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缩是混凝土材料的一种固有特性,从混凝土浇筑之初到若干年之后都时刻存在着,没有妥善处理好,混凝土会出现严重的开裂现象。为此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过多方面研究,从材料特性本身入手,依据试验室小混凝土试件等收缩试验,建立了许多随时间变化的收缩模型,在提高混凝土材料抗收缩性上得出过大量有益结果。但对于具有一定结构尺寸的混凝土构件不同部位的收缩情况是不同的,往往收缩开裂位置集中在某一处,因此为了预先知道混凝土由于收缩造成的危险开裂位置,研究混凝土表面干燥收缩分布情况显得十分必要。
收缩是混凝土材料的一种固有特性,从混凝土浇筑之初到若干年之后都时刻存在着,没有妥善处理好,混凝土会出现严重的开裂现象。为此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过多方面研究,从材料特性本身入手,依据试验室小混凝土试件等收缩试验,建立了许多随时间变化的收缩模型,在提高混凝土材料抗收缩性上得出过大量有益结果。但对于具有一定结构尺寸的混凝土构件不同部位的收缩情况是不同的,往往收缩开裂位置集中在某一处,因此为了预先知道混凝土由于收缩造成的危险开裂位置,研究混凝土表面干燥收缩分布情况显得十分必要。
混凝土收缩包括塑性收缩、干燥收缩等,其中干燥收缩是最重要的形式,是由于硬化材料的失水所产生的应变,水化过程由于自干燥而发生的自收缩也是干燥收缩的特殊形式。促成干燥收缩的三种现象有:毛细管应力、拆开压力和表面自由能的变化[1],在这里统称这种收缩驱动力为“收缩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