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期比去认识刚度分布(值得收看)
林泽松
林泽松 Lv.7
2015年01月06日 13:21:18
只看楼主

最近调模型比较多,有了些比较表面的认识,不知道对大家是否有帮助。 我们看setwe参数里面的周期比,很多都知道要让第一期和第二周期为平动,第三周期为扭转,但是事实对周期数据栏中的,平动系数和扭矩系数的认识很陌生。我这里稍微讲下自己对这两个数据的理解,进而去理解刚度,最后在调模型。 一般,我在看完轴压比没超的情况下,会先去看看周期比。其中我会看平动系数中x,y的成分,还有扭转系数成分之前的关系

最近调模型比较多,有了些比较表面的认识,不知道对大家是否有帮助。

我们看setwe参数里面的周期比,很多都知道要让第一期和第二周期为平动,第三周期为扭转,但是事实对周期数据栏中的,平动系数和扭矩系数的认识很陌生。我这里稍微讲下自己对这两个数据的理解,进而去理解刚度,最后在调模型。

一般,我在看完轴压比没超的情况下,会先去看看周期比。其中我会看平动系数中x,y的成分,还有扭转系数成分之前的关系

1.在第一周期完全为平动系数的情况下(x+y)中,如果y占了80以上,说明y方向上比x方向揉,周期比小,所需要的地震能量也就越小,如果(x+y)中y方向和x方向相差不是很大,比如(35+55)说明了两个方向上刚度相差不大,周期也相差不大,所需要的地震能量也是相近的,你在振动图可以看到第一平动下,建筑时同时朝着x和y方向同时运动。
2.如果(x+y)中 y或者x占了90以上,基本上你看振动图中就是只朝着一个方向摆动,从层间位移角可以看到的是,x和y方向的数据是相差比较大的。比如是y方向占了90,那么说明y方向偏柔,偏柔最主要的体现就是这个方向上的柱子层间位移角偏大,位移偏大,同时x方向的柱子层间位移角相对小得很多。因为侧向刚度主要是柱子来承担,所以从层间位移角的大小,很好的体现了两个方上的刚度大小不同。
3.如果在第一周期的平动系数上(X+Y)主要是y方向为80.而扭转系数存在为20时候,我们如何理解?其实很简单,我们知道第一周期的方向为y方向,存在扭转系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方向移动的时候存在扭矩,这就是说明y方向山的建筑刚度分布不均匀,导致产生了小部分的扭矩,也就建筑y方向上存在较明显大刚度分布不均匀,也可以理解为,抗扭刚度和y方向平动刚度略有点接近,如果你看到扭转系数达到20以上,基本上你看y方向上的y+,或者y—的两个工况之一的层间位移角是不过的,位移比在这个两个方向的工况下也是存在过不了的。

周期比,层间位移角,位移比,质心和刚心之间的距离都体现了刚度的分布情况。我个人觉得周期比是首当其冲最为关键的比值,如果周期比都调不过,那么接下来多其他比值都会存在问题。但是周期比只能保证以平动刚度为主,防止扭转控制界面刚度均匀,但是却不会理会位移大小,刚度的大小问题,这回导致有时候位移过大,层间位移角就过不了,进而我要去调整层间位移角去限制位移大小,其本质也就是增加这个方向的刚度。而位移比,是为了控制一个方向上,比如y方向在平动过程中,能够位移能够尽量的均匀,不发生过大的位移差造成扭转效应。

所以,你会发现,周期比过的时候,可能层间位移角过步了,说明此刻刚度时满足平动为主的时候存在刚度不足造成层间位移角偏大。 当你发现层间位移角过了时候,刚度满足的时候,又存在位移比过不了,说明存在刚度分布不均匀。
以上只是个人调模型过程的个人认识,不存在理论基础,或许有错,大家可以批评。谢谢




免费打赏
林泽松
2015年01月07日 09:15:09
12楼
风吹pp嘎嘎凉 发表于 2015-1-7 09:07 顶楼主 分享自己的经验 对于这几个控制参数 要想真的摸清X,Y方向上刚度大小 最直接的去看总信息里 …你说的都在理,周期比和位移比都是调扭转刚度,只是两个关注的角度不同,周期比是只关注平动周期要大于扭转周期,这是相对的关系,只是为了在地震发生时候控制平动在前,本质上也是控制了扭转刚度要大于平动,这是整体的概念,也没有具体的刚度要求,所以你一直加强刚度,周期比也不会怎么变。因此,就算周期比过了,也只能说扭转刚度大于平动刚度,却不能说扭转刚度满足,这就要位移比进一步的去调整。
回复
林泽松
2015年01月07日 09:16:11
13楼
sclgh1979 发表于 2015-1-7 08:51 楼主分析的很透彻,很到位;现在很多设计师只是看超筋,看着不显红就觉得计算没问题了,存在很多问题。正如你话,都是只看表面,不见本质
回复
lsmqhln
2015年01月07日 09:22:00
14楼

楼主专研精神好,建议写的更简明扼要一些。分段更细一点,看起来印象更深。


回复
林泽松
2015年01月07日 09:23:58
15楼
lsmqhln 发表于 2015-1-7 09:22 楼主专研精神好,建议写的更简明扼要一些。分段更细一点,看起来印象更深。事后会补上具体的模型分析告诉大家
回复
偷地雷的
2015年01月07日 10:00:02
16楼
看了,顶一下。
回复
林泽松
2015年01月07日 10:33:49
17楼
偷地雷的 发表于 2015-1-7 10:00 看了,顶一下。表情很萌,很可爱
回复
haiyangzhilan33
2015年01月07日 15:06:50
18楼
我刚开始做结构,在调模型时有点迷茫,基本就是看看周期满足就完事了,没有深入考虑,以后也要研究研究,楼主值得学习。{:2_78:}
回复
小徐001
2015年01月07日 15:58:35
19楼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林泽松
2015年01月07日 16:09:51
20楼
taijixiaoxu 发表于 2015-1-7 15:58 谢谢楼主分享: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
回复
o如梦无痕o
2015年01月07日 16:25:58
21楼
首先楼主第一个 思考就错了
第一周期如果说是 x+y 是 50+35 绝对不是说X周期和y周期很接近
它表达的意思 你的第一周期不是纯平动 而是斜动。
换句话说他的主轴方向不是90度 而很有可能是50度。这是一种不利状态。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