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热点】三年后,曾经的绿色建筑还绿色吗?
晓晓布丁
晓晓布丁 Lv.16
2015年03月14日 10:24:54
只看楼主

来自于江苏省住建厅的一组官方数字——目前,江苏绿色建筑数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4,位居全国之首。  这个“第一”,江苏拿的当之无愧,既率先实施,又明确目标,南京、无锡、常州、苏州、盐城等一批典范城市公布的各项数字皆振奋人心、令人满怀信心。  然而,绿色建筑真的“绿色”吗?新华房产记者近日走访调查后发现,目前,江苏省内是按照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对建筑进行绿色体系评价的。  不过,设计归设计,方案能批、图纸能过、标志能发,但时效期只有一年,即便建成后,获得了绿色建筑运行评价认可,也只能管三年。

来自于江苏省住建厅的一组官方数字——目前,江苏绿色建筑数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4,位居全国之首。

  这个“第一”,江苏拿的当之无愧,既率先实施,又明确目标,南京、无锡、常州、苏州、盐城等一批典范城市公布的各项数字皆振奋人心、令人满怀信心。

  然而,绿色建筑真的“绿色”吗?新华房产记者近日走访调查后发现,目前,江苏省内是按照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对建筑进行绿色体系评价的。

  不过,设计归设计,方案能批、图纸能过、标志能发,但时效期只有一年,即便建成后,获得了绿色建筑运行评价认可,也只能管三年。

  三年后,开发商还愿意花精力、财力去达到绿色建筑星级标准吗?三年后,曾经的绿色建筑还绿色吗?

  “建筑要绿色”

  不是句空话 确是个难题

  南京建邺区应天大街901号,坐落着一个并不高大、但着实特别的建筑,其顶层呈拱形,被4把巨大的“伞”状结构盖顶笼罩,这里是江苏省绿色建筑与生态智慧城区展示中心。


江苏省绿色建筑与生态智慧城区展示中心

  在约6000平方米的展厅内,陈列了近几年来,中国绿色建筑领域研发的技术、材料、理念成果,而这个建筑本身就是按照国家绿色建筑三星标准设计,其中采用了包括可循环利用的组合式钢结构体系、地送风新风系统等十余项绿色建筑技术,所有的建造材料均可以循环再利用。

  “这可以算是一个示范标杆,也表明了江苏推进绿色建筑的决心。”江苏省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服务部部长张怡告诉记者。

  既然决心在,“变绿”工作自然有条不紊的推进。官方数据显示,2014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绿色建筑立法、发布实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后,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规模分别达到12.6亿平方米及6056万平方米,绿色建筑数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4,位居全国之首。

  以盐城为例,2014年,该市全年获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项目30个,绿色建筑面积236.2万平方米。同年出台的《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15年,全市新增绿色建筑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标识项目超过100项,全市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超过50%。

  苏南城市常州,在2014-2017年间,计划实施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68万平方米,实现节能6000吨标准煤。此外,南京、无锡、苏州等地也都在按照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对建筑进行绿色体系评价。

  据了解,南京从2015年开始,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一星级覆盖率将达到100%,部分区域已在土地出让公告中就已经载明相关的绿色建筑达标规定。

  短短的几年时间,绿色建筑遍地开花,政府制定条例、鼓励措施,公共建筑立即响应、带头执行,开发企业喊出口号,甚至将“绿色”作为其营销宣传的标签。

  然而,在张怡看来,“建筑要绿色”,绿色建筑要普及、要长效,还是个要继续探讨的难题,其难度并非体现于设计阶段,而是建筑建成后的营运、管养。

  据介绍,目前绿色建筑的评价标识体系分为两类,其一为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现在大多数被认定为绿色建筑的都是拥有了这个标识。”张怡指出,“这一标识通常是在建筑设计规划阶段就可以认定的,通过对设计方案、图纸的审定,与江苏制定的标准进行比对即可。”

  第二类则是绿色建筑运行评价标识,“这类标识需要在建筑使用一段时间后,对其运营的状况、节能的情况进行评估,符合标准的才能认定为绿色建筑。”

  张怡补充道,绿色建筑设计符合标准,并不意味着在使用过程中就一直“绿色”,这需要在使用过程中进行持续的管养,“我们注意到,由于一个建筑在建成后往往会被分割销售,使用人不同,对建筑本身的损害也不一样,而公用建筑、住宅楼、商业楼各自使用情况也各有差异,无法用‘一把尺子’来衡量。”

  成本咋控制?

  增量是必然 投入非必要

  进一步采访后记者获悉,目前评价体系中的两类标识均有有效期限,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为一年,绿色建筑运行评价标识为三年。

  问题来了,即便一个建筑获得了绿色建筑使用评价标识,也只能在授牌后的三年内被认定为绿色建筑,“那么,三年后,开发商运作的楼盘已基本售出,他们还愿意继续投入财力、物力、人力去进行评估,努力达到绿色建筑的标准吗?”有业内人士提出疑问。

  不妨来看一下目前的绿色建筑成本。去年年底的一组数据,达到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每平方米将增加成本50元,占总成本的1%;二星级标准每平方米成本增量为100元。

  而为了达到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规定的三星级的最高标准,开发商需要种树、安装可再生能源和雨水回收系统并采取其他措施,为此每平方米要多付出300元成本。

  照此计算,一个中等体量的住宅楼盘(建筑面积20-40万平方米),累计的成本增量支出高达几千万、甚至1个亿。

  事实上,一部分的品牌房企已经意识到了“绿色”对于其楼盘的溢价作用。本土的朗诗是众所周知,也是最早涉足绿色建筑的,其所售产品平均单价要高出周边同类10%-20%;。

  国企方兴地产近几年也开始向绿色建筑领域发展,其上海办公楼项目以超过每平方米9万元的价格出售,绿色理念使其楼价比附近类似地产每平方米高出1万元。

  此外,复地在南京城北的项目新都国际公寓已经达到了绿色建筑设计二星级的标准;万达集团在2010年就要求其后开业的所有万达广场取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

  “但坦白的说,仍有大部分的中等及中等偏下的开发商‘看不到长远’,他们会优先选择削减成本。”张怡坦言,即便有绿色建筑的企业,后续会否持续增加绿色建筑管养、运行的成本,“现在也很难说。”

  记者就此采访到了南京、苏州的两家开发企业,前者位于河西新城,在这位负责人看来,绿色建筑更多的起到了宣传作用,“是一个标签或者符号”;

  后者位于苏州工业园区,该板块内强制要求所有建筑必须达到绿色建筑设计一星级标准,其观点很鲜明,是否要“变绿”,市场说了算,“购房者认可绿色建筑产品自然有其生存的空间,但一旦购房者不买单,即便依靠强制的行政手段,要求开发商建造绿色建筑,也是无法形成常态化的。”


免费打赏
haiyangzhilan33
2015年03月14日 11:40:15
2楼
要建造,持续,发展绿色建筑是一项十分艰难却又很伟大的工程,为了我们国家的发展,我们应该多多支持这样的计划,我对这方面不怎么了解,理解的也不深入,但有时看的关于这个的消息也挺多的,所以真心的希望,我们的绿色建筑能够多多发展,持续发展,最终还是为了我们自己。还有支持布丁大人。
回复
heiheigod
2015年03月16日 12:37:34
3楼
绿色建筑是大势所趋,如同概念车到量产还需要市场的接纳和认可的过程,政策面与可持续性的盈利点是触发关键。穹顶之下的我们持续关注中~
回复
xtxxzx
2015年03月28日 10:52:11
4楼
支持可持续发展路线
回复
weibo_1417397432306
2015年04月08日 10:22:15
5楼
增加成本,喊高价格,问题是,卖不卖得出去啊~~~?资金什么时候能回本?这中间的拉锯时间无疑是增加了...
回复
设计小兵
2015年04月09日 12:51:43
6楼
新建时达标容易,可后期的大量维护难啊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