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浮动城市设计:海上大厦可完全自给自足
东来东往007
2014年07月28日 16:49:16
只看楼主

本帖最后由 东来东往007 于 2014-7-28 16:51 编辑 浮动的循环中心这座海上城市还建设有一个塑料鱼塔(Plastic Fish Tower),它用来吸引海洋中漂浮的塑料垃圾而非用来抓鱼。这样做是为了帮助清理所谓的太平洋垃圾带。在加州和夏威夷之间的东太平洋洋面上,大量的微小塑料垃圾碎屑飘浮在此,它们组成的面积甚至超过了美国德克萨斯州。 洋流将数以百万吨计的塑料垃圾和其它垃圾聚集到这里,形成了巨型的垃圾漩涡。而这种塑料鱼塔将收集并回收处理这些塑料垃圾。这一球形装置拥有周长达1公里的拦网。从球形体底部深处的长长的杆子帮助将网固定住。并且在这个圆球体的外圆周建筑以及水上部分还可以照常用来供人们居住,而位于圆球体中央的处理厂则会将这些垃圾转变成用来进一步捕获细碎垃圾的“渔网”。

本帖最后由 东来东往007 于 2014-7-28 16:51 编辑


浮动的循环中心

这座海上城市还建设有一个塑料鱼塔(Plastic Fish Tower),它用来吸引海洋中漂浮的塑料垃圾而非用来抓鱼。这样做是为了帮助清理所谓的太平洋垃圾带。在加州和夏威夷之间的东太平洋洋面上,大量的微小塑料垃圾碎屑飘浮在此,它们组成的面积甚至超过了美国德克萨斯州。

1.jpg

洋流将数以百万吨计的塑料垃圾和其它垃圾聚集到这里,形成了巨型的垃圾漩涡。而这种塑料鱼塔将收集并回收处理这些塑料垃圾。这一球形装置拥有周长达1公里的拦网。从球形体底部深处的长长的杆子帮助将网固定住。并且在这个圆球体的外圆周建筑以及水上部分还可以照常用来供人们居住,而位于圆球体中央的处理厂则会将这些垃圾转变成用来进一步捕获细碎垃圾的“渔网”。


特殊设计的船只将可以承担起运送人员往返塑料鱼塔的任务。这些船只的燃料来自从塑料垃圾中处理得到的化学产品,但是根据塑料鱼塔建筑的韩国设计者称,目前这种先进的化学处理技术尚未开发出来。


2.jpg

浮动公寓楼

这个名为“Citadel”的设计预计将于2014年完工,届时它将成为欧洲第一座浮动式公寓楼。这款拥有60个单元的建筑预计将在靠近海牙的荷兰城市韦斯特兰进行建设。这座城市的大部分地方海拔低于海平面,因此这座浮动公寓楼的建设将帮助这里的人们对抗不断上涨的海平面。荷兰全国拥有超过3500处洼地,当降雨,潮水上涌或海平面整体上升时就会充满水。


在此之前荷兰的那些所谓的“低洼开拓地”都是依靠抽水设施来保障这一代居民的安全。在这个国家,单个的浮动公寓楼非常罕见,但是建在这样一个被淹没的“低洼开拓地”上的“Citadel”公寓楼却将成为第一座高密度浮动式居民公寓楼。这座建筑的浮动式水泥基座将会使用浮动道路和高地地区相连接。设计师预计这栋建筑和规划中近旁的其它5栋建筑和传统的普通住房相比,在整个使用寿命期间其能耗将比后者低25%左右。

3.jpg

塞满垃圾的“海洋高楼”

对于太平洋垃圾带的另一种解决方案是反其道而行之,在水下建造“垃圾填埋场”,比如这款由一个塞尔维亚小组给出的“海洋高楼”(Oceanscraper)设计方案。这座塔的底部会被用来收集垃圾并送至其核心进行处理。这座海底塔形建筑的上方将可以支持建造具备自持能力的居住区。


为了保持其上的居住区在发展过程中不至于下沉,这款塔形建筑将可以吸收或释放海水来平衡由于收集大量垃圾而导致的自身重量变化。设计师表示,那些多余的塑料垃圾将被转变为电能并储备在蓄电池里。


4.jpg

钻井平台的再利用

这项名为“水循环”的概念设计计划对海上钻井平台进行再利用,将其转化为一个水处理厂,可以将海水淡化为可供饮用的水源。这样一来,原本用来开采海上化石燃料的废弃建筑就摇身一变,重新有了它的价值——海水淡化工厂。


一个个球形模块可以被用来蒸馏提纯海水并储备制成的淡水,随后将其供应给贫水国家。根据给出这一设计的南非团队的说法,这样一座平台还可以为长期在此进行研究工作的科学家提供维持生活的条件。


5.jpg

水大厦

这一设计方案仅有它四周的稳定环和一座透明的穹顶大楼露出水面。这款设计名为“水大厦”(Waterscraper),其主旨是设计一款类似管道般的水下居住社区和实验室,所有一切的重点就在于如何克服水下巨大的压力。随着这座水上大楼从一处漂浮到另一处,自然光可以从透明穹顶射入。而内部建造的沙滩,餐厅,小艇码头和一个潜水中心将可以满足那些追求奢华享受的居民和游客。


类似水大厦这类设计被认为是有望帮助缓解世界人口爆炸压力的方案之一。根据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的数据,目前全世界的城市化率已经接近50%。在2050年之前,印度的城市将要容纳4.97亿人,而中国的城市要容纳3.41亿人,非洲国家尼日利亚则为2亿人,美国的数字是1.03亿人。

6.jpg

浮动游艇码头

这座面积49万平米的浮动式游艇码头可以停靠3艘大型轮船并让乘客体验到一种新奇的离岸享受,美丽的公海酒店,购物,用餐。而一个内部码头可以让较小型的游艇靠泊,并且设计师还让整个建筑的内部也能拥有良好的自然光采光条件。


这一设计的所有者,一个荷兰团队称,整座建筑顶部10%的面积将使用光伏材料铺设用于发电,从而为建筑提供能源支持。当然目前这一游艇码头还只是一个设想,他们的这套方案的设计初衷是用以对抗全球变暖带来的挑战和海平面上升,并同时带给人们更好的生活体验。

7.jpg

浮动的房子

一位荷兰设计师设计了这款浮动房屋,一种单户家庭形式的水上别墅,从而达到最大的私密性和多用途要求。这款设计完成于2008年,这座建筑的卧室和浴室位于第一层,部分被水面淹没。顶层宽阔的移门外是一个宽阔的木质凉台,让人感觉就像是在一艘船上。


8.jpg

海上大厦

这张图片是一份示意图,展示的是一座号称环保型的海上城市“海上大厦”(Seascraper)。这是一系列海上定居设想方案中的一个。全世界人口现在已经超过70亿,人口向大城市的集中迁移,以及洪水和海平面上升对海岸城市的威胁,促使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和设计师将目光投向城市建设的其他出路。海上大厦就是这样一个方案——这是一个完全自给自足式的海上社区,这里有居住楼,办公室和娱乐设施,设计师表示这一方案的制作旨在减缓城市未来的扩展。


这座海上城市的能源供应可以依靠自身解决,在它下方装有涡轮发电机,利用深海海流驱动发电,除此之外在它的上面有很多用光伏设备覆盖的区域,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而它顶部的巨大凹陷则可以用来收集雨水并让低层的区域也能拥有充足光照。这座海上城市的饮用水来自海水淡化处理设施以及循环使用的雨水。同时这样一座海上城市还将吸引大量海洋生物前来聚集,根据设计它的美国团队表示,它的基底部分可以充作一座人工珊瑚礁,而它在海上移动时翻起的深海营养物质也将为大量海洋生物提供丰富的养分。


9.jpg

绿海星

这座建筑预计将于2014年开幕。这就是坐落在印度洋马尔代夫海岸外的绿海星浮动酒店和会议中心。这个岛国是全世界海拔最低的国家之一,它也因此成为全世界受到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设计师的初衷是让整栋建筑和这里周围的自然景色融为一体,这间酒店将可以容纳超过800名过夜旅客以及2000名会议与会者。在设计中设计师充分考虑了节能要求,整栋建筑的低排放性体现了马尔代夫作为一个国家对抗全球变暖的决心。毫不意外的,组织者会认为绿海星会议中心是将来召开对抗全球气候变化的最佳会议地点。



1.jpg


2.jpg


3.jpg


6.jpg


7.jpg


8.jpg


4.jpg


5.jpg


9.jpg

免费打赏
infocz
2014年07月28日 16:52:32
2楼
设计创意很好,但是很多技术方面的问题是否能解决,将直接决定是否可以将设想转换为实体
回复
房产砖家
2014年07月28日 16:53:05
3楼
有种科幻感,想象力丰富。水上的建筑有种浮动感却是会令人不安的。
回复
lbk1988
2014年07月28日 22:12:59
4楼
以前看过一个哥们用废弃的矿泉水瓶子做小浮岛,再在上面建房子的报道。
回复
qwe123hui
2014年07月29日 08:48:32
7楼
现在技术是否支持,还有就是自然灾害的影响因素.
回复
chenshiguo0
2014年07月29日 08:49:53
8楼
谢谢楼主!
回复
jiangs1_92322
2014年07月29日 09:32:26
9楼
我喜欢绿海星。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小波波波波波
2014年07月29日 09:37:12
10楼

很好的资料。感谢楼主!
回复
指尖有钢筋
2014年07月29日 10:38:17
11楼
感谢楼主用生命为我们贡献
回复
qq_1406596469507
2014年07月29日 11:05:31
12楼
喜欢最后一个设计
回复
多多987
2014年07月29日 14:39:55
13楼
浮动的循环中心 这个怎么在海里支持起来呢?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