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以前发表的“关于西南调水大西北工程的进一步探讨”,
ccjdi
ccjdi Lv.4
2015年01月30日 11:23:27
只看楼主

本帖最后由 ccjdi 于 2016-4-11 11:47 编辑 2014年6月发表在土木在线论坛 ccjdi 的个人空间 , 日志 : “ 关于西南调水大西北工程的进一步探讨 ” 标题及摘要如下: 21世纪震惊世界的最宏伟的工程—重提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之(6): 西南调水大西北工程的进一步探讨 有关西南调水大西北的文章,发表已十余年了,由于当时的条件及基本资料的限制,与我们现在新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根据新的资料和新的情情况,经进一步的研究,作了重大调整,新的设想方案仍然从西藏东部和四川西部各大江河干流调水,调水量从1200亿m3增加至1500亿m3,采用隧洞自流引水到大西北.调水进口段从原来的羌纳河段改在羌纳河段下游约100km的加拉河段,新设想调水方案,须开凿隧洞11条,总长从原设想1311km缩短至现在的985km,抑建调节水库10座,总库容972亿m3,本方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可根本改变大西北地区严重干旱缺水的局面,还可使我国近50%的地区的气候及空气质量得到改善

本帖最后由 ccjdi 于 2016-4-11 11:47 编辑

2014年6月发表在土木在线论坛 ccjdi 的个人空间 , 日志 : “ 关于西南调水大西北工程的进一步探讨
标题及摘要如下:

21世纪震惊世界的最宏伟的工程—重提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之(6):

西南调水大西北工程的进一步探讨

有关西南调水大西北的文章,发表已十余年了,由于当时的条件及基本资料的限制,与我们现在新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根据新的资料和新的情情况,经进一步的研究,作了重大调整,新的设想方案仍然从西藏东部和四川西部各大江河干流调水,调水量从1200亿m3增加至1500亿m3,采用隧洞自流引水到大西北.调水进口段从原来的羌纳河段改在羌纳河段下游约100km的加拉河段,新设想调水方案,须开凿隧洞11条,总长从原设想1311km缩短至现在的985km,抑建调节水库10座,总库容972亿m3,本方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可根本改变大西北地区严重干旱缺水的局面,还可使我国近50%的地区的气候及空气质量得到改善


[ 4,结 语
十余年前,曾经在《西南调水大西北初步设想》中,估算了该工程原设想方案的静态总投资,并对该工程原方案提出了分期实施、分期受益的意见, 原方案的分期实施、分期受益的意见,仍然是可行的,但按30年施工期计算,平均每年投资不到230亿元,还不到2028年国民生产总值的0.3‰(当年三峡工程平均每年静态投资占1994年国民生产总值的0.73‰)。 这次设想方案作了部分调整,原设想方案得到优化,而其效益更大,对环境影响更小。优化后的方案再次谈论该工程总投资已没有实际意义,因我国的经济实力,已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期,现在不是我国有没有经济能力建设该工程,而是值不值得兴建该工程。
新的设想方案,将具有原方案所有优点,而其工程将更加宏伟,不仅在我国,在全世界也更是空前的。新设想方案与其他方案比较,更有很多优越之处:首先是调水量更大,新的设想方案比原方案的调水量增加了300亿m 3,接近三条黄河的水量,更能满足大西北改造沙漠等巨大的用水需求;新的设想方案仍然采用长隧洞自流引水,其隧洞总长从原方案的的1311 km缩短至985 km(当然、多了两个竖井,也相应增加了工程难度) ,其工程量更省,更节省投资,而且设想方案中还增加了更加现实可行的备用方案,更增加了工程的可行性。新的设想方案不仅具有比较充分的科学依据及可行性,更具有无与伦比的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今后国际间水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更有必要大力开发利用其中我们应得的部分水资源。
向大西北大量调水,已是形势所逼,到了刻不容缓地步,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尽快开展前期工作,这方面要吸取长江三峡水电站前期工作的教训,否则将可能再来个设想70年,调查了50年,勘测了40年,争论30年的怪圈轮回。可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形势,不容许再象40年前那样徘徊不前,特别是水电开发的发展很快,等到雅鲁藏布江、金沙江等六大江河水电梯级开发都已完成了,再搞如何调水的工作,就非常被动.,因此、必须尽快开展前期工作。我很赞赏这句话:“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解决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复杂的大问题,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做大量的工作。可计划3--5年完成规划、3-5年完成可行性研究,可选择有资质的几个研究机构分别承担各项专题研究,力争5---10年完成各专题研究任务…………,争取在2029年前动工兴建,使设想的蓝图尽早变成现实,力争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之际全面发挥效益,更圆我国的百年梦。
2013年11月于德阳
2014年6月修改于德阳

免费打赏
xiyupiaoyu
2015年02月04日 12:02:46
2楼
这个工程前前后后有很多人提到过,大体思路相同,具体方案各异,估计实行起来难度有以下几个:1,西南地区恶劣的地形和交通条件,工程施工困难;二,对这样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工程,对气候及自然环境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很难预知,不过有的事情,不去做永远都不会知道。作为水利人,希望这项工程能早日上马。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