丙类300平米,库房1000平米
丁类5000平米
4.房间:
先看一道题:位于地上第四层的以下房间,那些需要作机械排烟?
1。棋牌室 36M2,上悬窗0.9*0.6,开启角40度
2. 办公室63M2,无窗
3. 会议室 78M2,固定窗
4. 开敞式办公室106M2,中分推拉窗1.5*1.5两个
5. 书库200M2,平开窗4个1.5*1.5
6. 储藏室400M2,侧推窗0.7*1.2共10个,开启角70度.
在看规范的要求
(1)地下:(不论有无外窗)
一个大于50平米或总面积200平米。
(2)地上(有外窗时):
公建大于100平米,经常有人停留(办公等场所)(小于100,只要有外窗就不考虑排烟,也不计算外窗面积是否达到2%)
公建大于300平米,可燃物较多(储藏、仓库等)(小于300,只要有外窗就不考虑排烟,也不计算外窗面积是否达到2%)
排烟设施仍包括自然,不满足自然排烟就机械排烟。
(3)地上(无外窗时),
按地下室执行。一个大于50平米或总面积200平米。排烟。
(4)歌舞娱乐场所:
设置在1,2,3层时按普通经常有人停留的房间对待(100平米有窗,无窗时50平米)
设置在其它楼层时不论房间面积大小,自然排烟不够就要机械排烟。

理解:地上设有固定窗或者上悬窗的房间算不算无窗房间?
从字面上看只要有窗就不能叫做无窗房间。但是我们理解规范要从规范的编写意图出发:其条文解释的要点是有三,第一,这类房间空气对流差(烟气浓度高)、自然采光条件差(容易引起恐慌)、自然通风条件差(不完全燃烧散发大量烟气),只要能克服以上问题的都可不按无窗房间算。这样来看,上悬窗虽然不算排烟窗,但能较好的满足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及形成对流的条件,应该不属于无窗房间。而设固定窗的房间,可以满足自然采光条件,但很难实现自然通风和对流条件,这时还要根据项目情况综合分析,比如这些房间相邻的走道有自然排烟条件,可以很好的弥补自然通风及对流条件时我个人认为仍可按有窗房间设置。但如果房间外侧也是封闭空间,建议还是按无窗房间去考虑吧。

前题答案:
位于地上第四层的以下房间,那些需要作机械排烟?
1。棋牌室 36M2,上悬窗0.9*0.6,开启角40度
需要机械排烟,8。5。3(1)这个是不在1,2,3层的歌舞娱乐场所,需要设排烟设施。但上悬窗不能作为排烟窗(图示附录),因此该房间不论面积大小都要作机械排烟。该房间如果设在1~3层则不需要作排烟.
2. 办公室63M2,无窗
需要机械排烟,按8.5.4条执行,尽管面积不大于100平米,但因为无外窗就应该按地上无窗房间执行,且应补风。
3. 会议室 78M2,固定窗
不需要机械排烟,有固定窗但地上走道一般具备自然通风条件,可不按无窗房间考虑,执行8.5.3条第三款,面积不大100平方米,不考虑排烟。
4. 开敞式办公室106M2,中分推拉窗1.5*1.5两个
不需要。按8.5.3条第三款,面积大于100平方米,应设排烟设施。该房间外窗1.5*1.5/2*2=2.25,不小于2%,可不设机械排烟。
5. 书库200M2,平开窗4个1.5*1.5
不需要:可燃物较多,按300平米执行
6. 储藏室400M2,侧推窗0.7*1.2共10个,开启角70度.
需要机械排烟.可燃物较多,自然排烟面积需要8平方米,外窗8.4平方米,看似满足自然排烟条件,但按规范图示计算方法,该房间可开启外窗面积为:0.7SIN70*1.2*10=7.893,不满足自然排烟条件.
五、防火阀
1.防排烟系统
按原高规、建规执行,
注意:防火阀距防护墙距离不大于200MM(规范图示附图)
防火阀前后各2米内风管壁厚要加大或采用防火风管等.
防火阀要设置单独的支吊架
防火阀动作温度要与介质相匹配并应向消防控制室传输开闭信号.
跨防火分区时两侧各设防火阀(参6.1.6条)
2.通风系统
(1).防火阀设置位置: 9.3.11 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在下列部位应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70℃的防火阀:
1 穿越防火分区处;
2 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3 穿越重要或火灾危险性大的场所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4 穿越防火分隔处的变形缝两侧;
5 竖向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
注:当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的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均独立设置时,水平风管与竖向总管的交接处可不设置防火阀。
6 9.3.12 公共建筑的浴室、卫生间和厨房的竖向排风管,应采取防止回流措施并宜在支管上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70℃的防火阀。
7 公共建筑内厨房的排油烟管道宜按防火分区设置,且在与竖向排风管连接的支管处应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150℃的防火阀。
(2)防火阀设置要求:9.3.13 防火阀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火阀宜靠近防火分隔处设置;按图示标柱200毫米
2 防火阀暗装时,应在安装部位设置方便维护的检修口;
3 在防火阀两侧各2.0m 范围内的风管及其绝热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采用防火风管或风管外壁作防火处理;
回复
装的正经
2015年05月14日 14:08:05
40楼
学习了,期待后两部分!
回复
孙猛行
2015年05月14日 15:00:13
41楼
好东西,收藏了慢啊慢学下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