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实际工程中“转换大梁上面托剪力墙”的情况,当用户使用梁单元模拟转换大梁,用壳单元模式的墙单元模拟剪力墙时,墙与梁之间的实际的协调工作关系在计算模型中不能得到充分体现。与实际情况相比,这样计算模型的刚度偏柔了。这就是软件提供墙梁刚度放大系数的原因。 对比发现,pkpm考虑对托墙梁刚度放大后(刚度放大系数输100),托墙梁的配筋会增加5%~30%左右,部分梁截面会出现超筋现象,刚度放大后,对转换层以上的墙体配筋会有所改善。
对于实际工程中“转换大梁上面托剪力墙”的情况,当用户使用梁单元模拟转换大梁,用壳单元模式的墙单元模拟剪力墙时,墙与梁之间的实际的协调工作关系在计算模型中不能得到充分体现。与实际情况相比,这样计算模型的刚度偏柔了。这就是软件提供墙梁刚度放大系数的原因。
对比发现,pkpm考虑对托墙梁刚度放大后(刚度放大系数输100),托墙梁的配筋会增加5%~30%左右,部分梁截面会出现超筋现象,刚度放大后,对转换层以上的墙体配筋会有所改善。
Yjk转换层的计算
结果和pkpm在不考虑托墙梁刚度放大下转换层的计算结果相似,转换层相邻上一层的墙体配筋相对pkpm的两次计算结果(托墙梁刚度输1or100)都有改善。(ps:yjk没有托墙柱刚度放大系数这个参数的设置)
因此,个人觉得Yjk在计算转换梁时有考虑转换梁和相邻上层墙体的协同变形的,相对pkpm更符合实际受力情况,计算更为合理。
以上是本人对一个具体项目的总结,不知道有没普遍性,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注意到这个地方,欢迎各位补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