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OpenSEES分点的选择
攻城师121362
2015年04月07日 19:18:15
只看楼主

相同变形条件下,基于集中塑性单元的有限元模型的基底剪力较大,这说明基于集中塑性单元建模结构刚度要大于基于分布塑性单元建模结构。原因是:集中塑性单元仅在单元两端塑性铰区发生塑性变形,中间部分保持弹性;分布塑性单元在单元全长分布变形。在结构进入塑性变形后,分布塑性单元刚度要小于集中塑性单元刚度。2) 在进入到加载末段时,基于两种单元结构对应的 Pushover 曲线基本一致,这体现了结构在进入破坏过程中,当塑性变形逐渐增大,结构塑性变形在单元两端累积增大,直至破坏。即:结构的最终破坏体现为集中塑性破坏形式。由图 2-10a)~d)可见:基于集中塑性单元的结构模型获得的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要小于基于分布塑性单元的结构模型。这说明:集中塑性结构模型刚度要大于分布塑性结构模型。综合上述静动力分析结果,可见:基于集中塑性单元的结构模型具有更大的刚度,更强的变形能力,与更强的非线性分析能力。按照结构破坏过程的物理现象,往往是在初始破坏阶段,结构混凝土裂缝沿构件分布,随着破坏的深入,结构在构件根部区域出现集中破坏现象,最终达到构件破坏。因此,在结构一般破坏状态采用分布塑性单元较为合适,而当进行结构接近倒塌破坏状态时的有限元分析时,采用集中塑性单元合适。

相同变形条件下,基于集中塑性单元的有限元模型的基底剪力较大,这说明基于集中塑性单元建模结构刚度要大于基于分布塑性单元建模结构。原因是:集中塑性单元仅在单元两端塑性铰区发生塑性变形,中间部分保持弹性;分布塑性单元在单元全长分布变形。在结构进入塑性变形后,分布塑性单元刚度要小于集中塑性单元刚度。2) 在进入到加载末段时,基于两种单元结构对应的 Pushover 曲线基本一致,这体现了结构在进入破坏过程中,当塑性变形逐渐增大,结构塑性变形在单元两端累积增大,直至破坏。即:结构的最终破坏体现为集中塑性破坏形式。由图 2-10a)~d)可见:基于集中塑性单元的结构模型获得的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要小于基于分布塑性单元的结构模型。这说明:集中塑性结构模型刚度要大于分布塑性结构模型。综合上述静动力分析结果,可见:基于集中塑性单元的结构模型具有更大的刚度,更强的变形能力,与更强的非线性分析能力。按照结构破坏过程的物理现象,往往是在初始破坏阶段,结构混凝土裂缝沿构件分布,随着破坏的深入,结构在构件根部区域出现集中破坏现象,最终达到构件破坏。因此,在结构一般破坏状态采用分布塑性单元较为合适,而当进行结构接近倒塌破坏状态时的有限元分析时,采用集中塑性单元合适。
6.OpenSEES分点的选择
OpenSEES 为位于截面处的积分控制点提供 Gauss-Legendre和 Gauss-Lobatto 等数值积分方法。通过数值积分方法得到整个构件的刚度。众所周知,构件的弹塑性变形往往集中于构件端部截面。OpenSEES 提供的 Gauss-Legendre 数值积分方法对结构构件非线性变形的模拟,只能随着积分控制点的增加才能逐渐接近单元端部截面,因此积分点数目的选择将直接影响该方法对构件弹塑性变形模拟的精确度;而 Gauss-Lobatto 数值积分方法始终保持两个积分控制点在单元的端部截面处,因此使用该方法能够更加有效的模拟构件的非线性行为。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